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心脏外科的广泛开展,使体外循环直视手术常遇见具有不同凝血状态的复杂患者,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已广泛用于体外循环指导肝素抗凝及鱼精蛋白对抗。本文就本院近两年来68例体外循环在ACT肝素反应斜率指导下使用肝素的总剂量及鱼精蛋白拮抗量作一总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血液透析(HD)中发生凝血和出血性的并发症,肝素用量必须个体化。为此,我们根据Gotch等的肝素动力学模型,以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HD中肝素的抗凝反应,用计算机程序运算作指导,  相似文献   

3.
郭丽萍  向定成 《护理研究》2004,18(9):802-803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中肝素抗凝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方法 ]选择接受诊断性介入手术的男女病人各 3 0例 ,按年龄段配对入选 ,监测一次性静脉注射肝素钠 5 0 0 0IU前后的激活凝血时间 (ACT)变化、围手术期的出血和血栓性并发症。 [结果 ]在校正体重影响后 ,女性病人在静脉注射肝素后各时间点的ACT均显著大于男性 (P <0 .0 5 ) ,轻微出血并发症略高于男性。 [结论 ]女性对肝素抗凝效应较男性更敏感 ,为达到相同的抗凝效果 ,女性肝素用量可减少。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需经充分抗凝后方能进行支架植入术.分析我院1 000例行PCI的病例发现,在首次静脉注射10 000 U肝素后5分钟,全血凝固时间(ACT)达不到400秒者有血小板(PLT)计数偏高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在成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期间,通过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联合检测来综合判断肝素浓度及体内抗凝效果,为ECMO治疗患者提供恰当的抗凝管理。方法 选取26例静脉-动脉ECMO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凝血相关指标:活化凝血时间(ACT)、TT、APTT、抗Xa因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T与抗Xa因子的相关性较强(r=0.901,P<0.001)。APTT、ACT与抗Xa因子的相关性中等(r=0.566、0.540,P<0.001)。APTT与ACT的相关性较强(r=0.864,P<0.001)。TT与APTT、ACT的相关性弱(r=0.297、0.321,P=0.001、<0.001)。结论 TT与低浓度肝素有良好的正相关性,ECMO治疗期间,TT和APTT联合应用可以较好地反映肝素浓度的变化及抗凝效果,可为临床指导肝素的剂量及输血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心内直视术中不同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为低剂量鱼精蛋白使用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比较1105例心内直视术中用传统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患者(回顾性调查)和1000例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患者(前瞻性研究)的鱼精蛋白毒副反应、术后出血和输血量、肝素反跳现象、追加鱼精蛋白情况和围体外循环期白陶土激活的的激活凝血时间(ACT)变化趋势。结果:传统剂量组的鱼精蛋白毒副反应发生率(4.8%)显著高于低剂量组(3.0%),P〈0.05;两组病人围体外循环期ACT变化趋势、追加鱼精蛋白情况、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肝素反跳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体外循环结束后降低拮抗肝素的鱼精蛋白剂量可显著减少鱼精蛋白毒副反应,不但能有效逆转肝素抗凝,且并不增加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和输血量,是一种合理的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冠心病肝素治疗中特别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监测中尤为重要。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肝素类抗凝、抗血栓药物,皮下给药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术后凝血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2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下围CPB期血浆肝素浓度,并同时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激活凝血时间(A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CPB结束时血浆肝素平均水平(11.06U/mL)显著地降低到肝素化初期浓度(13.16U/mL)的0.84左右(P<0.05),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后5h内血浆肝素水平基本上稳定在CPB前水平(P>0.05);当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ACT值迅速接近至术前水平(P>0.05),并稳定于术前水平,而PT、APTT则仍显著异常高于正常水平(P<0.05),但有明显恢复至正常的趋势。结论:CPB结束时采用低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0.8mg鱼精蛋白:100U肝素)能充分有效地中和血中肝素:CPB后凝血功能并不立即恢复正常,主要原因不是肝素中和不足,而是CPB本身使凝血功能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9.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HD)、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血液透析滤过(HDF)中的应用,以期得到针对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更安全、有效、简便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方法选择56例患者分为2组:局部枸橼酸抗凝组(RCA组)46例,行血液净化86例次;对照组10例,行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血液净化39例次.监测全血ACT(活化凝血时间)、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监测血清游离钙、枸橼酸、血钠、碳酸氢根浓度;监测血尿素氮、肌酐等.结果 RCA组:治疗中体外ACT较治疗前延长 39%~75% (P < 0.01),体内ACT较治疗前无延长;透析器凝血程度达2~3级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静脉壶凝血的发生率(除血液透析滤过以外)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体内血游离钙水平无明显改变,血清枸橼酸水平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未发生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并发症.血尿素氮、肌酐等清除理想.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局部枸橼酸抗凝体外抗凝确切,对系统凝血功能无影响;无各种并发症;且血液净化效果好.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行HD、CVVH及HDF治疗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既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使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时采用较低剂量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明确合适的抗凝治疗强度.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患者植入罗叶泵行左心辅助或双心室辅助,所有患者在辅助期间均用肝素抗凝.根据抗凝治疗强度的不同分为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高抗凝组14例患者,激活凝固时间(ACT)控制在180 ~ 200 s,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9±11)岁(36~66岁),行左心辅助13例,双心室辅助1例.低抗凝组6例患者,ACT控制在145 ~ 170 s,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53±16)岁(32 ~ 75岁),行左心辅助5例,双心室辅助1例.两组患者肝素的开始剂量均为10 U/(kg·h),根据ACT值是否在控制范围调整肝素用量.结果:在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术后2d平均每天的胸液量分别为(856±163)mL和(715±147)mL(P< 0.05).再次开胸止血分别为3例(21.4%)和1例(16.7%).在高抗凝组发生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而低抗凝组未出现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病例.在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成功撤离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分别为5例(35.7%)和5例(83.3%)(P<0.05),存活出院分别为4例(28.5%)和4例(6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在使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的患者,可减少肝素用量,ACT控制在145 ~ 170 s之间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在PCI围术期调整肝素使用剂量及其与临床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置入术并同时使用肝素进行抗凝的患者327例。通过ACT监测及术前护理访视,采集患者的危险因素,做好手术预案;以10岁为1个阶段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共分为5组.术中密切监测ACT值,观察患者危险情况;术后进行针对性指导。结果每组均有部分患者术后ACT值不达标.需追加肝素使用量。71例术前应用欣维宁的患者,术后实时监测ACT均在靶目标值200—250S范围之内:而在术前未应用欣维宁的256例患者中有41例术后ACT监测值未达到靶目标值,需追加肝素,其中55~64岁组别的ACT值不达标发生率最高,可达到20%。术前未使用欣维宁的患者有8例在术后因股动脉鞘管穿刺部位渗血而提前拔出鞘管,但术后ACT值位于靶目标值范围内。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卒中、出血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ACT监测及与护理有效配合,确保了肝素在介入手术中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枸橼酸钠作为碱基研制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为解决高危出血病人血液透析中的抗凝难题探索一种新方法。方法 对10只犬不同时段行无肝素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枸橼酸盐透析液血液透析和肝素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测定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的活化凝血时间(ACT)、BUN和血Cr以及透析前后的ALT、AST、TBIL、DBIL、Ca~(2 )、Cl~-、HCO_3~-。结果 枸橼酸盐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后的ACT较透析器前的ACT明显延长(P<0.01);透析器后的血钙较透析器前的血钙有显著下降(P<0.01);透析器后的BUN、血Cr较透析器前有显著下降(P<0.01);与肝素抗凝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相比,其透析器的全血清除率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2小时后BUN、血Cr、TBIL、DBIL明显下降,与透析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 ALT、AST、Ca~(2 )、K~ 、Na~ 、Cl~-、HCO3~-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应用新型枸橼酸盐透析液有明显的局部抗凝效果,基本上可维持血液净化体外循环时间,其抗凝作用明显优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无代谢性碱中毒,无高钠血症。  相似文献   

13.
血液净化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抗凝剂为肝素,但由于其具有全身抗凝作用,致使高危出血患者在透析中出血并发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加重病情危及生命。近年,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egionalcitrateanticoa鄄gulation,RCA)技术逐步被应用于这类患者[1,2]。为观察枸橼酸钠抗凝的效果,帮助调整药物用量,使之既能有效抗凝,又不会因药物过量导致低钙血症,本研究对局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中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clottingtime,ACT)进行了监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院2002年9月~2003年2月住院或门诊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4.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冠心病肝素治疗中特别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监测中尤为重要。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肝素类抗凝、抗血栓药物,皮下给药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等优点。近年来,LMWH越来越多地用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由于LMWH的疗效评价指标为血浆抗-Ⅹa活性,但此指标的临床检测却不便,从而使LMWH的临床检测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注射及皮下注射达肝素钠(商品名:法安明)后血浆中ACT水平,以及抗-Ⅱa,抗-Ⅹa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常规透析浓缩液条件下利用透析机的“可调钠”功能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以期摸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切实可行的RCA方法。【方法】选择30例患者分为两组:局部枸橼酸抗凝组(RCA组)15例,行血液净化30例次;对照组(肝素组)15例,行小剂量肝素血液净化30例次。监测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如滤器血管路凝血情况及患者临床出血情况;监测血清pH值、游离钙(iCa^2+)、血钠离子(Na^+)、碳酸氢根(HCO3^-)浓度;监测血尿素(Urea)、血清肌酐(SCr)并计算尿素清除率(URR)等。【结果】①透析2h、4h时滤器前采血与透前比较:RCA组ACT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ACT明显延长(P〈O.05);滤器后采血与透前比较:两组透后ACT均延长(P〈0.05);②透析2h、4h时滤器后采血与透前比较:RCA组iCa浓度降低(P〈0.01),其与ACT值呈高度负相关(r=0.79、r=0.83),肝素组iCa^2+浓度无明显变化;③透析后两组pH、HCO3^-、血钠均在正常范围;透析4h两组SCr下降率分别为57.83%、58.61%,URR为67.52%、69.23%。【结论】改良后的常规透析浓缩液条件下局部RCA抗凝操作简便且体外抗凝效果肯定、安全,不影响治疗效率;iCa^2+可替代ACT作为凝血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可减少致命的和非致命的心血管事件。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临床已被广泛地用于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但是,理想的肝素治疗所需维持的APTT值的范围还尚不明确,为明确急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患者术中依据凝血酶原活化时间分段法指导首剂肝素用量对抗凝达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房颤行导管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基础ACT值经验性给予首次肝素剂量,观察组则根据基础ACT值分为A、B、C、D四组进行个体化给药,比较两组抗凝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处出血、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抗凝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抗凝达标率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凝血酶原活化时间分段法指导首剂肝素用量安全有效,减少了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12例使用肝素有出血危险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了63例次血透。9例60例次按 Gotch 简化肝素动力学模型行低剂量肝素化血透,维持透析中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在150~180秒。其中慢性肾衰(CRF)并发心包炎5例54例次;CRF 伴消化道出血1例2例次;升汞中毒急性肾衰(ARF)伴消化道出血1例2例次;移植肾滴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相关实验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时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方法 22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监测指标包括抗因子Xa活性(AFXa)、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时APTT、TT在透析过程中延长不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APTT、TT于透析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明显延长,甚至部分血液不凝。低分子量肝素组透析结束时血浆抗FXa活性较透析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后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同APFF、TT无一定相关,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可由抗-FXa水平作为可靠根据,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过程中比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6例高危出血的尿毒症患者各进行了一次无肝素透析。2例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CT)正常,透析中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脉通定期灌洗体外循环管道;4例 ACT≥180秒,透析中未灌洗体外循环管道。本文经验表明:无肝素透析适合高危出血的尿毒症患者;脉通虽可代替生理盐水灌洗体外循环管道进行血液透析,因可损害残存肾功能,并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