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单孔、单操作孔及三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早期NSCLC患者,分为单孔组(38例)单操作孔组(42例)和三孔胸腔镜组(45例),观察3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单操作孔及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所有3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已可取代三孔胸腔镜技术,其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其中单孔手术对设备及胸腔镜医师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要求更高,故在设备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早期NSCLC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胸腔镜单操作孔法与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分为单操作孔组及单孔组各2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单操作孔组,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均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单操作孔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创伤面积小,患者疼痛感较低,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在肺腺癌复杂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单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行MIMICS软件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和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组肺功能指标,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结果 2组患者病灶数量、结节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12/4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术前FEV1、FVC、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显著低于术前,但观察组FEV1、FVC、MVV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孔法胸腔镜手术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孔组(21例)和单操作孔组(19例),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胸患者,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均与单操作孔组患者,相差无几(P0.05);但单孔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轻于单操作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与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同样安全有效,但单孔法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组和两孔组,每组58例。单孔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两孔组采用两孔胸腔镜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疼痛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两孔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两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 d和出院时,单孔组疼痛评分均低于两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单孔组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均低于两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两孔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相比,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手术效果更好,可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疼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术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胸液总量、胸管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胸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停留胸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三孔组(P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单孔组延长(P0.05),而三孔组与单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单操作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效果,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2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2例)和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单操作孔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86±1.04)和(1.68±0.72)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5.67±0.99)和(2.1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6/22),低于单操作孔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比较两者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手术的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96例,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46例,为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50例,为单操作孔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194.83±19.96)min,比单操作孔组(169.04±17.8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单孔组(3.83±1.47)分,小于单操作孔组(5.82±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肺炎等并发症及总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满意度评分单孔组(84.87±5.64)分,优于单操作孔组(74.18±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均是治疗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更小且切口美观,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与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33例为单孔组,同期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单孔组均衡可比的42例患者为双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双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单孔组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明显高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1 d、3 d、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双孔组的33.33%(P0.05)。结论与双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近,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及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2种手术入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76例,其中单孔27例,单操作孔49例,收集并比较2种不同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数目(枚)、前3 d总引流量(ml)、胸引管留置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引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的前3 d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 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部分肺部良恶性疾病安全、有效,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单操作孔胸腔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效果,探讨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共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90例,与同期施行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1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和72 h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 <0.05)。随访时间0~11(7.8±3.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前专项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结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该院收治的52例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2年1—6月该院收治的55例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专项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术后7 d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MV)]水平、临床指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入院时和术后1个月生命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7 d,观察组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作为肺功能的评估指标,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后胸液总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FVC、FEV1,结果表明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失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近期内均安全有效,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联合腔镜超声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新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拟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单盲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两组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前接受三维重建定位肺结节,试验组则接受术前三维重建和术中胸腔镜下超声仪定位肺结节。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试验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联合腔镜超声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更好地缩短肺段切除术操作时间、术后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肺功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43例肺结节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肺段组,60例)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组(肺叶组,83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组间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淋巴结清扫组数、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肺叶组心律失常发生高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漏气、乳糜胸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严格选择的部分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孔VATS肺段切除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胸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癌精准切除策略与常规胸腔镜手术的肿瘤学疗效、肺功能、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心胸外科收治肺癌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精准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胸腔镜治疗,精准组给予胸腔镜肺癌精准切除治疗。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肺段切除分布、肿瘤学疗效、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发症、术后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精准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t/P=10.284/<0.001,4.240/<0.001);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右上肺、右下肺、左上肺、左下肺肺段解剖切除,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枚数、手术切缘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个月DLCO、FEV1、FVC均降低,术后3个月均升高,但低于术前水平(P<0.01),而精准组术后1个月降低幅度低于常规组、3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单孔、两孔及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将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9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孔组(30例)、两孔组(30例)、三孔组(29例),分别在单孔、两孔、三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手术。记录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并于术后1 d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三组疼痛程度,检测并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1 d氧化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记录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三孔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两孔组,术后1 d VAS评分高于单孔、两孔组(P<0.05)。术后3个月,三组FVC、FEV1均高于术前,三孔组FVC、FEV1均低于单孔组,FEV1低于两孔组(P<0.05)。术后1 d,三组E、N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两孔、三孔组E、NE、Cor水平均高于单孔组,且三孔组高于两孔组(P<0.05)。三孔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孔组(P<0.05)。 结论 单孔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疗效相当,且单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应激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孔及三孔胸腔镜术式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2023年4月老年早期NSCLC患者102例,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单孔组与三孔组,每组51例。单孔组、三孔组分别行单孔和三孔胸腔镜术式。探讨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肺功能[肺活量(VC)、第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疼痛应激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SP)、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并发症。结果 单孔及三孔胸腔镜术式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淋巴结清扫数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小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3个月MVV、FEV1、VC均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3个月BK、SP、PGE2、E、NE、Cor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老年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54例老年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水平、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MVV和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引导钢丝定位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SPN患者86例,CT引导下留置带钩钢丝,沿钢丝定位处行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单孔组),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式.用同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74例SPN患者做对照(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拔除胸引管时间与小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引导钢丝定位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SPN,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