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目前关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水平仍存在争议。目的:研究饮食或二甲双胍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8周对照组,正常饮食8周后处死;8周高脂组,高脂饮食8周制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随后处死;16周对照组,正常饮食16周后处死;16周高脂组,高脂饮食16周后处死;饮食干预组,8周高脂饮食后再正常饮食8周,随后处死;二甲双胍治疗组,8周高脂饮食后,继续8周高脂饮食,同时给予二甲双胍灌胃治疗,随后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及生化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结果与结论:高脂饮食成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随造模时间延长,大鼠肝脏由单纯性脂肪肝逐渐进展成为脂肪性肝炎。饮食干预可改善高脂饮食引发的肝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下降、肝功能异常、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治疗仅改善了高脂饮食引发的肝脂肪变。结果表明肝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的改变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饮食干预应作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措施,二甲双胍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脂肪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模型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进展中糖代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饮食(control diet, CD)组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每组24只,均在喂养后第8、12、16和20周处死6只小鼠。监测各组小鼠体重、肝重和血清指标的变化;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明确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并进行NAFLD活动度评分(NAFLD activity score, NAS),以明确NAFL向NASH进展的时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糖代谢酶蛋白水平变化并与NAS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糖代谢酶蛋白水平与NAFLD进展的关系。结果:相比CD组,HFD组小鼠在喂养4周后体重开始增加,肝重在16周时明显增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血糖在12周后开始上升,总胆固醇在16周后开始升高(均P&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肝脏脂质储积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程度的高脂饮食建立正常体重和超重的小鼠NAFLD模型,阿托伐他汀每天20 mg/kg灌胃10天,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形态,脂质定量试剂盒检测肝脏脂质含量,血生化检测小鼠肝脏功能变化。收集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101例NAFLD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18.5≤BMI24,n=48)和超重组(BMI≥24,n=53),分别检测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浆脂肪指标,并通过肝脏常规超声检查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 35%高脂饮食的小鼠体重和正常饮食的小鼠体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58%高脂饮食小鼠体重较正常饮食小鼠体重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每天20 mg/kg灌胃10天后,HE染色显示58%高脂饮食小鼠脂肪肝程度较35%高脂饮食小鼠减轻更为显著。肝脏脂肪含量检测显示35%高脂饮食小鼠及58%高脂饮食小鼠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均较前下降,且58%高脂饮食小鼠比35%高脂饮食小鼠下降更为明显。临床治疗数据分析显示,患者每天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患者血浆TC、TG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超重组血中TC和TG下降较正常组更为明显。肝脏常规超声结果也显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肝脂肪变程度,且超重组患者受益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用于NAFLD的治疗,且对超重患者脂肪肝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香叶木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幼鼠的影响。 方法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labeling, TUNEL)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变及细胞凋亡。蛋白印记检测p-AMPKα1,AMPKα1,CPT-1, PPAR-α,SREBP-1c,FAS,p-P38,P38,p-AKT,AKT,p-AKT,AKT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TC, TG, 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P<0.0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香叶木素(10, 20, 50 mg/kg)组大鼠TC, TG, 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上升(P<0.01)。香叶木素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组织病变。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01)。香叶木素(10, 20, 50 mg/kg)组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高脂饮食组大鼠p-AMPKα1,CPT-1 和PPAR-α 表达低于对照组(P< 0.0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香叶木素(20, 50 mg/kg)组大鼠p-AMPKα1,CPT-1 和PPAR-α 表达升高(P< 0.01)。高脂饮食组大鼠SREBP-1c 和FAS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香叶木素(10, 20, 50 mg/kg)组大鼠SREBP-1c 和FAS表达下降(P<0.01)。而且,高脂饮食组大鼠IL-6, 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香叶木素(20, 50 mg/kg)组大鼠IL-6, IL-1β和TNF-α水平下降(P<0.01)。另外,香叶木素可逆转compound C对AMPK通路的抑制作用。 结论 香叶木素激活AMPK通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幼鼠脂质代谢异常,肝脏组织病变,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BALB/cHBV转基因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高脂组7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3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末随机处死高脂组小鼠10只,肝组织及血清学检测确认目标模型建立。造模成功后高脂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继以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改以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维持原普通喂饲,连续72周(含造模16周)。第24、48和72周末每组分别随机处死小鼠10只,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TC、TG、FB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肝组织切片后HE染色评价组织学变化,观察小鼠模型的动态演变情况。结果①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ALT、AST、TC、TG、FBG等各项生化指标升高,HBV.DNA阳性,肝组织HE染色示肝细胞明显大泡性脂肪变性和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NAFLD活动度评分(NAS)接近NASH,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建立成功。②模型组血清TC和TG值在各观察点均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③24周和72周各组间HBV—DNA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8周和72周各组间NAS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脂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②NAFL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BV携带小鼠的肝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探讨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瘦素受体(leptin R)mRNA表达在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与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在以高脂饮食4周后,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高脂饮食12周。分别采用HE染色、苏丹Ⅲ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生化法检测血糖、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碎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化病变,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核固缩,胞浆内含大量脂滴,狄氏间隙胶原纤维增生;血糖、血胰岛素、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1),TC水平升高(P<0.05),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EPCK、G6Pase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时的胰岛素抵抗是NAFLD发生的根源,由于胰岛素抵抗而致的低血清瘦素水平、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表达上调参与了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杂合敲除(CBS+/-)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周龄CBS基因正常(CBS+/+)小鼠(n=6)及CBS+/-小鼠(n=6),均给予高蛋氨酸饮食12周。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离肝脏并计算肝指数(肝重/体重);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TC及TG含量变化;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结构和脂质改变;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小鼠肝脏中TLR4和NF-κB表达与TC和TG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CBS+/+组小鼠相比较,CBS+/-组小鼠血清Hcy水平升高(P0.05),肝指数升高(P0.05),肝组织及血清中TC和TG含量增加(P0.05或P0.01);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CBS+/-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TLR4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TLR4和NF-κB分别与小鼠肝脏中TC和TG含量呈正相关。结论:TLR4/NF-κB信号通路在CBS+/-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甜菜碱对老龄db/db小鼠脂肪性肝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发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探索甜菜碱对遗传性小鼠脂肪肝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50只7月龄db/db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组。所有小鼠均饲以高脂饲料, 以诱发NAFLD 模型。 小鼠分别以200 mg/kg(低剂量组)、400 mg/kg(中剂量组)和800 mg/kg(高剂量组)甜菜碱溶液灌胃,连续6周。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行葡萄糖耐量测定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甜菜碱可显著降低血清ALT、TC和LDL的水平(P<0.05或P<0.01)。组织学结果表明甜菜碱可显著减少小鼠肝细胞的脂肪样变性。结论: 甜菜碱可以显著改善老龄db/db小鼠的脂类代谢紊乱和肝功能,明显降低脂肪在肝细胞中的积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中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的改变以及观察水飞蓟宾对NAFLD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甘油三酸酯(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HE染色、脂肪细胞染色的变化,以及肝脏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的改变,并以水飞蓟宾抗氧化治疗,与已知有疗效的罗格列酮对比,观察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G、TC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HE染色提示肝组织呈弥散性脂质蓄积,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粘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治疗组TG、AST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TC、AL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水飞蓟宾治疗后,TC、TG、ALT以及AST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两治疗组大鼠肝MDA含量、肝细胞线粒体微粘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1),且水飞蓟宾的效果比罗格列酮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FLD发生,水飞蓟宾可以有效地防治NAFLD。稳定并维持适当的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可能是水飞蓟宾肝脏保护功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脏组织经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组织形态、脂滴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及肝脏组织趋化因子CCL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能显著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肝重、ALT、AST、TG、TC及LDL-C的增高;肝脏切片染色显示花色苷能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及炎性细胞的浸润;花色苷能降低肝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及炎性趋化因子CCL7和MCP-1的水平。结论: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并降低炎性趋化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脂联素受体T-钙黏蛋白(T-cadheri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SD大鼠肝及血液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及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分别于第0,6,8,12及16周各组处死6只SD大鼠。监测大鼠体质量和肝指数变化,利用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脂肪沉积情况,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以RT-PCR法检测肝及血液T-cadherin mRNA表达及其动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T-cadherin蛋白表达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及血液中T-cadherinmRNA表达均逐步上升,在造模6周后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T-cadherinmRNA水平与肝指数(r=0.900,P<0.01)、肝NAS(r=0.933,P<0.01)均显著正相关。血液中存在可溶性的T-cadherin成分,其水平与肝指数(r=0.805,P<0.01)、肝NAS评分(r=0.889,P<0.01)亦呈正相关。模型组大鼠肝中T-cadherin蛋白表达逐步上升,在造模6周后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T-cadherin蛋白水平与肝指数(r=0.879,P<0.01)、肝脏NAS评分(r=0.912,P<0.01)均显著正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及血液中可溶性T-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肝脂肪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cadherin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Lir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联素(AD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普通饮食(ND组)10只、高脂饮食(HFD组)10只和高脂饮食加利拉鲁肽腹腔注射(Lira组)10只。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Lira组予利拉鲁肽腹腔注射治疗4周。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生物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脂肪酸(FFAs),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胰岛素和ADP。结果:与HFD组比较,Lira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TG、TC、ALT、FBG及肝匀浆TG、TC、FFAs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及肝组织ADP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少至恢复正常(P<0.05),肝组织ADP含量与肝脏FFAs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利拉鲁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的可能机制之一与其升高血清及肝组织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NAFLD病理变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NAFLD患者20例,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同期住院行肝活检无活动肝病组织学证据且肝脂肪变<5%的慢性HBV携带者(ASC)设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SREBP1c的表达,并比较血脂(TG、CHO)、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清肝脏酶谱(AST、ALT、GGT)等的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NAFLD组肝组织呈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组织SREBP1c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此一致,血清ALT、AST、TG、CHO、FBG、FINS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NAFLD患者肝组织SREBP1 c表达增高,在人NAFLD脂肪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发小鼠NAFLD;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磷酸化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水平并确定起效时间;常规病理学观察肝脏病变程度,血液生化测定肝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比较观察间歇性低氧与二甲双胍对小鼠NFALD病理学进程的影响。结果:高脂高糖饮食诱导4周成功复制小鼠可逆性NFALD模型;置15%低氧环境1 h即可激活肝细胞AMPK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严重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病理变化,并探索一种获得大量高活性、高纯度的NAFLD小鼠原代肝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饲料,CD)和高脂组(高脂饲料,HFD),分饮食饲养20周。定期检测小鼠的体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特点。高脂饮食15周时,原位灌注Ⅳ型胶原酶6~8 mL消化得到混合肝细胞,铺于40%的Percoll分离液上,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纯化的肝细胞,锥虫蓝染色确定细胞的活性,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果 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HFD组小鼠的体质量逐渐增加,且增幅显著高于CD组;HFD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增加,在第20周伴随出现了纤维化;建模15周时,每只NAFLD小鼠可获得5×107~7×107个肝细胞,细胞存活率≥85%,细胞纯度≥95%,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平滑,且聚团少;通过精准控制温度、降低胶原酶浓度、使用低速离心和低速密度梯度离心等优化条件后,获得的细胞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NAFLD小鼠模型,并揭示了不同疾病阶段肝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及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1)·d~(-1))灌服。1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检测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HE、油红O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p53及乙酰化p53(Ac-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肝组织TC、TG和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1);组织学结果也观察到小檗碱组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状态明显减轻;小檗碱组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能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53的乙酰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的双抑制剂PTUP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双抑制剂对照组(PTUPB)、高糖高脂饲料组(HFD)和双抑制剂治疗组(HFD+PTUPB)。其中PTUPB组和HFD+PTUPB组每天皮下注射COX-2/sEH双抑制剂PTUPB(5 mg/kg),Control组和HFD组皮下注射PTUPB的溶剂PEG400。1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HE染色、油红O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脂质堆积及胶原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α和XBP-1s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棕榈酸(PA)处理的小鼠肝细胞(AML-12)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Perk、Ire-1α、Xbp-1s和Aft-6)的表达。 结果 与HFD组小鼠相比,HFD+PTUPB组小鼠体重及体重变化率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脂质堆积和胶原沉积明显改善,IRE-1α和XBP-1s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进一步在细胞水平观察到,PTUPB预处理可降低PA诱导的AML-12细胞内质网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论 抑制COX-2和sEH可减轻HFD诱导的小鼠NAFLD,其机制与抑制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的双抑制剂PTUP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双抑制剂对照组(PTUPB)、高糖高脂饲料组(HFD)和双抑制剂治疗组(HFD+PTUPB)。其中PTUPB组和HFD+PTUPB组每天皮下注射COX-2/sEH双抑制剂PTUPB(5 mg/kg),Control组和HFD组皮下注射PTUPB的溶剂PEG400。1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HE染色、油红O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脂质堆积及胶原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α和XBP-1s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棕榈酸(PA)处理的小鼠肝细胞(AML-12)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Perk、Ire-1α、Xbp-1s和Aft-6)的表达。 结果 与HFD组小鼠相比,HFD+PTUPB组小鼠体重及体重变化率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脂质堆积和胶原沉积明显改善,IRE-1α和XBP-1s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进一步在细胞水平观察到,PTUPB预处理可降低PA诱导的AML-12细胞内质网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论 抑制COX-2和sEH可减轻HFD诱导的小鼠NAFLD,其机制与抑制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输出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0 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CON)组、模型(MOD)组、阳性药物辛伐他汀(SIM)组及银杏内酯B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脂理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非经典的细胞焦亡途径的影响,探讨降脂理肝汤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喂养制备大鼠NAFLD模型,给予降脂理肝汤连续灌胃6周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GSDMD和Caspase-11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门静脉血清LPS以及血清IL-1β、IL-18、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肝脏组织GSDMD、GSDMD的N端(GSDMD-N)以及Caspase-1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大鼠门静脉血清LPS以及血清IL-1β、IL-18、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降脂理肝汤干预后,大鼠肝脏组织GSDMD、GSDMD-N以及Caspase-1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大鼠门静脉血清LPS以及血清IL-1β、IL-18、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降脂理肝汤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的机制与抑制非经典的细胞焦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