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2012年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实验室确诊SFTS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三间分布、临床症状体征,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2012年辽宁省报告的185例疑似病例中,38例实验室确诊感染SFTSV,病死率为5.26%。病例多来自丘陵地区,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时间为6-10月,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头痛(73.68%)、恶心(65.76%);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97.37%)和白细胞计数减少(78.95%)。分离到的9株SFTSV的S、M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以上。结论 辽宁省是SFTS的流行地区,需提高SFTS的诊疗能力及加强对SFTS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SFTS确诊患者的资料。结果 SFTS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机体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减低,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在疾病极期-晚期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细胞明显受抑,并出现较多噬血细胞。结论外周血和骨髓检测对SFTS的诊断、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和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接受治疗并进行血小板输注的30例SFT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7.5岁。通过比较血小板输注前后患者PT、APTT、TT变化,分析输注血小板后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状况;测定血小板输注前1 h和输注后24 h外周血血小板的数量,计算PPR和CCI,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与血小板输注前相比,患者输注血小板24 h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APTT、TT时间显著缩短;随着患者输注血小板次数的增多,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下降。结论 SFTS患者输注血小板之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多,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下降,无效率明显增高;非免疫性因素可能对SFTS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SFTSV)]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北京市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本土病例进行病原学特征研究。方法 对患者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全基因测序,与不同基因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并且对基因进行重组重配分析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从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到病毒,将其命名为BJ001-2021。该毒株的L、M片段与河南省的17-China_Henan-72株最为接近,S片段与来自山东省的SD2013-094最为接近,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001-2021与HB29、SD24等同属于B基因型,无基因重配重组事件,但发现一些氨基酸突变位点。结论 北京市首例本土SFTS病例由SFTSV的B基因型引起,未发生基因组的重组重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监测对老年白血病患者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的影响。方法:对63例老年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监测,观察血小板减少对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的影响,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按压时间相关性。结果:本组老年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血酶Ⅲ(ATⅢ)与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相关(P<0.05),轻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与中度、重度患者按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合并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未合并凝血功能指标异常者按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老年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PT延长、INR及ATⅢ增加,应适当延长静脉穿刺按压时间。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减少病人两种静脉拔针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使用化疗药的病人。由于血小板减少 ,对血管内皮的支持作用减弱 ,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 ,给病人一种心理压力。在为血小板减少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时 ,常见到在前几次穿刺点周围形成了大片状的皮下淤血 ,更增加了病人对本身疾病及静脉穿刺的紧张和恐惧 ,也为护士再穿刺造成了困难。这无疑增加了无效的静脉穿刺次数 ,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我们认为 ,传统的静脉拔针法是导致穿刺点周围形成皮下淤血的重要的外在因素。故对 3 6例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采用了科学拔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北京市门头沟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感染来源、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SFTS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调、查阅病历等方式获取患者临床、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进行媒介蜱和动物宿主调查。结果 患者多年未出京,发病前活动范围为居住地周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显示,患者血清SFTS病毒核酸阳性;血清抗体检测显示,IgM抗体阳性,病毒含量为1.9×104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mL,临床症状以持续发热、进行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为主,服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后好转并逐渐痊愈,整个病程为20 d。媒介生物调查显示:在患者村落周围环境捕获到的媒介长角血蜱5只,SFTS病毒核酸阴性。病例家犬血液经检测显示SFTS病毒核酸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该SFTS病例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首次报告,今后应加强病例监测,做好媒介生物监测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9.
《疾病监测》2014,29(10):806-809
目的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监测结果,为SFTS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10-2013年监测数据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病例以发热伴恶心或乏力为首发症状,血细胞检测结果为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2010-2013年共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病例101例,死亡16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呈散发状态;人群年龄分布在29~86岁之间,50岁以上发病的占83.1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6.03%。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复杂,伴有多器官损害,其死因可能与休克、病毒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均居住在丘陵地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需加强SFTS的预防意识及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使其尖端位于腔静脉内的导管,可以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既可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能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报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部分病例临床表现非特异,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损害,预后较差。SFTS可由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以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见。关于该疾病骨髓象特征报道较少,现将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骨髓象查见戒指样组织细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单采血小板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5例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分为两组。A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用30min,B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用1h,同一献血者的右臂设为实验组,左臂为对照组(穿刺位置涂抹等量的护手霜)。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献血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A组50例献血者中显效20例,中效18例,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对照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x2=28.83,P〈0.01)。B组45例献血者中显效25例,中效13例,有效率为84.44%,实验组、对照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x2=24.51,P〈0.01)。但A组与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镇痛剂,为了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实际工作中选择作用30rain即可。  相似文献   

13.
股静脉置管术因其操作简单、易于穿刺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大多长期卧床,病情危重,一般状况差,外周静脉穿刺非常困难,采用股静脉置管术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有效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为救治危重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山东省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病学和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SFTS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13 — 2018年济南市SFT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SFTS病例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2013 — 2018年济南市累计报告SFTS 385例,死亡49例,平均病死率12.73%。 病例集中在4 — 10月,8月为发病高峰。 90.13%的病例集中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0.91%。 男女性别比为1.07∶1。 章丘、历城和长清区是主要高发地区,占病例总数的83.12%。 时空聚集性分析共探测到3个时空聚集区(1个一类聚集区和2个二类聚集区),具有显著时空聚集性。结论济南市SFTS存在时空聚集性,根据时空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应着重在高发疫区重点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监测及培训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全穿刺区域,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将1135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手背部静脉)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腕关节挠侧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I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35例(3.08%),6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6(1.41%)例,2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Ⅰ区穿刺成功率80.97%,Ⅱ区穿刺成功率91.45%。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背部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腕关节挠侧头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且如果穿刺过深易直接损伤挠神经浅支,致顽固性疼痛。因此穿刺时选择手背部静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一起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控及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对2例SFT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居家周围的人群及宿主动物进行监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动物血清及蜱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对病例和蜱进行疾病关联分析,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SFTS病毒的S、M、L基因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2例病例SFTS病毒IgM及总抗体均为阳性,其中1例核酸检测阴性。 45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中,3份SFTS病毒抗体阳性,6只犬(含病例家养犬)和4只羊血清SFTS病毒总抗体均为阳性,4头猪血清总抗体阴性。 10只蜱中,仅在病例家养犬寄生的蜱标本中检测到SFTS病毒核酸,基因序列测定显示SFTS病例株与蜱株均包含S、M、L片段,两者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9.9%~100.0%。   结论   本起家庭聚集性SFTS疫情的发生与病例家养犬及其寄生蜱高度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重型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静丙组)25例,使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0.4g.kg^-1.d^-1,连续静脉滴注5 d)及泼尼松(1 m g.kg^-1.d^-1);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使用地塞米松(40 m g/d),连续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静丙组为88.0%,常规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K;)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不同病种行PICK;置管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常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静脉上方穿刺直入血管行PICC,观察组则在血管下方2~3Gin进针,不直接刺入血管,先皮下潜行2~2.5cm后刺入血管,再将导管插入行PICC。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PICK;穿刺方法后,可减少PICC穿刺点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PICC置管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既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并发症少,为患儿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现将PICC在小儿临床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 CVC)在胰腺炎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减少静脉营养患者并发症及再次静脉穿刺发生率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胰腺炎需行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两组,50例PICC置管为A组,50例CVC置管为B组,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导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A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B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CC和CVC置管有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需较长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PICC置管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