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可出现发绀、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死产率达15%~25%。其中60%的死亡原因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APALI胶原裂解和增加的胶原降解产物羟脯氨酸含量与肺结构改变和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密切相关.因为肺泡基底膜富含胶原Ⅳ,所以推测明胶酶可能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这一推测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相关研究所证实。本实验通过研究SAP大鼠肺MMP-9,对MMP-9与APALI的发病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1]。肺泡扩张融合是COPD肺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维持肺泡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COPD中肺泡结构的改变必然与PS的分泌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PS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合成和分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以肺间质和肺泡腔具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张耘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51-85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炎症导致损伤和纤维化。目前多数治疗方案还是局限于消除或抑制炎症,但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改变或逆转IPF的炎症过程。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以及中草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   总被引:389,自引:10,他引:379  
一、定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被定义为ARDS。ALI/ARDS的病理基础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介导的肺脏局部炎症反应和炎症反应失控所致的肺毛细血管膜损伤。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生理改变以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衡为主。临…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的选择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肺泡塌陷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或肺复张手法(RM)复张塌陷肺泡是ARDS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临床治疗中如何选择恰当的PEEP?恰当的PEEP是否影响ARDS患者的预后尚存在争议。为此,有必要对PEEP的不同选择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征,评价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A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PAS染色阳性。1例肺活检病理检查符合肺泡蛋白沉积症。6例患者行全肺灌洗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肺功能、动脉血气均明显改善。结论:胸部CT双肺弥漫性病变呈“地图样”或“铺路石样”特征性改变应警惕本病的可能,TBLB、BALF及肺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PAP,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P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检测技术,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河南、广州、广西地区共86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艾滋病肺部感染(排除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表现、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肺泡灌洗液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肺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艾滋病肺部感染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多为气管、支气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7.9%;肺泡灌洗液的巨细胞病毒(CMV)、肺孢子菌(PCP)、结核分枝杆菌(TB)和嗜肺军团菌(LP)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4.9%、0和0。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检查中,六胺银染色、抗酸染色、PCP和CMV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1.9%、0、38.9%、0。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87.5%。结论支气管镜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培养、涂片病理和PCR检测,并进行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测,可以提高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酸中毒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多种因素打击以后出现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严重者可形成肺不张,甚至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经科学研究者和临床专家不断探索,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明确了炎症是ALI的本质所在,即以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泡上皮广泛损伤为其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