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数字化的诊疗设计和3D打印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从而解决简单牙列不齐等问题.评价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3D打印牙列模型的精确性,论证该数字化正畸流程可行性.方法 通过选取轻度间隙不调、扭转等不同类型的简单不齐病例20例,3shape Trios全称口内扫描获得牙列信息后应用3shape Ortho Analyzer软件进行排牙设计并导出各阶段步骤模型数据用于3D打印和压制无托槽矫治器;在85个上下颌牙列数字化设计模型和对应3D打印模型上选取对应左右中切牙、尖牙和磨牙的牙冠高度、牙冠宽度、尖牙和磨牙间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分别进行软件及手工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重复测量信度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模型在各测量指标上有无差异以检验模型精确性.结果 软件测量数字化设计模型和手工测量3D打印实体模型结果的ICC均>0.95,测量者应用软件及手工测量的可重复性均较高.两种模型在除外牙冠高度的其他各测量指标上的一致性高,配对t检验结果P>0.05,整体偏差范围在(-0.01±0.12)mm至(0.11±0.31) mm之间.结论 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以10μm层厚精度3D打印的牙列模型精确性较高,可用于临床简单病例隐形矫治器制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客户端软件中基于工业CT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及测量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的初诊石膏模型20副,以及对应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公司提供的三维数字化模型20副.分别采用手工测量石膏模型,及软件测量系统测量数字化模型,测量项目包括牙冠宽度、临床牙冠高度、牙弓宽度、牙弓长度、(牙合)覆盖六项指标.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重复测量信度进行评估;采用多变量假设检验(Hotelling T2检验)分析数字化模型及石膏模型的总体测量结果有无差异,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模型测量方法在各测量指标上有无差异.结果 软件测量数字化模型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58,优于手工测量石膏模型0.933.两种模型的总体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具体测量指标中牙冠宽度,牙弓长度,牙弓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牙冠高度(P<0.01)、覆(牙合)(P<0.05)、覆盖(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软件测量系统中数字化模型及测量系统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一种冠根融合的三维模型,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非拔牙病例中前牙区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11例,利用Maestro 3D Dental Studio排牙软件设计矫治方案,获取患者矫治结束预期三维模型,并通过锥形束CT、口内扫描、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患者术后模型,在Geomagic Studio 2014中进行牙冠与牙根数据的配准,在3-matic中对比治疗后实际模型与治疗前预测模型前牙的转矩与轴倾度的差异。结果 前牙的实际转矩角均小于治疗前的预测角度,其中侧切牙的实现率最高达到了77.55%,中切牙最低为60.70%;前牙的实际轴倾角也同样小于治疗前的预测角度,其中中切牙实现率最高达到了81.49%,尖牙最低为74.95%。结论 基于三维重建及口内扫描技术结合的冠根整合数字化模型,在评估隐形矫治器疗效方面具有优势。在隐形矫治非拔牙病例中,前牙区小范围的移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传感器芯片对不同移位设计量的隐形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进行测量,探讨移位设计量对隐形矫治力及其衰减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厚度1.0mm的热压膜材料(Erkodent,德国)压制右上中切牙舌向移位设计量分别为0.2、0.3、0.4、0.5和0.6mm的隐形矫治器,利用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测量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并观察其在2周内的衰减情况.结果 移位设计量为0.2、0.3、0.4、0.5、0.6mm的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的平均值分别为8.047、9.250、10.189、11.821、12.247N.在矫治器戴入的最初8h矫治力衰减迅速,之后衰减缓慢直至第4天起矫治力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结论 随矫治器移位设计量的增加,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也相应增加.推荐上中切牙舌向整体移动的移位量设计不应超过0.5mm.患者在佩戴每副矫治器的最初4天应尽量全天佩戴.  相似文献   

6.
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开发和研制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以最终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矫治各类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方法:自行开发和研制了先进的层析扫描技术,获得数字化正畸用牙颌模型的STL文件,研制了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牙颌畸形计算机辅助诊断与矫正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程序软件,可对建立的数字化三维牙(牙合)模型进行三维旋转观察并进行各项牙齿、牙弓、基骨等项目的测量和分析,并自动输出模型的各项测量结果及诊断意见.应用本软件系统可实现可视化的三维矫正辅助过程,通过激光快速成型设备进行输出母模,并通过压膜成形器制作各个治疗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结果:开发和研制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硬件设备系统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并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错(牙合)畸形矫治模拟过程,并制作出每个矫正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无托槽、美观、舒适、可随时摘戴、高效、卫生及患者复诊次数少等特点.结论:首次开发和研制了国产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是当今先进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正畸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畸治疗过程中,前牙转矩不仅会影响前牙区的美观,也会影响后牙咬合关系,因此前牙转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控制前牙转矩是目前正畸临床应用的热点问题,而前牙转矩控制的方案设计是许多正畸医生临床操作的疑难和困惑所在.笔者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结果,对个性化唇侧矫治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和透明矫治器3种...  相似文献   

8.
口腔正畸学是矫正各类错(牙合)畸形的一门学科,而矫治器则是矫正错(牙合)畸形的各种装置.自从1728年法国的Fauchard医生发明了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简单机械性固定矫治装置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这期间,正畸矫治器也在材料、工艺、原理、结构、设计和方法等方面经过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每一次矫治器的进步和发展都给口腔正畸学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固定矫治器与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疼痛影响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使用固定矫治器与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相关文章。通过Meta分析比较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两种矫治器对患者疼痛影响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其中7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4篇为对照临床试验(CCT)研究。共计患者683例,其中使用隐形矫治器(研究组)患者348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照组)患者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矫治器佩戴后1、3、5、7 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矫治器初戴1周内,隐形矫治器对患者产生的疼痛程度小于固定矫治器。临床上应用隐形矫治器可能会提高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  相似文献   

11.
12.
正畸治疗过程中,前牙转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前牙转矩的表达不仅会影响前牙的美观,也会影响后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转矩控制关乎患者正畸矫治后牙列的美观、功能及稳定.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矫治技术,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及高分子材料制作实现更加美观和舒适化的治疗.近年,随着矫治器材料和矫治技术的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疗效一直是医师关注的焦点,其对转矩的控制也成为了医师研究的热点内容.故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前牙转矩控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美国正畸专科医师委员会OGS(Objective Grading System)客观评分系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临床矫正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60例20~25岁非拔牙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用ABO测量尺对矫治完成后的石膏牙模型和全景片分别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牙齿排列整齐程度、邻牙边缘嵴高度差值、颊舌向倾斜度差值、矢状向咬合关系差值、咬合接触紧密度、覆盖异常程度、邻面接触紧密度及牙根成角。评分结果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除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及咬合接触两项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错殆畸形非拔牙矫治病例临床矫治效果可达到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隐形矫治不同阶段数字化模型牙齿宽度值测量可重复性,以探讨临床是否可以据此进行邻面去釉(IPR)完成量的评估。 方法纳入不拔牙隐适美矫治患者50例,治疗中未进行IPR。治疗前(T1)及治疗后(T2,第一次中途重启或精调时)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均由隐适美iTero口内扫描获得。ClinCheck软件中显示了分割后单颗牙齿宽度及根据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所显示的牙量不调值,计算上下颌前牙段牙齿宽度之和(UATW和LATW)、上下颌全牙段牙齿宽度之和(UOTW和LOTW)。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T1、T2时间点牙齿宽度数据的可重复性,利用两时间点的差值评价牙齿宽度的精度。将患者分别按拥挤度、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牙齿宽度精度的差异。 结果牙齿宽度值ICC均≥0.917。单颗牙齿宽度两次差值的均值为-0.09 ~ 0.03 mm,标准差为0.06 ~ 0.17 mm。UATW、LATW、UOTW和LOTW两次测量差值的均值为-0.14 ~ 0.10 mm,标准差为0.21 ~ 0.53 mm。Bolton分析前牙比差值为(0.02 ± 0.71)%,全牙比差值为(0.25 ± 0.61)%。间隙组LOTW两次测量差值较大,与不拥挤组和拥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牙齿宽度精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linCheck软件中隐形矫治不同阶段数字化模型牙齿宽度测量数据可重复性高,测量精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但个体宽度数据变异较大。年龄和性别对牙齿宽度精度无影响,牙列拥挤度有一定影响。临床一定程度上可以参考分割后的牙齿宽度进行方案设计和IPR完成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隐形矫治器关闭拔牙间隙的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设计4种隐形矫治方案,包括前牙整体内收、前牙散开内收、后牙近移、后牙散开,关闭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分别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前牙内收方式-前牙无间隙时,内收力更均匀作用于前牙,使其整体受到较大的力,后牙需要提供更大的支抗;前牙有间隙时,内收力首先作用于中切牙,且侧切牙和尖牙的内收力略小于中切牙,后牙需提供的支抗也更小。后牙支抗方式-后牙散开且设计近中移动,有助于保护第二前磨牙的支抗,但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可能受到更大的近移力;后牙散开且无移动设计,第二前磨牙承担更多前牙内收的支抗力,可能有更大的近倾风险;后牙不散开且无设计移动,后牙的支抗力分布更加均匀。结论 前牙内收方式选择应基于不同内收方式作用力的差异,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和临床实际;后牙移动方式选择需考虑支抗分布,避免后牙近中倾斜导致开;单步设计更小的矫治量能更好地进行轴向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颌骨肿瘤或囊肿患者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颌骨三维CT和下肢CT血管造影(CTA)检查.应用Mimics 8.11软件对下颌骨病灶进行截骨范围设计、缺损的镜像重建.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截骨、塑形和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患者口腔内及体外模拟口腔环境研究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材料使用前后的理化性能变化.方法 选取进行Invisalign隐形矫治的5名患者,回收佩戴14 d后的矫治器5剐,作为口内使用组;选取相同患者未使用的隐形矫治器5副,口外模拟口腔环境浸泡14 d,作为口外模拟组;选取相同患者未使用的形矫治器5副,作为空白对照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的改变,能谱仪检测材料表面元素组成变化,傅立叶红外检测材料官能基团的改变.结果 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材料表面平整,为锆增韧纳米级有机聚合材料;在患者口腔环境使用14 d后,材料表面较粗糙,可见散在钙化沉积物,部分区域可见裂纹、磨损与分层,有菌斑附着;体外模拟口腔环境浸泡14 d后,材料表面可见散在沉积物与少量菌斑,但未见磨损、裂纹及分层区域.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材料吸收峰集中在3600 ~2 700 cm-1与1 900 ~600 cm-1两个波段,口腔内使用及体外模拟口腔环境浸泡后,材料红外吸收特征光谱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Invisalign隐形矫治器材料短期内理化性能较为稳定,但需注意控制菌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s)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中选取符合排纳标准的患者共34例,年龄(20.1±7.2)岁。使用美国正畸学会客观评分系统(ABO-OGS)评价矫治效果,并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结果:根据ABO-OGS临床评测标准进行评价,34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通过率为55.88%,可能通过率为97.06%。与矫治前相比,U6-PP距、U1-PP角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角、SN-OP角、SN-PP角、S-Go/N-Me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