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兴区林校路街道常住居民(包括本地户籍人群和外省市流动人群居住半年者)麻疹免疫水平,为实施有效的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6月对该辖区常住100例户籍人群和常住100例流动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常住居民本外地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划免疫内的本外地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计划免疫外的本外地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林校街道常住居民麻疹抗体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本地计划免疫外人群存在麻疹发病的风险,建议政府扩大麻疹强化免疫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麻疹患儿心肌损害与麻疹抗体滴度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12月217例麻疹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心肌酶及麻疹抗体检测.结果 CK-MB与麻疹抗体滴度相关.麻疹抗体滴度(y)与CK-MB(x)的关系为y=1.048+0.00567x,r=0.150,r2=0.023,对方程进行t检验,t=2.230,p=0.027,方程成立.结论 心肌酶CK-MB升高越明显,小儿麻疹抗体滴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阳市区学生麻疹风疹抗体水平。方法依照国家级麻疹监测点方案,按照比例容量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155人,麻疹抗体阳性率97.23%、风疹抗体率90.65%;其中学生麻疹抗体阳性率98.46%、风疹抗体率83.95%;社会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6.75%、风疹抗体阳性率93.26%。学生和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风疹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lg)分别为(-0.101±0.299)m IU/m L、(1.589±0.630)IU/m L;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lg)分别为0.023±0.459 IU/m L0、(1.802±0.493)m IU/m L,学生与社会人群的麻疹抗体滴度、风疹抗体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和社会人群有麻疹或风疹患病史的率有显著性差异,社会人群显著高于学生人群(P0.05)。结论学生是高度聚集的人群,容易出现麻疹和风疹的局部暴发、流行,针对学生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复种,减麻疹风疹散发病例和学校的暴发疫情,也可维持人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昌市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探讨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的可行性,为完善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健康育龄妇女,观察育龄妇女强化接种麻疹疫苗(MV)前后的麻疹IgG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南昌市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血清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82.64,抗体阳性率为80.79%,有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流动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GMT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常住育龄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两组麻疹抗体GMT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免疫史者高于无免疫史者;育龄期妇女强化接种MV后麻疹抗体GMT为1∶1 616.47,抗体阳性率为98.52%,均显著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建议对育龄妇女婚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降低育龄妇女和MV初始免疫月龄前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母亲、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采集60名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与脐带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浓度分别为(4.883±4.687)ng/ml、(7.280±6.061)ng/ml;妊娠母亲麻疹IgG抗体浓度同正常育龄妇女(P﹥0.05);母亲平均血清麻疹IgG浓度低于新生儿(P﹤0.05);母血与脐血麻疹IgG抗体水平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946,P=0.000);曾有麻疹感染史的母亲静脉血麻疹IgG抗体浓度明显增加(β=0.259,t=2.058,P=0.044);自然感染麻疹母亲的脐血麻疹IgG浓度显著高于曾接种麻疹疫苗母亲的脐血麻疹IgG(P﹤0.05)。结论母亲麻疹IgG抗体水平是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马磊  张榕松  何卫  徐朝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4,(19):3587-3590,3594
目的分析红河州麻疹发病情况,了解红河州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2013年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分类。2010-2013年采取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方法,对红河州17 705名户籍人群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结果 2002-2013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3.11/十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2010年发病率最低、2012年后发病有所回升。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为92.12%,几何平均滴度为1︰1 154.67;麻疹抗体保护(≥1︰800)率为83.00%;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有无接种史,均与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存在有统计学差异,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年龄组发病率与抗体阳性率、保护率之间存在有相关性。结论红河州麻疹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近年处于较高水平,但保护率相对于阳性率较低,且地区间、不同年龄人群间差异明显;麻疹分年龄组发病率与抗体阳性率、保护率之间存在有负相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越低,发病率越高。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呼和浩特铁路地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免疫力,我们对管区20岁以下人群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1 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管区内<20岁健康居民,分2~4岁、6~8岁、13~15岁、18~20岁4个年龄组,每组调查>30人。血清标本采集:每个调查对象采耳血0.3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待检。检测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麻疹病毒抗原,细胞对照抗原,酶结合物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所提供。以麻疹血清IgG抗体≥1∶200为阳性。2 结 果不同年龄组监测结果:在调查的4个年龄组中,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在97.06%~98.48%之间,…  相似文献   

8.
广泛应用麻疹疫苗免疫已有30年之久,随着计划免疫不断巩固,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几乎为零。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流行,甚至爆发。我市从1985年起至今停止7岁组儿童麻疹复种(浙江省“两麻”实践区范围》。为了解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我们对墩头镇随机抽检7周岁儿童初种过麻苗对象80名作麻疹血抑抗体(HI)检测。同时将其中40名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一个月后再作麻疹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随机抽检7周岁儿童80名,逐一核对卡(证)确认为麻疹已初免者采微量血,分离血清,检测麻疹血抑抗体(HI),同时给其中40名儿童给予复种麻疹疫苗0.2ml,一个月后作成功率检测。≥1:2判为阳性;≥4倍增长者为复种成功。结果一、80名儿童初种后7年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阳性63例,阳性率78.75%,几何均值(GMT)为1:7.82,≥1:8者37名,占阳性人数的58.73%,(表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4个县(区)1 904人育龄妇女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育龄妇女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9.9%,几何平均滴度(GMT)333.03IU/mL。有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比无免疫史者高,实施计划免疫前出生的育龄妇女,抗体阳性率比计免后出生者高;沿海与山区、有麻疹病史与无麻疹病史者抗体阳性率类似。结论育龄妇女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年龄较大者,对麻疹IgG抗体水平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布,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2—7月随机抽取延庆区10个村共250名健康人群,分10个年龄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人口学特征、麻疹免疫史、患病史等,并采集静脉血监测麻疹IgG抗体。比较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水平。结果总阳性率75.20%,总抗体水平中位数678.35IU/L。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平原山区和半山区、本市和外省户籍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麻疹疫苗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7.23%和895.39IU/L,均高于既往无麻疹疫苗免疫史者的67.95%和547.48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岁婴幼儿最低,1~4岁、5~9岁、≥40岁人群较高。结论 1~9岁和≥40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较高,发病风险较低;<1岁尤其是0~7月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较低,发病风险较高。延庆区总体抗体水平偏低,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母传麻疹抗体的基础水平对新生儿获得被动抗体的影响,为科学地制定预防麻疹措施、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随机选取的100名产妇及所生新生儿及在该院妇保门诊随机抽取的100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采血测定麻疹Ig G抗体水平,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清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几何抗体平均浓度(GMC)从新生儿组到育龄妇女组、妊娠母亲组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户籍、文化程度的妊娠母亲麻疹Ig G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妊娠母亲按有麻疹自然感染史、有接种疫苗史但无麻疹发病、无麻疹自然感染史且无接种史分为3组,3组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及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自然感染母亲抗体水平高于疫苗接种母亲及无麻疹自然感染且无接种母亲(P0.05)。母亲麻疹Ig 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麻疹Ig G抗体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69,P0.01)。结论母亲麻疹Ig G抗体水平是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率的重要原因,建议对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提高婴儿胎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2000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选择本市人口为监测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男女比例接近1∶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共监测309人,抗体阳性率为8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71.6.<1岁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均最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协同变化的趋势,而年龄对其无显著影响.麻疹低发病水平使人群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减少,引起麻疹抗体反射性增高的可能随之降低,婴幼儿获得的母传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惠州市外来青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外来青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外来人口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2~2004年在惠州市的工厂、企业随机选择18~40岁健康外来青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共检测外来青工443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5%,保护率为84.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409。2003年外来青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最高,其次是2004年,2002年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外来青工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惠州市外来人口增长,外来青工易感人群增多,存在麻疹暴发危险。建议加强对工厂、企业外来人员的麻疹免疫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当前0~5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消除麻疹的后继免疫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地理方位选择5个街镇,随机抽取297名0~5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1~2 ml静脉血液,测定麻疹抗体水平。结果 297名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5.4%,几何平均滴度为1:214.8。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户籍和性别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0.096;P>0.05),小于8月龄婴幼儿抗体阳性率最低,1~15岁人群最高,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55,P<0.05)。结论1~15岁人群麻疹免疫屏障已经建立。做好麻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将小于8月龄婴幼儿和16岁以上人群做为重点免疫人群。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沙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人群免疫状况,为有效地实施麻疹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对2~39岁健康人群共847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5%,保护率42.3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09.61。不同区(县)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区(县)、不同年龄组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个别区县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督查,在保证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提高冷链运转和基层接种质量,采取局部强化免疫,针对部分中学生进行麻疹疫苗的复种,减少麻疹散发病例和学校的暴发疫情,也可维持人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绍兴市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对绍兴市越城区和嵊州市二市 (区 )按PPS方法对1997年出生儿童开展“五苗”接种率调查同时 ,对调查儿童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40 3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 93 5 5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3 68;除城乡儿童麻疹抗体GMT经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外 ,两地、居住不同地貌及性别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绍兴市儿童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 ,不会发生麻疹大规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04~2005年对7个县(区)随机采集726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抗体监测。结果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007.69,2005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高于2004年。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部分地区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兰山区2003~200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定特异性麻疹IgG抗体。结果调查40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393人,阳性率96.0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30。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抗体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兰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对重点人群实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9.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麻疹IgG抗体水平 ,可分析其发病原因。在 2 0 0 0年对 18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病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法测定了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 :在这些病例的发病早期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90 76 % ,GMT为 1∶10 37 4 7;其中 <8月龄者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最低。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 ,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相同的采血时间 ,IgG抗体GMT以免疫史不详者最高 ,零剂次免疫者高于 1剂次免疫者。提示未进行麻疹疫苗免疫和麻疹疫苗初免失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