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6,26(10):25-25
一般人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病有六种不易治的情况。骄横放纵不讲道理,是一不治;把身体看得轻而把财物看得重,是二不治;对衣服食物不能调适,是三不治;气血错乱,脏气不安,是四不治;身体瘦弱不能用药,是五不治;迷信巫祝不信医道,是六不治。  相似文献   

2.
江波 《科学养生》2011,(12):21-22
据报道,世界著名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0月6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开人世,终年56岁。8年前,乔布斯接受了一次断层扫描,那只是一次普通的检查,但医生却在其胰脏中发现了一个肿瘤,而当时乔布斯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医生几乎确定那是死亡率极高的胰腺癌,甚至建议乔布斯回家,好好和亲人们聚一聚,这通常是医生对临终病人说的话。通常而言,大多数胰腺癌患者都活不过1年时间,但乔布斯经过手术和吃素食控制饮食,与胰腺癌抗争了8年之久,最终还是被医学界称为"癌中王"的胰腺癌击倒。  相似文献   

3.
"形神合一"与心身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神合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揭示了大脑和全身、人体和外界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新诞生的一个理论分支,主要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从二者的理论和认识来看,无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还是在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养生等方面都显示了其一致性.二者必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旭文 《气功》2011,(5):388-391
医生们在诊病时常可发现,各种各样的癌症,及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肝胆疾病、神经官能症、甲亢、头痛、妇科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等疾病或症状,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负性情绪,即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志状态。  相似文献   

5.
胡智伟 《养生月刊》2007,28(3):196-199
张大姐,今年52岁,最近经常感头昏、心悸、腰酸、睡眠不好,上医院检查发现血压、血脂、血糖偏高,医生给开了些降压调脂药。同事们也对她很关心,纷纷提建议,出高招。老李说“生命在于运动”,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与人的健康、生命的关系尽人皆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不仅只是为了充饥,同时还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
彭明健 《北京中医药》2007,26(12):777-779
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目前该疾病归属于慢性前列腺炎新的分类[1]ⅢB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与排尿无关的疼痛,如会阴、阴茎、阴茎头、耻骨上、阴囊、尿道、肛门等处疼痛.由于病因不明,其治疗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袁秉煃 《养生月刊》2007,28(1):12-15
“冬令进补”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习俗,据说尤以冬至节前后的日子为最佳,已形成一股“热”。每到冬天,中药店都像在过喜庆佳节,拉出横幅标语,请来“坐堂医生”,提醒顾客不可错过了进补良机。也许由于广告效应,不少人果真以为自己得了“虚证”,不是“血气不足”,就是“肾亏”,因而对年复一年地“冬令进补”,趋之若鹜。在医药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重新探讨“冬令进补”的科学性是颇为有趣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风"血瘀髓海"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东 《江西中医药》2007,38(10):21-22
中风是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性善行数变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从广义上认识该病,遂类比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而称"卒中".  相似文献   

10.
对老年人来说,有效的壮阳药能改善性功能,满足老年人对性生活的渴望及达到性和谐。因正常的性生活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所以,适当服用壮阳药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有益。但老年人普遍体质虚弱,服用壮阳药不良反应较多。医生提醒,老人患性功能障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相似文献   

11.
冯桃莉 《养生月刊》2007,28(11):992-994
珍生了个"九斤姑娘",全家高兴得合不上嘴。一个星期后,珍发现双乳胀痛,开始时还以为婴儿胃口小,奶水没有吸完的关系。谁知两天后胀痛更甚,手不能碰,还出现了发烧。到了医院,医生检查时发现乳房皮肤局部发红,有压痛。医生说珍得了乳腺炎。珍按  相似文献   

12.
侯茂兰 《养生月刊》2007,28(9):783-785
王先生50岁,平素身体尚好,近一个月来经常感到下颌及牙痛,多在"生气上火"时或在劳动中出现。他先到牙科看病,医生告知未见牙病,怕是下颌骨患病,又拍X光片也未见异常。他又到神经科检查是否患三叉神经痛,虽然用了药,但还是经常发生"牙痛",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肺炎属烈性传染病,由变异的冠状病毒(疫邪),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传染。为中医瘟疫病,属温病范畴。针对目前人们预防“非典”,盲目服药,过度精神恐慌等出现有损人体正气的情况,笔者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浅谈如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邪正相争的结果,正气指人体的阴精(津液、营卫)和阳气(脏腑生理功能,适应自然和抵御外邪的能力);邪气指一切作用于人体,扰乱人体“阴平阳秘”的各种因素,包括七情、六淫等。疾病的发生还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只有当人体正气“虚”时,才可招致邪气入侵。当人体在精神不安、睡眠不足、劳累、饥饿等情…  相似文献   

14.
中医"以情胜情"思想与现代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神与形 (心理与躯体 )之间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这种重视集中在情志上。情者 ,情绪 ,情感也 ;即怒、思、惊 (恐 )、喜、忧(愁 )。中医学把情志致病做为疾病的内因 ,认为任何一种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干扰气机而发生疾病。如《左传》曰 :“哀乐失时 ,殃咎必至。”《管子》曰“忧郁生痰 ,痰固乃死。”都指出情绪失常为疾病之间的关系。随着《黄帝内经》把五志 (即怒、惊恐、喜、忧悲、思 )与五脏功能联系起来 ,形成“五脏五志”学说 ,指出情志过极可导致五脏受损而发生疾病 ;反之 ,五脏功能异常也可…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营养学家,《维他命圣典》的作者埃尔·敏德尔博士称:就日前而言,还没有发现任何可以与大蒜相提并论的天然药物。全蒜物质几乎对所有的“现代疾病”都有保健和医疗功效,未来百年,蒜及蒜制品将成为全世界首选的长寿保健品。  相似文献   

16.
徐曼 《养生月刊》2008,29(11):985-987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季是由炎夏向寒冬转换的过渡季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环境不稳定,易引起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疾病。特别是对于处在生理"多事之秋"的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证征——即所谓证候或症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细辛是一味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论述“细辛,性温、味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细辛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解热、抑菌、抗感染、抗痉厥及局部麻醉等多种作用。但其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为黄樟醚,若用之过量,则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等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由此可见,古人有“细辛不过钱”的戒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53年的第1版到1990年的第5版,都规定细辛的内服用量是1~3g。因此,至今医生开方,若细辛用量超过3g,必须特别签字,以示负责。但是目前有不少临床报道,重用细辛10.30g,最多者用到180g,未发生毒副作用。各医家对细辛的用量为何如此悬殊,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虚"从"湿"论治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炯辉 《新疆中医药》2007,25(5):104-104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并列为妇科四大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白带多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多种疾病。带下病如经久不治,不仅影响月经和受孕,同时还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酿成重疾。带下病的成因虽有脾虚、肾虚、肝郁、风冷、湿热、湿毒等,但不外乎"虚""湿"二因。如脾肾气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导致任带约束功能失司而致带下,为内湿:若因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或久坐湿地  相似文献   

20.
针刺"百会"和"四神聪"治疗脑卒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笔者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配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