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自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出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经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胞外分泌可溶性纤溶酶、蛋白酶等活性。文中构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基因组文库,了解其基因背景。方法用Sau3AⅠ酶切D2株基因组DNA,回收0.2~2kb的DNA片段,连接至pMD18-T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含有Amp的LB平板上筛选重组子,酶切鉴定后建库保存;随机挑取15个酶切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测序,在网络数据库中进行BLASTX分析。结果共得到转化子约1124个,符合建库要求;经测序证实获得了D2株碱性磷酸酶、AMP-依赖性合成酶、荧光素样单加氧酶等蛋白的结构基因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的基因组文库,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背景及筛选其功能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我院收治的50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API staph鉴定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对分离的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81.7%(49/60);科室分布主要分离自ICU(35.0%,21/60)和呼吸内科(25.0%,15/60)。该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1%、20.8%、2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高度和多重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耐复方甲唑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临床分离11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 K-B法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PCR扩增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sul-1、sul-2,阳性产物测序,并用blastn与GenBank中核酸序列同源性进行比较.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扩增编码嗜麦芽黄单胞菌CG类受体的核酸序列。方法根据Grover报道的嗜麦芽黄单胞菌CG类受体的342 bp部分核酸序列设计的一特异引物P1和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对经酶切鉴定筛选的重组质粒上的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将约500 bp PCR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经酶切鉴定筛选得到重组质粒pUCm-Int。pUCm-Int上插入片段经M13通用引物测序,510 bp克隆片段(GenBank注册号为:AY363962)的410~486 bp与柑橘黄单胞菌质粒pXAC64上的XACb0009基因的9034~8958 bp部分有84%同源序列,由510 bp核酸序列编码的169氨基酸(aa)序列的4~166aa部分与柑橘黄单胞菌XACb0009基因编码的424aa整合酶类蛋白的38~200aa序列有62%同源序列。结论克隆到的510 bp核酸序列可能是编码嗜麦芽黄单胞菌整合酶类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分离的96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临床分析,采用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陛。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81.3%,其次依次为分泌物、咽拭子、尿液、血液和引流液。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及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均达到80%以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1.9%-54.2%;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呈现较好的敏感性。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在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时,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李海英  赵永杰  白雅红 《医学综述》2009,15(17):2701-2702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NCCLS规定标准执行。结果8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14.3%外,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45.2%,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8.6%。尤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磺胺甲恶唑对所研究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严重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首例中国株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并分析1例中国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基因型的全基因序列。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BV全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后对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HBV毒株全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对GenBank中已发表的30株HBVD基因型毒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行树分析。结果:该病毒全基因长3182bp,为ayw3亚型,D基因型,此毒株全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为AF280817,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 D基因型全序列同源性为98.3%-94.5%,与已发表的A,B,C,E,F和G基因全序列同源性均小于89.5%,结论:首例中国株HBVD基因型全序列与源于瑞典的四株HBV D基因型全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8.
1999-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1999-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单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显示高水平耐药并且呈上升趋势.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2003年分别为25.0%、15.6%和16.0%.结论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应该根据药敏试验足量、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L08菌株。方法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 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YL08分离株的种属。结果镜检显示YL08分离株呈短小杆状,革兰染色阴性;YL08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低营养抗逆特性,在无营养的PBS缓冲液中可以生存6个月以上;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YL08分离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源性≥99%。结论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YL08株,为流式细胞仪的消毒维护及YL08分离株的低营养抗逆保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房是高发科室;危重、老年和创伤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患者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侵入性诊疗技术应用、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缩短住院日,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感染管理是预防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35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005-2008年本院临床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用MicWalK40进行细菌的鉴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Whonet5.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35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来自痰占76.3%(103/135),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80.0%(108/135);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替卡西林/棒酸36.3%、氯霉素57.8%、头孢他啶64.4%、左氧氟沙星75.6%、复方新诺明77.0%及米诺环素100.0%。结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分布以ICU为主,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北京地区6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5年1月~2006年2月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子同源性检测,了解其耐药趋势与传播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明确是否为同一菌株的克隆.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敏感性超过5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西环素、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8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7~18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断,同源性在85%以上的有4对发生在同一医院ICU病房,其中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有3株菌属于同一克隆,来自不同医院的2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为80.6%、79.6%同源,其余菌株则显示了较低的同源性或无同源性.结论 北京地区6家医院ICU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72种不同克隆构成,表现为基因多态性.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院内感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优势克隆.PFGE是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应用重复序列PCR技术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分型方法,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基因型与耐药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肠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1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并与其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呈现9种耐药模式,其中13株菌表现为5种基因型。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模式和基因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ERIC—PCR应用简便易行,重复性好,适合于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型及医院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胡红心  朱红胜  许锦霞 《吉林医学》2013,(35):7439-744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各类临床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32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住院患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ICU和呼吸科为主,两者占感染率的60%以上,2012年比2011年感染率增加3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几乎全部耐药,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相对敏感的抗菌药物有磺胺类,三、四代头孢,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等,但这些药物的耐药率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现象已十分严峻,临床在抗感染治疗时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陈虹  苏伟强 《广西医学》2005,27(3):343-345
目的 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共25例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索、住院时间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长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胞他定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敏感率分别为76%、64%、44%、36%。结论 严格掌握各种侵入性诊断、治疗指征,合理使用抗菌素,做好各种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素,有利于防治该菌所致的医院内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Zhuo C  Qian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83-1887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以MBL E试验筛查到的一株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 (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75 0为研究对象 ;MBL的等电点、对酶抑制剂的酶稳定性及抗生素的水解率按常规测定 ;抽提细菌染色体、PCR扩增blaMBL全基因并进行测序 ;构建blaMBL pET32a( )重组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 菌株 75 0仅产一种 β 内酰胺酶 ,其pI为 6 6 ;以对亚胺培南的水解率为 10 0 %计 ,对青霉素、拉氧头孢、头孢他啶、氨曲南的相对水解率分别依次为 14 2 0 %、2 7%、9%和 1% ,酶活性可被EDTA抑制 ,但不受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影响。染色体DNA模板的PCR结果显示 ,酶全基因全长为 86 7bp ,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 ,与已报道的金属酶L1的编码基因blaS(注册号AJ2 916 72 )和blaL1(AF0 10 2 82 )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 99 31% ,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 31%和 98 96 %。大肠杆菌BL2 1(DE3)转化含酶基因的blaMBL pET32a( )重组质粒后 ,MBL E试验为产MBL阳性 ,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MIC分别为 12mg/L和 2mg/L ,对亚胺培南的MIC较母株低 10倍左右 ;SDS PAGE分析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为 4 8kDa ,其中酶蛋白约  相似文献   

17.
王丹丹  刘岩  刘勇 《医学争鸣》2008,29(22):F0003-F0003
0 引言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临床可选择的抗菌药物十分有限,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病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5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的病人,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采集脓液标本,作细菌的普通及厌氧培养,筛选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作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药敏纸片扩散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结果 在615份窦道脓液标本中共分离出有临床意义的细菌4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株,占35.4%。在162株革兰阴性菌中,有24株嗜麦芽寡氧单胞菌,所占比例为14.8%;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中介率分别为50.0%、12.5%;耐药率分别为50.0%、37.5%;对所监测的其他11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仅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敏感性相对高的抗生素。临床一旦发现该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报告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9.
2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同源性调查结果,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从22例感染患者中分离的2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ctrophoresis,PFGE)全DNA指纹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且多数为混合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了10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2.3%,对氨曲南、四环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高达70%以上。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的7株没有同源性,说明该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为散发病例。结论PFGE是调查感染来源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呼吸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科2011-2012年送检标本培养分离的567株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WalkAway2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以及NC31鉴定板进行分析。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1.9%、36.7%、8.8%,从总的耐药情况显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呼吸科患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