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型肺癌X线—病理对照研究,对于认识该型肺癌的各种X线征象及其病理基础,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肺标本处理技术的改进和对照水平的提高,此项研究得以更细致、更全面、更准确的进行。本文就周围型肺癌各种X线表现及其理基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X线分析(附10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00例周围型肺癌的临床、X线,分析讨论各病理类型之表现、误诊情况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附65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特点,探讨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搜集1980~1996年65例其中41例为查体发现,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CT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CT表现较高的征象有:(1)分叶征54例(83%);(2)细短毛剌和锯齿征51例(784%);(3)血管集束征44例(677%);(4)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37例(57%);(5)胸膜凹陷征40例(615%)。有54例(83%)出现上述3个以上征象。结论:胸部X线查体,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熟悉并掌握基本的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9例,肺泡癌10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癌合并腺癌1例.病灶CT表现为边缘分叶征24例(72.7%),毛刺征15例(45.5%),空泡征10例(30.3%),空气支气管征9例(27.3 %),磨玻璃征9例(27.3%),胸膜凹陷征8例(24.2%),血管聚集征5例(15.2%),瘤周气肿5例(15.2%),病灶内空洞5例(15.2%0).结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征象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同时或异时多发性原发肺癌已不罕见。对周围型多发性肺癌,是肺癌的肺内转移还是来自其它脏器的多发性肺转移癌的鉴别诊断困难。作者利用高分辨率薄层CT(层厚1.5mm)对2例同时多发性肺癌作了研究。2例均符合Warren及Gates重复癌诊断标准;即1.各肿瘤具有一定恶性征象,2.各肿瘤分别独立存在,3.各肿瘤间无相互转移征象。例1,体层片示右上叶S_1、S_3有边缘不整的分叶状肿瘤阴影,瘤中央有空洞,伴胸膜凹陷,右中叶见边缘模糊的淡分叶状阴影。薄层CT见右上叶S_1及S_3有边缘不整分叶状肿瘤影,中央有小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58例孤立性周围型原发肺癌(简称肺癌)和20例肺良性肿块的CT征象,观察了5例肺癌、2例错构瘤、1例结核球的肺叶切除标本。结果为:①等于或大于5.0cm的肺部肿块绝大多数为肺癌(93.9%);②肺癌钙化并不少见(6.9%),中心性弥漫性钙化并非是肺部肿块为良性的可靠指征;③假性空洞是诊断肺癌的一个指征,其病理基础为肿块内残存的小支气管;④引流线仅见于肺癌,其存在表示肺门淋巴结已受累;⑤薄层CT更清晰地显示肿块的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和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腺癌CT表现。结果 CT扫描直接显示,36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CT征象是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远处器官转移。结论 只要对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进行全面分析,通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晨起咳血痰,时有痰中带血,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于20 d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痰中带血增多,于2011年4月1日入我院.体检未见异常.肺部肿瘤标记物不高,白细胞计数9.52×109/L,中性粒细胞0.80,余未见明确异常. CT示:胸廓对称,气管及纵隔居中.两肺血管纹理清楚,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大小约3.0cm×3.5 cm肿块影,边界清晰,CT值约14~ 33 HU,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约24~86 HU(图1~3).两肺门不大,纵隔内见数个直径1.2 cm以下淋巴结.CT诊断右肺下叶占位,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建议活检;纵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肺内炎性假瘤(LIP)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时同周围型肺癌很相似,它们都好发生在40-60岁的患者,鉴别诊断较困难。本文收集我院开展“经CT导引肺穿刺活检”,近几年来病理证实的21例肺内炎性假瘤,对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周围型错构瘤合并肺癌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8例经病理确诊的肺周围型错构瘤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4例行常规CT平扫,4例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评估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直径、边缘、密度,分析病灶强化方式、强化程度.结果 本组8例病例中,错构瘤位于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左肺上叶、...  相似文献   

11.
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目的 分析肺内炎性肿块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特征,探讨确定肺内肿块性质的方法,方法 搜集28例肺内炎性肿块和33例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由病理诊断证实。根据形态将病灶大致分为2类:典型肿块和不典型肿块,同时观察病变征象,以征象观察的结果对形态分类结论进行修正,采用操作者特性曲线(ROC)曲线验证本方法。结果 以形态分类为标准,诊断炎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4.3%、72.7%、68.9%。结合征象修正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81.8%、78.7%。经ROC曲线分析,2位医师各自2次阅片的曲线下面积(Az)明显不同,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用ROC验证表明,应用以形态为基础、以征象为补充的方法判定肺内病灶的性质,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周围型肺癌X线动态观察(附14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癌不同时期的X线征象,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搜集有X线随访资料的早期周围型肺癌14例,着重总结其早期征象。结果 其早期征象以肺内孤立结节状病灶为主,平均直径1.6cm,密度中等偏低,进展期征象以肺内圆或椭圆形肿块为主,平均直径4.65cm,密度中等偏高;瘤体内部结构;小泡征见于早期,钙化病灶见于进展期,空8洞征进展期比早期出现率高;瘤体边缘征象;毛刺、分叶及胸膜凹陷征等  相似文献   

13.
14.
15.
周围型肺癌的 CT 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了进一步认识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方法:本组病例采用东芝600HQCT机,对直径≤3cm的32例周围型小肺癌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作CT表现分析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认为周围型小肺癌主要有四种CT表现:1、小肿瘤结节边缘呈深分叶状,系肿瘤多核发病所致;2、肿瘤结节内空气支气管征;3、肿瘤结节外侧兔耳征;4、肿瘤结节与肺门血管连接。结论:以上任何一种表现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确定深呼吸时相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经病理证实,5例由其它方法证实)和12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等)均经常规CT扫描,除2例炎性假瘤患者外,其余所有病人并经肿块部位及其上下一层的深呼吸时相CT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阻塞性病变计有4例肺不张,12例阻塞性肺炎(按其帮位进而可分为远离肿块的和邻近肿块的阻塞性肺炎),1例阻塞性肺气肿,以及1例肺静脉癌栓。周围型肺癌的这些CT表现,在良性肺肿块对照者中不复被看到。结论: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远离肿块的阻塞性肺炎及肿块外侧的阻塞性肺气肿,可被看作是周围型肺癌的特有表现而且是其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切除的直径2cm以下的周围型早期肺癌18个病灶(17例)和术前用高分辨力薄层CT扫描(全部病例均在吸气状态下,于瘤中心部以1.5或2mm薄层,间隔2或3mm,时间2sec的16例腺癌、1例鳞状上皮癌、1例大细胞癌切除的标本(瘤平  相似文献   

19.
周围型肺癌与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关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并分析周围型肺癌与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的影像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54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增强扫描后运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方法观察肿瘤与肺动静脉、支气管间的关系并分型(1型:在肿瘤边缘被截断;2型:在肿瘤内部截断;3型:在肿瘤内部穿过;4型:在肿瘤边缘走行,僵直、牵拉或变窄;5型:在肿瘤边缘走行,向外推压呈光滑弧形).使用x.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统计分型与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大小、部位和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支气管分型中:1型(33例,61.1%)多见于直径2.0 cm以上、实性、Ⅱ~Ⅳ期周围型肺癌;2型(14例,25.9%)多见于直径2 cm以下、部分实性或非实性,I期周围型肺癌.(2)肺动脉分型中:1、2、4型比例相近(15例,27.8%;25例,46.3%;11例,20.4%),1型多见于直径2.0 cm以上、实性、Ⅱ~Ⅳ期周围型肺癌,2型多见于部分实性或非实性、I期周围型肺癌.(3)肺静脉分型中:4型最多见(29例,53.7%),2型(13例,24.1%)多见于部分实性或非实性肺癌.(4)支气管、肺动脉受累分型间呈正相关(r=0.5265,P<0.01).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癌时支气管、肺动静脉的影像改变类型,为后续良恶性鉴别或长期预后等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5岁。"上呼吸道感染"后间断心前区疼痛、心悸、呼吸困难3 d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0/min,呼吸20/min,血压150/92 mmHg。半卧体位,口唇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黏膜充血、红肿。双肺叩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未闻及干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脏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常规:白细胞12.9×109/L,中性78%;尿常规、血液生化结果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