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圣晶 《气功》2011,(5):470-471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占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1、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十五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2、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五…  相似文献   

3.
许力行 《养生月刊》2006,27(11):994-995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书画家、医学家,活到六七十岁甚多,八九十岁高寿者,亦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后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笔者以此总结出古代文人养生九法,介绍如下。一、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立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二、睡…  相似文献   

4.
通过苏轼诗文中有关养生的语句 ,概述其养生观及养生法。  相似文献   

5.
阿虎 《气功》2012,(7):671-671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长寿者,他们善于养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位名家的养生法,以资借鉴。静坐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他曾在海南儋县建立“息轩”,并题诗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为十五分钟至一小时,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和写作的人,是对大脑良好的休息方法。逸游法: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有一首耐人寻味的旅游诗:“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纹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苏东坡也曾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相似文献   

6.
饶术成 《养生月刊》2005,26(11):1026-1028
在中医古籍及其它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我国古代老人的养生健体、延年益寿之法,其中食后养生法至今还广为人们所习用.具体地讲,食后养生包括四宜七忌,老年人平时除了注重饮食调节外,若能持之以恒地运用,对健康长寿定有效益.  相似文献   

7.
笑与养生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认识到了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并在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制造出欢乐的气氛,用调整情志的方法治疗疾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为一位青年秀才治病。这位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竞成顽疾。求尽医家,久治而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断言:“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苏轼诗文中有关养生的语句,概述其养生观及养生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养生观念是长寿、多子多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福气,不少人都渴望长命百岁,并且健康生活。今天小编向您推荐古代最流行的9大养生法,您可以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10.
倪合一 《气功》2011,(2):112-115
都知道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学家,也是伟大的养生学家。他的养生理论继承了我国唐以前的诸家养生学说,引导了唐以后的养生学的发展。至今仍在启迪着人们的养生实践。  相似文献   

11.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这就是说,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以下18种饮食方法均能养生,但应该注意用得合理,用得巧妙。少食:在保证营养前提下“少吃”。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认为,饱食可结积聚之痰,多饮可酿痰癣之患。故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少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潜能,而具健体强身多种效应。少食的保健作用,还在于它能防治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司马承祯20岁出家当道士到88岁去世,几乎毕生研究和实践道家养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养生遗产,对于唐代以后中国养生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对静坐功法的影响。现在,在名目繁多的静坐功法中,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他的服气养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14.
倪合一 《气功》2009,(6):503-503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15.
黄大为 《气功》2011,(10):896-897
活了一百零一岁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他的《摄养枕中方》开宗明义就是“自慎”的养生理论。“天有盈虚,人有安危.不自慎不能济也。”他还说:“养生之士,不知自慎,未足以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首焉。”可见,养生首先要讲究“自慎”。  相似文献   

16.
李育霖 《养生月刊》2011,32(9):798-800
孙思邈,人称药王,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其毕生的医疗经验及一整套养生方法,载于他93岁时撰写的巨著《千金方》中。今就孙氏的饮食养生思想阐述如下:关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药王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什么才为食宜呢?他认为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会俭约为佳,每学淡食。淡  相似文献   

17.
阿虎 《养生月刊》2012,33(7):671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长寿者,他们善于养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位名家的养生法,以资借鉴. 静坐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他曾在海南儋县建立"息轩",并题诗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为十五分钟至一小时,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和写作的人,是对大脑良好的休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饮食养生在老年人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自《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医学文献中的老年饮食养生内容,探讨中医老年饮食养生的理论认知原则与方法,并得出结论食物具有性味归经,从而发挥着补益脏腑气血和祛邪的作用,是老年人的"安身之本";老年饮食养生应基于老年人脏腑亏虚、多病相兼的生理特点,发挥饮食"养"和"治"...  相似文献   

19.
刘凯 《养生月刊》2020,41(1):30-31
沈复(1763—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著,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相似文献   

20.
胡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6):1085-1086
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长寿,<尚书@洪范>把"寿"列为"五福"的第一福,把"凶短折(寿命不长)"作为"六极"的第一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话养生,留下了宝贵的养生学资料.在此基础上,<黄帝内经>形成了中医学养生思想和认识,阐述了丰富的养生观,包括饮食养生、导引养生、情志养生、四时养生、体质养生、针刺养生、药物养生和房事养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