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α-酸性糖蛋白(α1-AG)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德国BN-2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06例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例、肝炎23例、脑梗塞20例、手足口病20例、肺癌17例)和5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α1一酸性糖蛋白(α1-AG)检测.结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脑梗塞患者、肺癌患者的α1-A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其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α1-AG浓度的升高尤为显著,手足口病患者的α1-AG浓度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肝炎患者的α1-AG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 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对各类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76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留取尿液标本和静脉采血,进行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葡萄糖、尿酸、微量清蛋白和尿α1-酸性糖蛋白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尿AAG水平、血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尿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从LAC组、MAC组、HAC组呈现依次递增趋势。结论:尿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早期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正常人及6组共12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铜蓝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1.6 %,α1-酸性糖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4.8 %,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6 %.结论:检测铜蓝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协助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及其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对53例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1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1)。当阈值定为3.30ng/ml时,CYFRA21-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5%(31/53),特异性95.1%(77/81),其中鳞癌患者CYFRA21-1质量浓度(19.81±16.35)ng/ml和敏感性(78.3%)最高,显著高于癌及小细胞肺癌组(P<0.05)。手术根治者术后CYFRA21-1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放/化疗抵抗的患者CYFRA21-1水平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病情监视、疗效判断及其临床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尤其适用于NSCLC,特别是对鳞癌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55例消化道癌症患者、61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58例健康献血员血清唾液酸、岩藻糖和五种急性期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癌症组血清唾液酸、岩藻糖、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和结合珠蛋白(HP)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及良性疾病组(P<0.01),并且,唾液酸、岩藻糖浓度的增高与急性期蛋白呈明显的正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血清唾液酸、岩藻糖、α_1-AG、α_1-AT和HP可以作为消化道癌症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上述生化指标,特别是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岩藻糖和α_1-AG,对消化道癌症患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597-599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TACE)后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0例(TACE组),所有患者行TACE;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和1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并对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与肝癌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TACE组患者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 d、1周时血清HIF-1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TACE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与Child-Pugh分级、Karnofsky评分以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5),但与甲胎蛋白水平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监测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对TACE治疗后肝癌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α1 酸性糖蛋白 (α1 AGP)、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 ,观察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 ::用罗氏生化 (α1 AGP)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α1 AGP的含量。结果 :发现急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 ,ALT、AST升高 ,ALB无明显变化 ,尤其肝硬化 (失代偿 )、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极为显著 (P <0 0 0 1) ,随病情好转 ,血清α1 AGP含量有所上升 ;肝癌时 ,血清α1 AGP含量却明显升高 (P <0 0 0 1) ,对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 :①α1 酸性糖蛋白水平和肝脏病变的范围和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预后观察的一项生化指标 ;②α1 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4 0例正常人及 6组共 12 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的含量 ,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铜蓝蛋白检测阳性率为 81.6 % ,α1 酸性糖蛋白检测阳性率为 84 .8% ,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93.6 %。结论 :检测铜蓝蛋白和α1 酸性糖蛋白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协助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心绞痛(unsteadiness angina,UA)患者血清中IL-8,TNF-α,IL-10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24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浓度。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别测定1,6周后患者血清IL-8,TNF-α,IL-10浓度。结果:UA组血清中IL-8,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NC组(分别P<0.01,P<0.01,P<0.05);AMI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又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AMT患者药物治疗6周后,血清IL-8,TNF-α,IL-10进一步显著降低,与药物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发病与IL-8,TNF-α,IL-10密切相关,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加重,血清IL-8,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的缓解,三者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轻重程度相一致。因此检测血清中的IL-8,TNF-α,IL-10水平作为冠心病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浆TNF-α、sTNF-RI、sTNF-RII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NO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sTNF-RI、sTNF-RII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O、ET-1和血浆TNF-α、sTNF-R水平有利于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对肿瘤的筛选和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4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诊断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30、0.677(P<0.05);其中,以血清IL-8的AUC最高,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2和1.000,当将这3种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未获得提高。结论:相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癌患者表现为血清IL-6、IL-8、TNF-α水平更显著上升;其中,血清IL-6、IL-8水平能够较好地用于COPD合并肺癌的辅助诊断,临床上应对COPD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广军  谢宗涛 《河北医学》2012,18(3):297-300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铁蛋白(Ferritin)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08例NSCLC患者和86例健康人的血清中TPS水平,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yfra21-1和Ferritin水平.结果 肺癌组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PS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优于其他两项肿瘤标记物(P<0.05);Cyfra21-1在鳞癌组血清浓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组(P<0.01).三项肿瘤标记物单项检测时,TPS的敏感性最高,Cyfra21-1的特异性最高;三项联合检测时的特异性有所降低,但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TPS、Cyfra21-1和Ferritin单项及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及病理学类型的鉴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联合检测CYFRA21-1、NSE、CEA及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检测CYFRA21-1、NSE、CEA及CA125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6例肺癌、35例良性肺病和45例健康人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A125在肺腺癌中血清值明显高于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P<0.05);NSE在小细胞肺癌中血清值明显高于肺腺癌和肺鳞癌(P<0.01);CYFRA21-1在肺鳞癌中血清值明显高于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有利于肺癌的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2D(NKG2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FN-γ、TNF-α、NKG2D水平,并对其与年龄、烟龄、病程、肺癌分期、病理类型、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IFN-γ、NKG2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10.098、8.726,P<0.01),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t=7.262、8.978,P<0.01);不同类型肺癌之间血清IL-6、IFN-γ、TNF-α、NKG2D水平等无明显差异(t=1.272、0.098、0.978、1.079,P>0.05);不同肺癌分期血清IL-6、IFN-γ、TNF-α、NKG2D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762、9.218、10.977、11.033,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增加,血清IFN-γ、NKG2D水平呈下降趋势,Ⅳ期、Ⅲ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增加,血清IL-6、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Ⅳ期、Ⅲ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清IFN-γ、NKG2D与肺癌分期呈负相关(r=-0.251、-0.315,P<0.05),血清IL-6、TNF-α表达与肺癌分期呈正相关(r=0.402、0.298,P<0.05),血清IL-6、NKG2D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308,P<0.05),血清IFN-γ、TNF-α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307,P<0.05)。结论 IFN-γ、NKG2D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呈现低表达,而IL-6、TNF-α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呈现上升趋势,IL-6、IFN-γ、TNF-α、NKG2D与肺癌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角蛋白(CYFRA21-1)检测在老年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55例肺癌、38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三项指标,并分析其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TNM分期的特点.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三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P<0.01),其中肺癌老年组CYFRA21-1水平高于肺癌非老年组(P<0.01).同年龄腺癌组、鳞癌组、小细胞癌分别以血清CEA、CYFRA21-1、NSE检测水平较高(P<0.05);CEA在腺癌老年组的表达高于腺癌非老年组,CYFRA21-1在鳞癌老年组的表达高于鳞癌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三项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效率较单项检测显著提高(P<0.01),年龄组之间无差异.同年龄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均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Ⅳ期血清CEA 、NSE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FRA21-1及联合检测在Ⅲ期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的联合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单独测定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临床评价已有不少,国内尚少见与其他生化指标联合测定的报告。本文对50例健康人,37例肺炎和97例各期肺癌患者同时测定了血清CEA,α-1-抗胰蛋白酶(AAT),α-1-酸性糖蛋白(AAG),探讨它们作为肺癌标记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在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中的浓度,并观察其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IgA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和尿液中SPAR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IL-6处理后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PARC蛋白的分泌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PARC在IgA肾病患者及正常人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液及尿液SPARC、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IgA肾病患者尿液SPARC浓度显著高于血液浓度(P<0.01).IL-6(50 pg/ml)分别作用HMC、HKC 96 h后,SPAR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HKC组SPAR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MC组(P<0.01).在正常肾组织中,SPARC在远端小管细胞仅有极微弱表达,在IgA肾病肾组织小管上皮细胞中SPARC蛋白表达较正常肾组织肾小管细胞明显增强.结论:IgA肾病时,增多的炎症因子可刺激肾小管细胞产生和分泌SPARC蛋白增加,引起血清SPARC浓度升高,可能起到一种保护性反馈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 fragment,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对130例肺癌患者、6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49例正常人的血清TPS,CYFRA21-1和SCC-A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TPS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TPS,CYFRA21-1和SCC-Ag阳性率与浓度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TPS和CYFRA21-1在化疗前后和手术前后有明显变化。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PS和CYFRA21-1阳性检出率较高,是诊断肺癌的一种敏感性强的肿瘤标志物。TPS和CYFRA21-1联合检测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α1-抗胰蛋白酶(α1-AT)、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应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血清α1-AG、α1-AT、CRP水平比健康对照组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α1-AG、α1-AT、CRP水平较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时相蛋白在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中增高显著,表明急性时相蛋白的检测对胃肠良、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病情、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同时对其中51例化疗后和19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标志物水平的监测.结果:初治的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总阳性检出率为62.61%,其中鳞癌79.78%,腺癌55.75%,小细胞肺癌为35.71%.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水平随临床TNM分期增加而增高(P<0.05).在Ⅰ~Ⅱ期、Ⅲ期和Ⅳ期测定值中位数分别为3.4、4.69和7.82 ng/m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84%、62.5%和79.66%.接受化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和病情稳定者,CYFRA21-1含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无效和病情进展者,CYFRA21-1含量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