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30)和AT—Ⅲ治疗组(n=30)。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LPS)2次(100μg/kg和200μg/kg)制备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动物模型。AT—Ⅲ治疗组在第2次LPS攻击后1h股静脉注射AT—Ⅲ 25U/kg(0.5ml/100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后取血测定内毒素(ET)、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取肺、肾、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ET、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AT—Ⅲ治疗后血清ET、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肺、肾、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AT—Ⅲ能够拮抗炎症反应,对SIRS/MODS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侵入人体而引起具有损伤性的激烈全身炎症反应 ,即临床上所见的“脓毒症” (sepsis)。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但至今在发生机制和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谜团 ,临床上发病率居高不下 ,由其发展所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高病死率令人怵目惊心[1,2 ] 。根据美国的统计 ,每 10 0 0人口中可能有 3人罹患此严重的并发症 ,合计每年可达 75万例 ,并估计每年约有 2 2万人死于此症。据欧洲临床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在欧洲估计每年有15万人死于脓…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年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诊治方面出现若干有益的新进展 ,简述如下。一、严重细菌感染与非常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鉴别此项工作与基础治疗的用药种类有关。近年发现血清或血浆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的特异标记。PCT是降钙素 (CT)的前体 (肽素 )。其主要诱导刺激物是细菌内毒素(LPS) ,甚至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只要有足够的刺激 ,就能诱导PCT的升高。无全身表现的局部细菌感染PCT仅有轻度升高或不升高。内毒素作用于机体后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MODS的发生情况,分为继发组和未继发组;总结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因素并对比继发组和未继发组可能影响因素的构成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住院28 d内共有16例继发MODS,发生率为13.33%;继发组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APACHE II评分44分、qSOFA评分2或3分、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细菌感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合理、低血钙、休克、吸烟史、酗酒史者构成比均远高于未继发组(P0.05),2组疾病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发组危重者构成比远高于未继发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APACHE II评分44分、qSOFA评分2或3分、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细菌感染、危重病情、初始抗生素治疗不合理、低血钙、休克、吸烟史、酗酒史均是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OR=2.751、6.646、4.375、4.406、7.045、7.214、6.240、6.945、7.243、6.733、6.203、6.545、3.294,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有继发MODS的风险,且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等均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重症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重症脓毒症合并MODS病例与非重症脓毒症合并MODS病例。结果在根据同一入选标准入选的MODS病例中,重症脓毒症合并MODS者较非重症脓毒症合并MODS者的住院病死率与ICU病死率高,平均年龄大,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长,APACHEII分值高,呼吸机的使用频率高,体温高,呼吸频率快,血压低(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血红蛋白浓度高,血糖浓度高,白蛋白浓度低,动脉血氧分压低,氧合指数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高,功能障碍器官个数多,MODS评分分值高,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以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合并MODS者平均年龄大,病情更重,住院病死率和住ICU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获得性抗凝血酶-Ⅲ(AT-Ⅲ)降低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救治脓毒症患者、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1例脓毒症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脓毒症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强调机体对感染因素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不仅仅是感染,很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类似的反应。因此,为了区别是否有感染因素对机体造成影响,以后又有人提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及其随后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早期、正确诊断脓毒症及MODS ,对降低脓毒症、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在脓毒症及MO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简介如下。1 PCT简述PCT是一种糖蛋白 ,为降钙素 (calcitonin ,CT)的前肽 ,由 116个氨基酸组成 ,相对分子量为 13kd。正常情况下 ,PCTmRNA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C细胞 )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 1…  相似文献   

9.
抗凝血酶-Ⅲ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凝血功能异常模型。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功能异常组和AT-Ⅲ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连续2次股静脉插管注射LPS[1.4 ml/kg(100μg)和2.8 ml//kg(200μg),每次间隔12 h]制备内毒素血症凝血功能异常模型。AT-Ⅲ治疗组在第二次注射LPS后1 h经股静脉注射AT-Ⅲ25 U/kg。3 h后取血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取肺、肾、肝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组大鼠PLT、FI和AT-Ⅲ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APTT、D-二聚体、PT、ALT、AST、ALP和LDH则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AT-Ⅲ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均>0.05),与凝血功能异常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均<0.01)。肺、肾、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AT-Ⅲ治疗后,内毒素血症大鼠各器官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检测血中AT-Ⅲ水平对内毒素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在内毒素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早期预防性使用AT-Ⅲ,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应激因素后,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重要器官系统急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973年Tilney和1975年Bauce分别提出“序贯性器官衰竭”和“序贯性进展性多器官衰竭”的概念,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正式将其命名为MODS.近40年中,人们对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完善,但MODS仍是目前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 ,4 8岁 ,因受凉后出现咽痛伴发热 ,全身肌肉酸痛 2 0 d,体温最高4 0 .5℃ ,给予青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等治疗后 ,热不退 ,体温仍38.0~ 39.5℃ ,并出现全身皮肤搔痒、皮疹、乏力、头昏 ,少尿 (约 30 0 ml/ d) ,呈进行性加重 ,于 2 0 0 1年 2月 19日入院 ;既往无肝炎、结核、糖尿病史 ,无烟酒嗜好。查体 :体温 39.1℃ ,脉搏 10 6次 / min,呼吸 2 2次 / m in,血压 75 / 5 0 mm Hg(1mm Hg=0 .133k Pa) ;急性热病容 ,咽充血 ,皮肤湿冷 ,颈无抵抗 ,全身皮肤见散在的鲜红色皮疹 ,部分融合成大片 ,多处可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MODS患者(MODS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MODS患者CD3+、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两组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MODS组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提示免疫失衡是MOD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五十年代现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和急诊心血管监护技术引入后,心跳骤停的救治取得了较大进展,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不断提高,可达40%-60%。然而,心跳骤停、CPR时机体经历了强烈的应激反应过程,神经、内分泌、血管活性物质都发生了剧烈改变,复苏后患者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主任医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旧称多系统器官衰竭,是重症感染、创伤(含大手术)、休克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据统计涉及两个器官受损死亡率为60%,受损器官达3个或以上者死亡率达98%,故MODS的诊治是当前危重病急救医学中的难点。近半年来我院内科连续诊治7例MODS患者,抢救成功5例,现利用查房机会谈一下诊治体会,首先请主管医师介绍其中一个典型病例。 主管医师:患者,男性.57岁,工人。因劳累于1997年 11月 25日晚饭后突感心前区及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胸憋闷、气短、心悸,由家…  相似文献   

1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尽管各个研究中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仍然不一致,以及病例的来源不同,但是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stem,MODS)病死率的结果却是基本一致,即MODS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免疫调理治疗对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析70例符合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标准的患着,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α1治疗(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和28d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等相关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并收集临床资料和远期随访。结果住重症监护室(ICU)期间.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治疗后28d(P均〈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但治疗组患者的住ICU时间和费用没有显著性增加(P均〉0.05);治疗组远期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可以改善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者住院28d内的预后.可以升高淋巴细胞汁数和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从而改善免疫麻痹。免疫调理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而不增加ICU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有良好的效价比.可以延长远期生存时间.充分显示免疫调理治疗是危重病抢救中成功的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作为创伤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已成为外科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表明 :MODS并非独立的疾病 ,是机体受创伤、出血、休克、炎症等因素而诱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生具有从轻到重、从少数器官波及多数器官的特点 ,分为 2 4 h内的原发性和 1周左右出现的继发性 MODS,并且衰竭的器官数目越多 ,病死率越高。 MOD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从最早的感染学说到巨噬细胞学说、肠学说和微循环学说 ,再到目前较为公认的炎症失控学说 ,对 MODS的认识已逐步加深。尽管…  相似文献   

18.
最近,英国和德国一项研究表明自主功能障碍可能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的机制之一。这项前瞻性研究包括:①重症MODS患者自主功能障碍的种类;②接受镇静剂、机械通气以及儿茶酚胺治疗患者自主功能障碍的区别;③MODS患者发生自主功能障碍的年龄相关性;④能否通过自主功能障碍指标预测MODS病死率。研究纳入了在一个大学医院ICU连续收入的90例MODS患者。以心率变异性、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作为自主功能障碍的标志,并记录患者28d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1973年由Tilney等提出“序贯性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概念以来至今,关于MOF名词的概念及其定义几经衍变,直到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和2003年“拯救脓毒症战役(SSC)指南”后,人们看到在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名词概念、定义、治疗等方面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对其理解和应用都不尽相同。因此,很有必要再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俞芳  邱国萍  李正夫 《临床医学》2009,29(11):40-4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2007年至2008年对我院的2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治疗后生化指标有明显下降,21例治愈存活,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