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丽  何滔  梁冰  周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2):953-955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是否存在脑干和其他颅神经损害。【方法】对83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83例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检查均异常,异常率100%,其中BR异常反应面神经合并脑干或三叉神经周围段脑干段功能损害者共计24例(28.9%)。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o evoked potential,BAEP)异常反映面神经合并脑干损害或听神经损害共计34例(40%),其中听力减退2例(2.4%),脑干功能障碍32例(38.6%),完全正常者49例。BR与BAEP均异常反映面神经合并脑干、三叉神经或听神经损害共计34例(40.1%)。【结论】面神经炎不仅累及茎乳孔内面神经,还可累及脑干和(或)三叉神经及听神经,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面神经炎脑干及其他颅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脑诱发电位测定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诱发电位测定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111例肝硬化患者中,BAEP异常48例(43.24%),VEP异常61例(54.95%),SEP异常48例(43.24%),3项联合检测总异常率77.47%.结论:脑诱发电位可作为检测SHE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SHE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画伟  胡雪艳 《河北医学》2007,13(11):1276-1278
目的:探讨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炎肝硬化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异常率。结果:50例肝硬化病人中,BAEP异常27例(54%),VEP异常11例(22%),SEP异常18例(36%),且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多种诱发电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并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作对比。方法:用表面电极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诱发双侧眼轮匝肌收缩产生瞬目动作,用EMG描记眼轮匝肌电位变化。先建立50例健康人BR正常值,再对48例VBI患者进行BR检查,同时进行BAEP检查。结果:BR检查脑干功能障碍为81.2%,BAEP为39.5%。BAEP检查正常者16例,10例BR检查提示脑干功能异常;5例严重听力减退,高分贝刺激BAEP仍不出波,检查BR均明确提示有脑干功能障碍;BR检查正常的9例中,3例BAEP检查异常,均为听力减退;BR和BAEP联合检查阳性91.6%。结论:BR检查对VBI早期诊断是一项敏感而有定位价值的非创伤性检查,不但对诊断有助,而且对疗效观察和评估预后亦有价值,其阳性率比BAEP高。BR可发现BAEP不能发现的脑干病变,BAEP有助于内耳缺血与中枢缺血的鉴别,两者从不同的解剖路径反映了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共同检查可提高VBI的早期诊断率,并有助于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5.
吴青 《疑难病杂志》2010,9(1):32-33
目的分析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评价电生理检查诊断SCD的价值。方法对20例SCD患者行肌电图(EM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EMG显示50.0%患者出现周围性神经损害,对称性下肢感觉神经损害为重。SEP检查显示所检查神经70.0%出现中枢性损害,22.5%出现周围性或伴中枢性损害,胫神经SEP异常程度较正中神经SEP异常明显,薄束受损重于楔束。BAEP、VEP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电生理检查对SCD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兰  赵新 《四川医学》2005,26(12):1458-1459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和面神经电图(ENG)检测对Bell麻痹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Bell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查。结果 患侧R1、R2及R2缺失者19例,其余11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ENG早期异常率为25%。根据R1/M潜伏期比值测定结果21例表现为近段(茎乳孔内段)损害,4例为远端(茎乳孔外段)损害,5例较大范围受累。结论 BR检查是诊断Bell麻痹敏感指标,早期诊断价值更大。同时采用BR、ENG检测Bll麻痹患者,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对临床治疗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诱发电位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诊断价值 ,对 1 2 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结果 :1 2 1例肝硬化患者中 ,BAEP异常 48例 (3 9.67% ) ,VEP异常 62例 (5 1 .2 4% ) ,SEP异常 5 0例 (4 1 .3 2 % ) ,3项联合检测总异常率为 75 .2 1 %。提示 :诱发电位可作为检测SHE的敏感指标 ,联合检测可提高SHE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类回顾分析渭南市中心医院肌电图室自2010~2014年95例行瞬目反射检查患者的结果。方法:通过对各波形、潜伏期、侧间差等因素分析,总结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周围性损害以及脑干病变时BR的异常改变,探讨瞬目反射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95例患者73例异常,异常率76.8%。结论:电刺激所诱发的瞬目反射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定位意义,协助判断面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对多发性硬化及中枢性眩晕患者,BR与BAEP协同应用可提高脑干病变的早期发现并协助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和病变范围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0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1~7 d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并与神经电图检查作对照。【结果】瞬目反射异常率为100%(60/60),神经电图异常率为46.6%(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瞬目反射提示单纯面神经损害68.3%(41/60),面神经、脑干和三叉神经联合损害19例。【结论】瞬目反射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评估病变范围有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的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VEP、BAEP、SEP的异常率分别为77.1%、68.6%、62.9%,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脑干、躯体感觉损害者的异常率分别为94.7%、84.2%、78.6%,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的异常率分别为56.3%、50.0%、52.4%。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BAEP、SEP。所以联合检测VEP、BAEP、S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及神经电图(electrical neurography,ENG)在Bell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海神号神经检诊仪,刺激眶上神经,分别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1波及R2波,在对侧眼轮匝肌记录出R′2波;在茎乳孔处刺激面神经,用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出运动潜伏期及M波波幅,对35例Bell面瘫患者行BR及ENG检测,并与自身健侧对比。结果35例患者BR均有不同程度异常,ENG部分异常。结论BR与ENG均能反映面神经损伤程度、部位及预后,两者结合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2.
司福泉 《河北医学》2010,16(11):1284-128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将合并糖尿病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32例作为糖尿病组,与非合并糖尿病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发病4-7d内进行瞬目反射(BR)、肌电图(EMG)和面神经电图(ENG)检查,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全部BR异常,两组间比较糖尿病组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具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EMG检测异常率为62.5%,对照组EMG检测异常率为56.7%,两组之间EMG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ENG检测异常率为34.4%,患侧M波潜伏期明显长于健侧(3.46±0.79 ms,P〈0.05);对照组ENG检测异常率为36.7%,患侧M波潜伏期明显长于健侧(3.12±0.31 ms,P〈0.05);两组之间ENG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R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最为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BR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更能反映面神经损害的程度;EMG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较为敏感;ENG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瞬目反射584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T  Cui LY  Li BH  D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48-1350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重复神经电刺激(RNS)等检查的协同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肌电图室自1993至2005年584例患者进行BR检查的结果。患者检查前初步诊断或症状:面肌痉挛161例,面部或上肢麻木120例,Bell麻痹102例,三叉神经痛31例,上睑下垂或睁眼费力30例,多颅神经麻痹及脑干病变28例,脑血管病19例,一侧面部萎缩1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3例,结缔组织病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2例,头外伤11例,确诊或怀疑多发性硬化10例,Meige综合征9例,帕金森综合征5例,运动神经元病5例。结果584例BR检查结果异常为279例,总异常率为47.77%。通过对各波形、潜伏期、侧间差等因素分析,总结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周围性损害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干病变时BR异常改变以及同BAEP、RNS等检查的协同作用。结论BR检查方便易行,对各种原因所致的三叉神经、面神经周围性损害有定位意义;对脑干中枢性损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R与BAEP协同应用,可提高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疾病等引起脑干病变的早期发现及定位;BR与RNS或单纤维肌电图协同应用,提高对眼睑痉挛和重症肌无力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特征。方法对性别、年龄和受伤时间匹配的19例轻型和20例中型脑损伤伤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电生理特征。结果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绝对潜伏期(Peak Latency,PL)、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以及BAEP分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轻型和中型脑损伤伤者不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而且具有相同的电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上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进行脑干功能监测的意义.方法28例桥小脑角肿瘤(肿瘤直径≥3em)患者,均采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主要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双上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自由肌电监测.术后观察脑干及颅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23例(82%),部分切除5例(18%),脑干功能损伤1例(4%),面神经解剖保留25例(89%).结论CPA肿瘤手术中自由肌电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双侧上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测,及时为术者提供脑干功能状态,尽量避免颅神经损伤,通过对感觉上行传导通路的监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侧脑干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玉连  许继平  王萍 《现代医学》2001,29(3):154-156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s,BEPs)对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诊断价值与区别。方法测定39例PD、32例VPS和20例正常人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E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组和VPS组的VEP和BAE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EP在PD组的异常率为28.2%,异常位置点主要是N  相似文献   

17.
研究脑震荡患者的多形式诱发电位变化。对 2 6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检测 ,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 ;同时对每例患者行脑电图 (EEG)检查。结果 :VEP、BAEP、SEP、ERP及EEG异常率分别为 30 8%、6 9 2 %、5 0 %、6 1 5 %、38 5 % ;其中有二项诱发电位异常者占 80 8% ,较EEG异常率高 (P <0 0 1)。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及认识功能障碍 ,多形式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EP)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并对部分病例追踪1年观察临床肝性脑病(HE)出现情况.结果:42例肝硬化患者,BAEP异常18例(43.3%)、VEP异常10例(23.8%)、SEP异常8例(19%),总异常27例(64.8%).追踪观察1年的25例患者中,14例EP异常者出现HE10例;11例EP无异常者出现HE 2例(χ2=5.03,P<0.05).结论:脑诱发电位检查对诊断肝硬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是一种敏感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工TCD)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诊断为PCI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和TCD的检测。结果98例患者中三项检查均异常的患者26例,占26.5%,二项异常患者67例,占68.3%,其中TCD异常率最高,BAEP次之。结论联合应用BAEP、EEG和TCD检测对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汛邵蓓  倪佩琦 《浙江医学》2005,27(10):727-729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脑干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BAEP异常16例(53.3%),VEP异常15例(50.0%),SEP异常18例(60.0%),总异常率为700%.与正常对照组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是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一项客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多项EP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