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抗微生物药对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根才  陈学锋 《中国药师》2002,5(5):303-304
氨茶碱是目前临床常用且疗效较好的一种平喘药。但其治疗指数较窄,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μg·ml~(-r),低于此浓度疗效不显著,高于此浓度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律不齐、惊厥甚至死亡等毒副作用。临床上常将氨茶碱与抗微生物药合用,药物相互作用能使氨茶碱药物动力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血药浓度,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妊娠是女性生理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各系统将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故妊娠用药有其特殊性.本文简述妊娠药物动力学的特点,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心律失常药物体内代谢及其临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代谢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品种,其体内代谢有一定的特点。通过对抗心律失常药在人体内代谢部位、代谢途径、代谢物活性及影响药物代谢主要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可为药物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本文综述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报道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11,32(5):214-217
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中的33种抗微生物药和《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年版)中增补的15种抗微生物药进行抗菌特点和临床定位分析,以促进临床规范应用而充分发挥这些药物在防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447份出院病历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抗微生物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按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198年10月447例出院病历使用抗生素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W同生物药316例,占70.69%;头孢菌在、喹诺酮类和青素类为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中头孢呋辛、环丙沙星,青霉素、头孢他啶等为使用频率度前10位的药物。结论:大多数抗微生物药的DUI≤1,但在抗药的选择上选等方面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6):2301-2304
目的:为规范抗糖尿病药品说明书中妊娠妇女用药信息标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丁香园用药助手中收录的所有抗糖尿病药品说明书,分析其中妊娠妇女用药信息标注情况。结果:166份药品说明书中,147份(88.55%)有单独列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并对妊娠妇女用药信息进行了标注;14份(8.43%)也有列出该项,但仅标注尚无临床资料或临床资料有限,未提示妊娠妇女可否用药;5份(3.01%)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在无用药指导意见中,指导意见缺失3份(1.81%),临床资料无/有限14份(8.43%);在有用药指导意见中,指导意见为禁用49份(29.52%),不得/不宜/不应使用40份(24.1%),慎用/不推荐/权衡利弊/益处大于风险时使用/向医师咨询49份(29.52%),可用/使用不受限制11份(6.63%)。166份药品说明书中,26份为国外药企药品说明书,均有单独列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且有妊娠妇女用药指导意见。结论:国内药品说明书标注内容存在妊娠妇女用药相关信息缺失、指导意见表述不统一、更新滞后等问题,应引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结核病药等。注射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并且能够做到皮试阴性后方可用药。但是口服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口服之前不用做皮试 ,并且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没有对口服后可能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反应作好心理和物质准备 ,以致抢救不及并引起严重后果 ,下面对此类不良反应进行综合报道 ,希望引起重视。1 抗生素胡京川报道[1] ,一女患者 ,因左侧输卵管炎症口服先锋霉素IV 0 2 5 g ,服后约 15min患者自觉胸闷、心慌、气短 ,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抗微生物药在湖南西部地区医疗机构中的供应使用情况,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调查单位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抗微生物药供应品种、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乡镇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抗微生物药供应率为78.79%,年销售金额355800元;二级医疗机构供应率为51.52%,年销售金额437348元;三级医疗机构供应率为90.91%,年销售金额1989943元。结论:二级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抗微生物药供应品种配备不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微生物药物致药疹的一般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抗微生物药物致药疹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抗微生物药物所致药疹中以麻疹样型和荨麻疹样型药疹最多见(共占64.9%),致药疹药物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见(共占68.4%)。结论抗微生物药物致药疹较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结核病药等.注射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做到皮试阴性后方可用药.但是口服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口服之前不用做皮试,并且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没有对口服后可能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反应作好心理和物质准备,以致抢救不及并引起严重后果,下面对此类不良反应进行综合报道,希望引起重视. 1 抗生素 胡京川报道[1],一女患者,因左侧输卵管炎症口服先锋霉素IV 0.25g,服后约15min患者自觉胸闷、心慌、气短,继之出现大汗,面色苍白.急查心率140次/min,心律规整,心音弱,血压5.33/4.0kPa,四肢发凉,脉搏细弱,即按先锋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愈后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无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2.
抗微生物药物的肝脏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可引起各种各样的肝脏损害,范围从轻微、无症状的肝生化指标异常到威胁生命的暴发性肝脏衰竭,其机制不十分清楚,但反应一般是不可预测性和特异体质性的。在大多数病例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肝毒性是自限性的,停药恢复。但随着慢性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日益流行,常常需要长期的多药联合治疗,因此,早期认识和合理处理肝脏损害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3.
黄卫华  张伟 《药学进展》2020,(2):100-111
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微生物与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显著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药物微生物组学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药物微生物组学是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扩展和补充,致力于研究药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药物微生物组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将为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疗提供必要参考。简介药物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并对肠道菌群与个体化用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抗微生物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竹  张传霞 《中国药事》2003,17(4):251-254
尽管我国早在 2 0世纪 90年代就已经提出关于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问题 ,但目前这种现象仍十分严重 ,这也是全世界各级各类医院共同存在的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总结近 2 0年美国医院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情况 ,不合理的占2 4 %~ 66%[1] ,上海市组织医药结合的合理用药调查组对十所医院的 70 0份住院病历、 65 0份门诊病历和 5 1791张门诊处方调查发现 ,住院病历中不合理用药占 34 1%,其中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当占不合理用药的 35 %,主要表现为药物相互作用、用药针对性不强、用法用量给药间隔不当、忽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  相似文献   

15.
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洁 《海峡药学》2007,19(4):89-91
目的 分析福建省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微生物药物静脉注射给药产生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胃肠道损害.结论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促进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严重事件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6.
可致高血压的抗微生物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建华 《中国药业》2004,13(12):72-73
可引起高血压的抗微生物药物较多,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及鱼腥草、双黄连等中药制剂,在应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重视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14~2006年抗微生物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4~2006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占药品消耗总额的比重依次为39.36%、38.73%和35.21%;用药频度前20位药物中基本药物依次占15、13、13种,抗生素依次占14、15、15种.较常用的是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用药频度排在首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销售金额排在首位的是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和洛美沙星.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2006年以来新进入销售金额前20位的6个药物中,呋布西林钠、头孢吡肟钠、头孢替安等日均药费分别为115.27、273.99和216.29元,其原因是临床治疗必需还是经济利益驱动,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院139例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总结ADR监测经验,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收集2002年5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得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分级、汇总及分类统计。结果:全部ADR共221例,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为139例,占62.90%。抗微生物药物ADR(按100%计)中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喹诺酮类药物(43.18%),头孢菌素类药物(17.05%),大环内酯类药物(14.20%)。关联度评价:肯定16例, 很可能118例,可能4例,怀疑1例。结论:抗微生物药物ADR增加与其在临床使用频率、数量密切相关,应提高医护人员对ADR的警惕性和不良反应监测水平,预防和及时报告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抗微生物药物在儿科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鲜草 《医药导报》1999,(2):124-125
抗微生物药物大部分为抗生素类药物,目前,普遍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科感染性疾病。但是,在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儿童药源性疾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本文仅就见到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以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1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1.1氨节西林(氨节青霉素)强辉[’j报道1例口服氢等西林致血尿患儿,男,13岁,因患扁桃体炎,肌肉注射青霉素G80万U,bid,口服氨节西林胶囊0.25g,tid,3天后停用青霉素,继续口服氨节酉林胶囊1天后出现血尿,停药后好转。2天后再次服氨节西林0.25g,晚上又出现血尿,立即停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