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肾小球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IL—2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3例慢性肾小球疾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IL—2检查结果发现,各型虚证的共同持点是OKT_3、OKT_4降低(P<0.01).阳虚型及阴虚型伴 OKT_4/OKT_8比值降低。IL_2在各型虚证亦降低,但气虚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阳虚及阴虚型降低最显著(P<0.01),气阴两虚型低于气虚型但高于阴虚型。证明不同虚证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IL—2改变亦不同。这对中医辨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悸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病理变化为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神无所藏.心悸从虚论治,应详分阳虚、阴虚,炙甘草汤是治疗心悸虚证的重要方剂.  相似文献   

3.
对114例心肺疾患者血清T_3T_4TSH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肺炎合并心衰总T_3(TT_3)0.85±0.14nmol/L、总T_4(TT_4)6.88±2.68nmol/L,风心合并心衰总T_3(TT_3)0.9±0.18nmol/L、总T_4(TT_4)7.64±2.48nmol/L明显低于成人对照组TT_31.65±0.56nmol/L,TT_410.63±1.60nmol/L和儿童对照组TT_31.63±0.58nmol/L,TT_410.64±1.58nmol/L,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TSH4.84±1.80mIU/L与成人对照组4.81±0.98mIU/L和儿童对照组4.80±0.96mIU/L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所检测66例肺炎患儿T_3、T_4、TSH、皮质醇变化,发现血清总T_4(TT_4:7.86±2.51nmol/L)、总T_3(TT_3<0.95±0.18n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T_4<10.50±1.66nmol/L,TT_3<1.61±0.55nmol/L),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SH(4.86±1.90mIU/L)与健康对照组(4.74±0.99IU/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T_3和(或)低T_4者28例(42.42%),且以重症肺炎多见。重症肺炎患儿极期皮质醇(0.62±0.31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0.47±0.16μmol/L)。本研究说明,重症肺炎患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存在获得性缺陷或暂时性功能低下,且T_3和(或)T_4显著降低者,提示预后不良;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正常,则能适应肺炎极期的应激变化,故治疗肺炎时应避免滥用大剂量激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88例慢性肾炎阴虚证患者,治疗1年后主证仍为阴虚者24例,转变为气阴两监者17例,转变为气虚者1例,转变为阴阳两虚者1例。本文还对患者阴虚脏腑定位进厅分析,并讨论了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6.
155例辨证分型的冠心病人,放免法测定其血浆睾酮(T)、雌二醇(E_2)、甲状腺激素(T_3、T_4)以及 TSH 的水平,比较冠心病人与健康对照组、中医各型冠心病人之间上述激素水平及有关比值的改变。结果显示冠心病人血浆 E/T 比值升高,T 水平下降,T_4和 TSH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人血浆 T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四型冠心病人(P<0.01);气阴两虚型冠心病人主要表现为 E_2水平的升高;肝肾阴虚,尤其伴有阳亢者血浆T 水平显著升高;痰浊型冠心病人血浆性激素水平及 E_2/T 比值均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阳虚见证型冠心病人除血浆 E_2水平、E_2/T 比值显著升高外,血浆 T_3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其它四型冠心病人(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 T3、T4 、TSH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出血 ( T31.2 6nmol/L、T4174 nmol/L、TSH8.0 9mu/L)、脑梗死 ( T31.55nmol/L、T4 158nmol/L、TSH4 .58mu/L) ,病人较对照组 ( T31.91nmol/L、T4 115nmol/L、TSH2 .98mu/L) T3明显减低 ,T4 、TSH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1)。且脑出血组上述变化均较脑梗死组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1)。各项指标改变与神经损伤的范围有关 ,随病情好转 ,各项指标随之恢复。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清 T3、T4 、TSH均有显著改变 ,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骨密度和骨代谢改变的病理生理特征。方法 :测定 93例 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 1~ 4腰椎 (L1 ~L4 )前后位和髋部骨密度 (BMD)以及血清骨钙素 (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水平 ,分析各证型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阴阳两虚证组各腰椎、髋部BMD和OC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和健康人组 ,骨质疏松率高于其它各组 ,而TRACP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BMD和骨形成减低与肾虚有关 ,印证了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细胞因子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TNF-α、IL-8、IL-1β的浓度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阳气虚衰证患者、30例COPD气阴两虚证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8、IL-1β的浓度。结果 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TNF-α、IL-8、IL-1β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气虚衰组高于气阴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相比,阳气虚衰证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更明显;通过扶阳固本延缓气阴两虚证向阳气虚衰证发展的治法,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带来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从"气分阴阳"的角度分析阴虚的症状表现,认为阴虚包括阴气不足、津液不足、血虚和精亏4个方面,并非只有阴气不足;气阴两虚是不同于阴虚的客观生命现象,与阴虚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治疗阴虚和气阴两虚时都应重视补气药物的应用,阴虚证用太子参、西洋参为佳,气阴两虚证用党参、生晒参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本虚标实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35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进行本虚与标实辨证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表明,阳虚(包括阴阳两虚)者与气虚(包括气阴虚)者比较,前者平均冠脉狭窄支数增多,3支狭窄的患者阳虚者显著多于气虚者,1~2支狭窄的患者阳虚者显著少于气虚者,提示多支冠脉狭窄与本虚证由气虚向阳虚发展有密切关系;标实证方面,在普遍存在血瘀证的情况下,兼有气滞者冠脉狭窄程度似较轻,兼痰浊或寒凝者则狭窄程度似较重。因而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冠脉支数和狭窄程度,可能是冠心病本虚与标实证的基本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中医证候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随机调查患者211例,比较中医证型及慢性肾脏病(CKD)原发病种、分期与中医证型证候间的相关性。结果 211例患者共涉及7个中医证型,其中单纯气虚(定位肺脾肾)52例,气阴两虚75例,单纯阴虚(定位肝肾)32例,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3个证型。共涉及3类原发疾病,其中:气阴两虚在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率最高(40.84%),脾肾气虚在肾小管间质病中表达率最高为(28.78%),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多表现为气血两虚(32%)。本虚证中,阳虚多见于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88%);标实证中肾小球肾炎易出现浊毒证(75%),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易出现血瘀证(75%)。随着CKD分期及病情的不同,CKD4期的患者最容易表现为气血阴阳虚证,浊毒证及血瘀证逐渐加重,气滞证表现不明显。结论肾小球肾炎与气阴两虚证、浊毒证、血瘀证相关;肾小管间质病与脾肾气虚、浊毒证相关;高血压相关肾损害与气血两虚(阳虚)—血瘀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4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气阴两虚型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型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气阴两虚是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20例)、气阴两虚(21例)、阴阳两虚(18例)、气阴两虚兼血瘀(25例)4组,另设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CD3、CD4、CD8、CD4/CD8及FPG、FIns、HOMAIR、HBCI等变化情况。[结果]不同中医证型中阴虚热盛型CD3、CD4、CD8、CD4/CD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阴阳两虚型的CD3、CD4值分别与健康对照组、阴虚热盛型比较明显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FIns、HOMA—IR值较阴虚热盛型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FPG、HOMA—IR及HBCI与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CD8值与其他四组相比明显升高,且CD4/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阴虚热盛型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亦有差异。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及细胞免疫状态三者之间可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法对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T_3、T_4和TSH浓度测定,结果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_3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血清T_3浓度与血清BuN、Cr、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0.025~0.001),血清T_4、TSH浓度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尿毒症患者血清T_3、T_4浓度明显低于氮质血症患者(P分别<0.05,<0.025)。说明血清T_3、T_4浓度变化对疗效与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非小细胞肺癌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基本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3—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46例作为患者组,其中气滞血瘀证组13例,脾虚湿滞证组12例,气阴两虚证组7例,阴虚内热证组14例;选取同期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纳入者的粪便标本,用16S rDNA技术检测肠道微生态。采集纳入者的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纳入者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属水平相对丰度前20的种系中,气阴两虚证组有6个差异性菌属,阴虚内热证组有4个差异性菌属,气滞血瘀证组有5个差异性菌属,脾虚湿滞证组有3个差异性菌属。气滞血瘀证组患者血清中的IL-12含量显著降低,气阴两虚证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含量显著升高,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异的肠道菌群,罗斯氏菌属(Roseburia)、另枝菌属(Alistipes)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虚证与红细胞内SOD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例虚证患者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健康人及实证患者(P<0.05),其降低程度依次为气虚、阴虚和气阴两虚,且SOD的活性与虚证积分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激素测定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 患者的TT3、FT3、TT4、FT4、TSH浓度分别为(1.3±0.4)nmol/L、(3.1±0.3)nmol/L、(92.4±1.7)nmol/L、(18.6±2.1)nmol/L及(3.9±2.2)nmol/L;患者TT3、FT3血清水平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血清TT4、FT4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血清TSH较正常组升高(P<0.05).同时急性颅脑损伤患组TT3/TT4,FT/FT4比值低于正常值.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T3、FT3、TT4、FT4和TSH的测定,是观察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了50例胃癌和20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T_3/rT_3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甲状腺素(T_4)无明显变化.胃癌患者血清T_3,T_3/rT_3值和TSH明显低于胃溃疡患者,病情越严重,均值变化越明显.动态观察胃癌和胃溃疡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有益于预测胃癌有无转移,胃溃疡有无恶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北京地区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病例1 158例,其中糖尿病组361例,非糖尿病组797例,建立ACCESS数据库,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易见阴虚有热症状,阳虚与阴虚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虚证均以气虚为主,实证均以血瘀为主,且以虚实夹杂证最为多见,糖尿病组比例更高;糖尿病组有56种证型,非糖尿病组有74种证型,虚证以气阴两虚证多见,实证以血瘀痰阻证多见。虚实夹杂证糖尿病组40种,非糖尿病组56种,2组构成比排在前4位的证候类型均为:气虚血瘀痰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证、气虚阴虚血瘀证,而糖尿病组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类型表现复杂多样,治法应注意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以求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