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包括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等静脉穿刺,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临床主要用于补液、药物治疗及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管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安全,留置时间长,不需换管,节省时间和人力,是一项安全有效、推广性强的护理技术。PICC管在肿瘤化疗中应用能预防和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肿瘤科PICC的临床使用中,由于带管时间长、患者长期在院外活动、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导致PICC置放后常发生穿刺点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化疗中经我科多年临床应用,各有优势。我们对20例PICC 插管和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成功率、导管存留时间、滴速和并发症发生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常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PICC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时所引起的出血及气胸等机械并发症[1].但导管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4%[2].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7倍[3].现就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57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锁骨下入路静脉置管、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为8~186d(平均84d),无导管阻塞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肿瘤患者在化疗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了静脉。  相似文献   

6.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的尖端置入到上腔静脉的置管技术。PICC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经锁骨下静脉置管(CVC)相比,它具有创伤小、带管时间长、操作简便、护理方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长期输液、化疗及肠外营养的患者[1]。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PICC导管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2],它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探讨置管前、中、后相关护理方法以及置管化疗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60例行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给予置管各阶段相关护理措施,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穿刺点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1例,导管阻塞1例,导管滑脱1例,通过处理好转,其余54例均于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 PICC置管化疗可以有效减轻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痛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科学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分别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进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结果 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置管患者为6、9、26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24.00±2.95)d、(27.17±5.42)d、(145.45±14.45)d,颈内静脉组发生1例置管感染,无一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时间短,平均费用低,长期使用需定期换管,适用于外周静脉插管困难患者,PICC置管保留时间长,通常一次置管可完成乳腺癌术后6次辅助化疗,定期导管护理可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PICC为患者提供了无痛治疗途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尤其是化疗患者,既保护了血管,又保证了药物及时应用[3]。此外PICC较深静脉穿刺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过程中常因各种因素发生导管移位等并发症[4-6],既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失去了导管的应用价值。笔者为此对PICC置管术中血管的选择、置管部位和穿刺方法的选择以及测量定位四个操作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独特的优点开始在临床使用,它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避免经传统的插入途径(右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尤其是锁骨下用来静脉穿刺可能出现气胸、血胸、感染、宅气枪塞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2004年以来应用PICC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凡兰桂 《哈尔滨医药》2013,33(3):185-18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化疗与静脉留置针化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结果 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患者舒适度则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化疗,是肿瘤患者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主要用于输入营养液,某些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是一项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具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外周静脉,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它的广泛应用,给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静脉给药途径[1,2]。  相似文献   

13.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特别适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作为一种可长期使用的静脉化疗途径,因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脱出、睹管等。为预防其并发症,加强PICC导管护理是关键。我科对白血病患者106例化疗期间选择PICC置管,并加强对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高营养及化疗、中心静脉压的测量等患者。近年来,PICC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PICC导管不断改进,PICC置管技术也不断改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也越来越多,使并发症显著减少,置管时间延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因化疗药物常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给药,从而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损伤、坏死。为减少上述现象发生,同时也为避免由锁骨下静脉穿刺带来的危险及并发症,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耀华  臧春霞 《河北医药》2008,30(11):1830-1830
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血管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操作简便,易行,与以往的传统置管途径相比(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避免了置管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以来,得到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广泛认可。现将我院PICC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PICC)是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化疗和胃肠外营养。常规的静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易致周围静脉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PICC置管减少了患者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39例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肿瘤科护士长对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士玉  邹福清 《河北医药》2012,34(5):774-775
肿瘤科患者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有下列三种情况:化疗患者;手术患者(测中心静脉压、静脉营养);晚期需长期输液的患者.我们采取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法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每年置管400多例,我们强化护士长的管理,制定了中心静脉导管从穿刺到维护的专门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将护士长对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及维护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管理方法 1.1 患者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时由医生下医嘱. 1.2 护士得到医嘱后,由责任护士去评估患者,首先评估患者是否能行PICC置管,若可以则由护士进行PICC置管.否则护士将通知医生.  相似文献   

19.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位置管术.由于PICC导管头部位于人体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及组织坏死.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肿瘤、肠外营养等,由于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我科从2009年3月~21910年11月行PICC置管化疗23例,均采用德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21-05共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PICC置管,观察组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静脉输液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中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导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