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于丽萍 《气功》2011,(5):398-400
所谓"六字经",简言之就是:一争,二宽,三忘,四老,五行,六忌。 一争争取健康长寿。长寿应以健康为前提。一个人疾病缠身,虽然长寿,也会伤了亲人的心,害了自己的身。所以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锻炼,实现"老当益壮"。要想长寿,先争健康,要实现健康长寿这个总目标,就得做到"宽、忘、老、行、忌"。实际上,"争"是"六字经"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刘振文 《气功》2010,(10):954-955
古时候有位道士,曾去请教一位一百多岁的老者:“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答日:“大事明,琐事忘也。”道士不由得叹服。细想起来,此言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处,含有深奥的科学道理。它既有理智的处世之道,又是老人修心养性、健康长寿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养生歌诀     
长寿三宇经风光好,夜寝早;早餐好,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勤为福,恒长要:忙到老,寿到老。养生经延寿篇清晨起慎暑寒忌暴食戒香烟酒少喝色情远,  相似文献   

4.
健康长寿是老年朋友最关心的热门话题,所以,经常以此互相祝愿。其实,健康长寿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它包括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学科,可以说是一项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问题不在于长寿几何?关健在于要健康地活着,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所以,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在健康的基础上长寿才有生命意义。健康的新概念是,不仅生理  相似文献   

5.
正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的活力与延长在于健康,健康的最大危害是疾病,人老了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有病了更加感到健康的重要,健康是长寿之基,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理想和期望,  相似文献   

6.
易峰 《养生月刊》2006,27(7):620-627
健康长寿是人们向往追求的。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呢?九十二岁高龄,最近被评为全国第六届最佳长寿健康老人、原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杨可扬老先生,总结了他生平的经验,认为“长寿必从无我得”。这七个字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参酌。长寿,有种种主客观的条件,但是它有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无我”。所以杨老先生说“必从无我得”。“必从”者,就是“一定要从”的意思。真是说得太准确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笔直的,坑坑凹凹,弯弯曲曲是难免的,在与人的交往中也一定有种种的磕磕碰碰,如果你小心眼儿事事“我”字当头,总是用心计较的话…  相似文献   

7.
卓然 《科学养生》2011,(4):43-43
情绪、饮食和运动是我们健康长寿的三个支点,不仅缺一不可,而且稍有偏废,健康的重心便会失衡,健康不保,长寿何来呢?所以,要想养生长寿,情绪、饮食、运动三手必须一起抓,而且三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已成为多少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究竟怎样的身体才算健康?多大的年龄才算长寿?五环功健康和长寿的目标是:欢度120岁以上自然天寿才算真正的长寿。而影响人体健康和长寿的关键是细胞的衰老。如何抑制人体细胞的衰老?五环功确有一套绝妙的方法。从五环功十几年来的实验案例证明,坚持锻炼,此法可望使老化的细胞复苏,萎缩的细胞复生,生理功能复原,白变黑发,老翁返童颜。如一位老将军1986年炼功治愈了脑萎缩,十几年来经各大医院多次复查,从检查结果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他的生理功能如同50多岁正常人那样健…  相似文献   

9.
李金堂 《养生月刊》2006,27(1):74-75
我已年逾古稀,但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灵活,行走自如,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老年朋友问我:你的心境那么好,身体那么健康,有何秘诀?我说:养生贵在因人而异,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我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四有”养生法。情绪有常,保健之根本。我认为情绪的好坏,对健康的影响极大。任何不良情绪,都会破坏机体的平衡,导至疾病的发生。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一是消除一个“怕”字,即不要有怕老、怕病、怕死的心理,一切顺其自然。二是放弃一个“争”字,那就是要服老,不争强好胜;要淡泊,不争名夺利;要豁达,不争长论短。追求一个“乐…  相似文献   

10.
正人到中年,应该要关注健康,老年之后,一定要更加注意膳食均衡,摄入合理营养,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长寿饮食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平时只要注意以下十二点,就能少生病、少受罪,为健康长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您想把老年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吗?您想要更加健康长寿吗?来,不妨看看以下关键的九条,您具备多少呢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各项机能走起了"下坡路",有些人也因此变得愈加孤僻,甚至自闭;然而另一些人却依然神采奕奕,他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类人往往也更加长寿。您也想成为一名健康的长寿老人吗?不妨学习学习以下九条。体验老情"五百里内人尊老大,九十岁了心犹少年。"这是学者胡适给故乡的教师程本海老祖父写的一副寿联,他说出了老者的心声,意境深远。愉悦心情人老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胸开朗,逢  相似文献   

12.
养生之要在于适当的运动和"神气"的保养.被历史上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袁枚,在其<老行>诗中曾说:"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诗句中道出了锻炼身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一阴一阳之为道",要想长寿不仅要加强身体的锻炼,还要善于养神.  相似文献   

13.
五福六极     
儒家经典《尚书·洪范》记载说:人生有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平安,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终.人生有六种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忧,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愚弱. [原文]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①,五日考终命②.六极③:一日凶短折④,二日疾,三日忧,四日贫,五日恶,六日弱.  相似文献   

14.
漠北 《科学养生》2011,(3):35-36
当健康养生变成全球的目标时,国外产生了特别多的健康长寿方法,有些可以说是很另类的,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长寿风"。美国:饮食长寿法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全新的长寿理念:人类完全可以靠吃来改写传统的生命纪录。美国健康顾问、洛杉矶国家持证营养顾问多比克提出":我们的厨房  相似文献   

15.
祝步文 《气功》2010,(11):969-972
“祝你健康”、“祝你长寿”。是当今祝福老人的两句口头禅,其实把健康与长寿二词分开来讲是欠妥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祝你健康长寿”,因为健康的人不一定都长寿,而长寿的人也不一定都健康。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要健康、我要长寿!单纯的长寿如果是病病歪歪,躺在床上的长寿,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的是健康长寿。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种通过养生保健而获取健康的方法。对于养生,从古到今有许多论述和方法,下面是我多年行医、科研工作的总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摄生”,也叫“调摄养生”。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才可能让人健康长寿。第二部分是“调养”,也叫调养保健。就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身体状况调养自己。《黄帝内经》提出的所谓“治未病”,也就是提前预防,保健自己。第一部分摄生“摄生”也叫“调…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多过儿年好日子。可是,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呢?有关报刊的宣传、专家的讲解、老人的介绍,不说汗牛充栋,却也不算少了。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远没有穷尽和完结。也就是说,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新经验还在不断涌现。最近,有媒体报道了90岁高龄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老人的长寿之道,很有新意。他认为,老年人要想搞好养生健康长寿,重要的是“人老心不能老”,而实现心不老的途径有“三招”。这“三招”有利于科学养生,很值得我们老年人借而鉴之。  相似文献   

18.
吕美南 《养生月刊》2007,28(9):827-829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所普遍热切期盼的。古人云:"寿为人所同欲"。那么健康和长寿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健康是长寿的前提,健康是长寿的根本,健康是长  相似文献   

19.
人到了老年期,就想着怎么健康长寿,最近几年,国外的科研人员经对发酵食品的长期研究及实验得知,它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故该国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提醒自己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这样可以维持健康、促进长寿。  相似文献   

20.
古时候有位道士,曾去请教一位一百多岁的老者:"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答曰:"大事明,琐事忘也."道士不由得叹服.细想起来,此言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处,含有深奥的科学道理.它既有理智的处世之道,又是老人修心养性、健康长寿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