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峰说疫》是清代刘奎的一部较为全面论述疫病的中医温病著作,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疫病预防思想。通过系统挖掘与整理其中相关内容,从疫病预防的理论认识、治则治法与具体方药等方面,以全面阐述《松峰说疫》疫病预防思想体系,可为当前防治疫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的分析,探讨了伤寒概念内涵及其与疫病的关系,解析了温病概念之滥觞,辨析了热病、伤寒与温病概念.指出热病并非必“伤于寒”,而是有外感、内伤两种起因,外感方面,六淫皆能致热;伤寒与热病概念有部分重合,广义伤寒与外感热病概念常混用;温病概念与外感热病接近.三者都包括部分疫病.《内经》使用热病概念较多,《伤寒论》主要使用广义和狭义伤寒概念,温病概念在这一时期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3.
张斌  张思超 《中医杂志》2008,49(3):282-283
《温病条辨》中有“温病最忌辛温”的告诫,又在温病治疗中常常运用到辛温药物,甚至将辛温解肌的桂枝汤放在首位,提示辛温药物并非是温病的绝对禁忌。现就其运用辛温药的规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温病”一名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民疠温病”之说[1]。温病学滥觞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有关温病病因病机的描述,并在历代温病学派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温病学相关典籍的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对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其他中医典籍的英译而言,温病学相关典籍的英文版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5.
《说文》:“民皆疾也”曰疫。说明疫病的原始涵义,就有传染性、流行性。因疫病大多数属温热性质,故往往称疫病为温(瘟)疫。至于温疫与温病,在概念上是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温病是泛指各种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范围较广(但不包括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之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  相似文献   

6.
中医在预防方面强调“因人制宜”的原则,不同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不一样,预防非典型肺炎亦须辨体质类型。非典属于温病中春温的湿热疫病范畴。偏阴虚者易患温病,故对非典易感。偏阴虚者平时饮食要注意“养阴生津”,比单纯的清热解毒效果好。笔者一并简述其它体质的类型以及饮食宜忌,对预防疾病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温病“伏气”学说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气”和“伏气温病”是温病学说中历来最有争议的问题。同学们结合温病课的学习,在刘仕昌老师的倡导和主持下,进行集体讨论,兹择要记录于下: 一、从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看“伏气”和“伏气温病”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引《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说,认为温病均是  相似文献   

8.
孙智敏 《国医论坛》2011,26(6):14-15
苦寒乃中药之气味,指药物味苦而性寒凉。苦寒药物因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下潜降等作用,故在温病治疗中使用的机会较多,但用之不当,易致失误。吴鞠通曾在《温病条辨》中撰文专论滥用苦寒之弊:“唐宋以来,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大队芩、连、知、柏,愈服愈燥……”揭示了温病治用苦寒失误的客观存在。温病用苦寒药物治疗一旦失误,易使病情发生变化,使轻者转重,重者致危,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引起医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笔者特对其常见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医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家松 《中医杂志》2003,44(6):465-466
今年入春以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部分地区和一些国家流行。中医学是在与急性传染病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例如《伤寒论》《温病条辨》等医书即是古人对急性传染病救治的经验总结。从这次SARS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来看,本病应属于中医的“温病”。从其具有传染和流行特点来看,又属于温病中的“瘟疫”。考虑到其病变部位在肺、发病在春季,并应与春季其它疫病如流行性脑膜炎等相区别,以“肺系春瘟”命名较宜。  相似文献   

10.
《内经》关于温病有着丰富的论述,其中“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论述,《素问》把寒邪作为外感热病的主要原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温病伏邪之说的发端,温疫毒邪进犯人体主要是因正虚于内,卫虚于外(表),营虚于血所致,对病机、证候、发展规律、预防等也有论述。关于治疗,提出了“汗”、“泄”两大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温病学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恩祥 《中医杂志》2003,44(9):704-706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肆虐的情况下,回顾中医湿病学的历史,借鉴其经验,用于防治SARS的工作,值得探讨。现从3个方面谈谈温病学科与SARS的有关内容,供同道参考。1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1.1 古代对温病的认识:生疫疠,历代皆有:《礼记》、《周礼》、《山海经》中即有疫病的记载,如“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秦·始皇四年  相似文献   

12.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考《六元正纪大论》即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诸论。而《难经》则阐发《内经》之旨,提出“伤寒有五”,将多种热病统于广义伤寒之内,张仲景继承内、难之旨,著《伤寒论》,虽涉及温病、风温之名,但欠详尽。其后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后人根据实践所得,把温病、热病、湿温,从伤寒范畴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3.
吴有性所论之温疫病与湿温病的比较464400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陈忠琳,魏雪舫吴有性,字又可,明代著名中医学家。他在其代表著作《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病为人体感受自然界一种特殊物质──“戾气”所致,并非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笔者认为吴氏所论的温疫病,在许多...  相似文献   

14.
《温热经纬》为清·王孟英所著。王氏长于治痰,尤长于治温病挟痰之症。在《温热经纬》中,王氏关于温病挟痰辨证施治的论述多达30余处,其中多数见于《余师愚疫病篇》的按语中。可见越是急症、重症和危症,王氏越是重视治痰以提高疗效。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归纳王氏在《温热经纬》中对温病痰症的论述。一、病因病机王氏认为温病痰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方面。(一)素有痰症宿疾王氏指出:“邪火上炎,固能郁遏肺气  相似文献   

15.
痰饮水气在临床颇为多见,对其治疗为中医所长。《伤寒论》中的痰饮水气乃兼见于六经病中,而非独立于六经之外,故当称之为证,而不宜称之为病。其成因大致有三:一为误治损伤正气所致。“尺中脉微,此里虚”,“不可发汗”[49];“尺中迟者,不可发汗”[50];“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91];“发汗后,饮水多,必喘”[76];“外证未解,不可下也”[44];“舌上胎滑者,不可攻”[133];“膈上有寒饮”,“不可吐也,当温之”[324]。如上所述,汗、吐、下之不当,均可损伤人体阳气,阳气不足,津液运化无力则停而为患。此  相似文献   

16.
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提出“温病伤人之阴,故喜辛凉、甘寒、咸寒以救其阴”之后,《条辨》治温病,“法在救阴”一说几成定局。在帐辨》中是否偏于救阴而忽视护阳呢?《条辨·下焦篇》第28条自注:“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可见,《条辨》在温病治疗中救阴、护阳各有所重。笔者兹就《条辨》中护阳理论及其方药运用特色以及对后世影响,讨论如下。1.元气存亡判断吉凶综观《条辨》全书,吴鞠通治温病,既重视“温病伤人之阴”的一面,又强调在温病过程中密切观察阳气的盛衰情况,在清气、解…  相似文献   

17.
当清末温病学派形成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到底温病学是发展了《伤寒论》还是诋毁了《伤寒论》呢?毫无疑义是发展《伤寒论》。为了说明此问题,本文拟以温病学说较为完整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来剖析之。仿《伤寒论》作法撰《温病条辨》吴氏不仅在温病的辨证、治法和用方上取法仲景,而且在写作方法上也是仿照《伤寒论》的。如在《条辨》凡例中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其仿《伤寒论》作法:一是遵《内经》的理论要旨。《伤寒论》虽无《内经》原文,但在自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之词。吴氏不仅一贯深研《内经》,常说:“学者必不可不尊经,不尊经则学无根柢或流于异端”,而且《条辨》开宗明义即首列《内经》原文19条作为卷首,为其立论的根据。二是上、中、下三焦病,均仿《伤寒论》作法写成条文式,并  相似文献   

18.
杨《伤寒温疫条辨》为中医疫病学之佳作,书中开篇首论运气,并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为外感病,但其本质不同,理应化为二门。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杂气由口鼻进入三焦,在“中焦发病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传变”的论点。治疗上主张辛凉宣透,攻逐解毒,调理气机,并创治疫十五方,在温疫病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下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八法之一。它原载于《内经》。汉·张仲景用之治疗热病,《伤寒论》详载三承气汤之辨法,即是其例。尔后则代有发挥,如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三十余证”;叶天士亦谓:“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戴北山甚至认为“温病下不嫌早”。种种论说,均阐明通下法在温病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吴鞠通氏对温病运用通下法颇多创见,现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中医临床的进展与疫病的高发密切相关。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伤寒论》,金元时期受疫病影响,有火热论、《脾胃论》,明清时期在《温疫论》以后出现温病学派。在疫病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医形成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和临床的诊疗体系,中医临床的进展从未止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