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常规治疗手段之一,铂类化疗药物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然而化疗耐药极大地限制了铂类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阐明口腔鳞状细胞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药物转运蛋白、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自噬、上皮间质转化和miRNA等方面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逆转铂类耐药及相关肿瘤的生物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NSCLC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指标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准化疗方案有长春瑞滨/铂类、吉西他滨/铂类、紫杉类药物/铂类等。由于遗传异质性的存在,同一种化疗方案化疗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本文从药物遗传学及药物基因组学对现化疗常用药物(铂类、吉西他滨、紫杉类及长春瑞滨)耐药机制、化疗敏感性分子指标及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管癌的诊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仍偏短,多药联合化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综合大量临床前期和临床早期的试验数据表明,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但第一代铂类顺铂出现原发及继发性肿瘤耐药,以及较重的化疗不良反应,故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一直较为活跃,不断有新的顺铂类配合物被合成并应用于临床试验。本文描述了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中的代表药物,以探究如何发挥铂类抗食管癌最大效果同时又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需更深层次研究铂类耐药的机制,不仅是对铂类本身结构进行改造,更要深入到基因层次。目前一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Pol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化疗药物的耐药。其表达量高可能提示对顺铂反应性不佳,可作为食管癌生物学特征、预后判断以及是否可行顺铂化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方式.方法 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98例(年龄≥60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单药化疗组、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和非铂类的联合化疗三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单药化疗组21例,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64例,非铂类的联合化疗组13例.单药化疗组心、肝、肾等基础疾病合并率(10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铂类联合化疗组有效率(39.1%)与非铂类联合化疗组(38.5%)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23.8%);但铂类联合化疗组CR-(12.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4).铂类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MST)11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TP)7个月,1年生存率37.5%,2年生存率18.8%,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铂类联合化疗组Ⅲ~Ⅳ度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每次住院天数(40d)与非铂类联合化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P<0.05).结论 高龄并非化疗禁忌,一般情况良好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应行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一般情况较差者,可行单药化疗.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和同期放化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以顺铂为代表的铂类药物在提高鼻咽癌治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反应,新型铂类奈达铂的出现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复发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an XJ  Liang LZ  Zeng ZY  Liu JH  Yuan SH  Wei M 《癌症》2005,24(6):751-754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患者中对铂类化疗敏感者较耐药者预后好,但是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患者中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从而影响此类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总结对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93~1999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0例临床完全缓解超过6个月以上的对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复发相关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90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出现复发者36例,复发率为40.0%,中位复发时间20个月。复发的部位以盆腔最多,占50.0%(18/36)。90例患者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69.5%。36例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39.6%。单因素分析显示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中FIGO分期早、无新辅助化疗、粘液性癌者复发风险低(P=0.001,P=0.002和P=0.025)。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FIGO分期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RR=1.771,P=0.003)。术后采用CBP和铂类其它组合的方案化疗对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复发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过多疗程的术后化疗并不能减少复发。结论:FIGO分期是影响铂类化疗敏感型卵巢上皮癌复发的显著因素,早期诊断对于降低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卵巢上皮癌术后一线化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上皮癌对化疗相对敏感,术后化疗是大部分患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术后化疗方案经历了从非铂类到铂类化疗、单剂化疗到联合化疗、紫杉醇的l临床广泛应用、腹腔化疗、早期卵巢癌化疗以及各种新药方案等阶段,现综述卵巢上皮癌的术后一线化疗.  相似文献   

8.
非铂类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全部癌症死亡的28%,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80%左右,而65%~70%的NSCLC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化疗在晚期NSCLC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作为进展期(Ⅲ、Ⅳ)NSCLC标准化疗方案,同最佳支持治疗(BSC)相比,标准化疗既能延长生存期,又可改善生活质量(QOL)。由于遗传异质性导致的铂类耐药、第三代化疗新药的出现及铂类药物相关的严重的毒副反应,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NSCI。[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卵巢上皮癌术后一线化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卵巢上皮癌对化疗相对敏感,术后化疗是大部分患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术后化疗方案经历了从非铂类到铂类化疗、单剂化疗到联合化疗、紫杉醇的临床广泛应用、腹腔化疗、早期卵巢癌化疗以及各种新药方案等阶段,现综述卵巢上皮癌的术后一线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鼻咽癌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受一线含铂双药化疗的23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比较铂类联合紫杉类(TP)、铂类联合吉西他滨(GP)、铂类联合5?氟尿嘧啶(FP)不同化疗方案的有效率(OR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接受含...  相似文献   

11.
卵巢癌是女性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疗策略,多数患者初期铂类化疗敏感,然而大约80%的铂敏感患者经多次化疗后对铂类产生耐药。与其他上皮性肿瘤不同,卵巢癌的转移方式以向脂肪细胞丰富的大网膜转移为主,这一特殊的转移偏好为寻找脂质代谢相关铂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综述了胆固醇及脂肪酸两大脂类物质代谢对卵巢癌铂耐药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找到规避甚至逆转铂耐药的生物标志物及药物靶点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70例计82个疗程,总有效率41.5%,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作者提出以铂类抗癌药为主的联合化疗优于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讨论了有关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化疗与手术和/或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Tang C  Yang H  Zhou X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2):960-964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肺癌的化疗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中,顺铂是有效并广泛应用的一线药物,但是由于耐药问题的存在使其疗效不尽如人意。顺铂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其主要作用靶点是DNA,因此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异常是顺铂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与肺癌顺铂耐药相关的DNA损伤修复异常,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异常、碱基错配修复异常、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异常及跨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4.
卵巢卵黄囊瘤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的治疗方法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8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卵巢卵黄囊瘤52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11例)行不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加术后以铂类为主联合化疗;B组(10例)行不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加术后以非铂类的联合化疗;C组(23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分期手术加术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D组(8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分期手术加术后非铂类的联合化疗。对4组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69.2%。A组、B组、C组和D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40.0%、82.6%和50.0%。术后接受铂类为主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82.4%(28/34),显著高于非铂类化疗患者44.4%(8/18)(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期别、术后残留病灶、术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是影响卵巢卵黄囊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进行准确的手术分期和理想的减瘤术,术后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是卵巢卵黄囊瘤理想的治疗模式。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Meta分析BRCA1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铂类化疗后疗效之间的关系,探索BRCA1基因表达能否预测铂类化疗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中文数据库,按照制订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关于BRCA1表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后获益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7月。获得所需的数据,使用RevMan5.4.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研究19项。Meta分析结果:BRCA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铂类化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合并比值比为0.80(95%CI: 0.54~1.17)。黄种人亚组的BRCA1阴性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化疗敏感度正相关。对检测方法的亚组分析显示:用免疫组织化学、PCR法检测BRCA1表达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度无关。BRCA1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PFS、OS获益并不相关。结论 本组研究异质性较大,BRCA1表达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后疗效的关系仍应开展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癌症杂志》2007,17(4):F0002-F0002
该研究的原意是比较Alimta和多烯紫杉醇作为晚期NSCLC二线化疗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两者疗效相近。但Alimta的毒性反应明显减少。随后研究者独辟蹊径地观察了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对二线化疗结果的影响。发现以健择/铂类为一线化疗的患者其二线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优于其他患者(紫杉醇/铂类或其他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7.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目前以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方案、紫杉类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为一线治疗;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以卡培他滨联合紫杉类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为二线方案;剂量密集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以铂类为基础的三药方案与不含铂类的两药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24例Ⅲ~Ⅳ期NSCLC采用PGV方案(顺铂 健择 长春瑞滨)化疗,31例Ⅲ~Ⅳ期NSCLC采用GV方案(健择 长春瑞滨)化疗。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结果两组有效率、中位缓解期相近,A、B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1.7%、41.9%。结论铂类方案与非铂类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近(P>0.05),非铂类方案不良反应较铂类方案为轻,均可耐受。21天GV方案更安全、更经济,推荐作为治疗NSCLC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70%患者确诊时属局部晚期或已有远处转移而不宜手术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晚期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其中顺铂由于肾毒性和消化系统反应,卡铂血液学毒性较明显,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第三代铂类化合物,临床前期实验显示了其与C-DDP不同的抗瘤活性,疗  相似文献   

20.
奥沙利铂(L-HOP、草酸铂、奥铂、艾克博康、艾恒)是第3代铂类广谱化疗药物,其疗效好,胃肠、血液、肾、耳毒性较顺铂低,对消化道肿瘤有显著疗效,已成为消化道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和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1]。周际昌[2]报告,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生率为82%。周围神经毒性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存在,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可以影响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