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支气管重度和危重哮喘,在ICU环境内,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下的疗效。方法使用丙泊芬、维库溴铵、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同时给予解痉、平喘、祛痰、抗过敏、抗感染、输液及营养支持、保持内环境平稳。结果 37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结论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重度和危重支气管哮喘,应转入ICU给予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李惠 《江西医药》2005,40(Z1):776-777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与气道管理在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分析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与气道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患者危险期的时段。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对危重病人进行支持与气道护理,使病人能尽快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何承 《安徽医药》2010,14(1):87-88
目的总结危重哮喘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2例危重住院哮喘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结果经采取各种方法积极救治,12例患者中11例救治成功,1例死亡,该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皮质激素、氨茶碱等药物及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机)治疗43例肺性脑病按是否给予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机)治疗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治愈率以及死亡率。并对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按GOS标准;治疗组经过呼吸支持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后的住院天数是(12.26±0.66)d明显少于非治疗组(23.12±1.40)d(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5%明显高于非治疗组治愈率50%(P<0.05);病死率:治疗组为4%明显少于非治疗组病死率50%(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机)治疗和抗生素、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治疗重症肺炎,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天数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陈宇玲  骆小敏 《今日药学》2011,21(12):756-757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常规治疗(56例),实验组吸入舒利迭(60例),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治疗228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按是否给予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机)治疗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治愈率以及死亡率。并对效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按GOS标准;治疗组经过呼吸支持治疗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后的住院天数是(10.26±0.66)d明显少于非治疗组(21.12±1.40)d(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89.71%明显高于非治疗组治愈率13.20%(P<0.05);死亡率:治疗组为5.71%明显少于非治疗组死亡率84.90%(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有创呼吸机)治疗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天数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18例重度哮喘中12例危重型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经气管插管,起始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应用静脉肌松剂者为控制/辅助模式,低潮气量(6~8ml/kg)、慢呼吸频率(10~12次/min),长呼气时间(吸:呼>1:2),吸气压<25cmH2O(1 cmH2O=0.098 kpa),吸气时间0.7~1.0 s,气道阻力下降,症状体征改善,尽早撤机.结果1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平均1.25h症状体征开始改善,上机24h症状评分≤2分,上机平均时间50.1 h,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恢复正常,最高呼气峰流量(PEF)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证、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尽早拔管和停机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常规治疗(56例),实验组吸入舒利迭(60例),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危重支气管哮喘常突然发作,进展快。可因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而导致死亡。在采取积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建立人工通气进行机械通气,为一般治疗争取抢救时间,而机械通气又多采用低潮气量,慢频率进行辅助呼吸。同时加用呼气末正压,以防气压伤发生。现就最近在我院治疗的2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分析,以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10.
曾景福  虞敏娥  周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197-3199
目的:总结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7年间34例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好转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34例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经口插管28例,经鼻插管6例;初始通气模式:容量辅助/控制(A/C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SIMV PS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压力支持[SIMV(PRVC) PSV]6例,撤机模式均为压力支持(PSV),应用肺保护、低PEEP、肺开放等通气策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率91.1%,病死率8.9%。结论:机械通气是危重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把握适应证,正确的通气策略,配合综合治疗,尽早脱机拔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对42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42例患者经过24~48h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上机前与上机后比较,PaO2、PaCO2、SpO2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重症哮喘的抢救效果是切实有效的,多数患者短期内症状明显改善,有待于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1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无创机械通气)和对照组(1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改变及哮喘缓解率。结果①治疗12 h后,试验组哮喘缓解率达到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②经治疗12 h后,两组患者血pH、Pa02、PaC0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SV)29例,对照组29例采用同步间竭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两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直至撤机,记录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舒适程度、通气时间和撤机成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下降,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peak)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提高急性重型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62例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应用脑保护剂、促醒、防治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治疗后pH、PaO2、PaCO2、SaO2、BE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好转出院15例,植物状态10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后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出院12例,死亡25例,救治成功率为59.7%.结论 对于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RDS患者经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1次脱机成功者42例,2次脱机成功者7例,3次脱机成功者3例。机械通气3~10d,无1例依赖呼吸机。TPN支持4.12d,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期间合并高血糖5例,消化道出血6例,肺感染、呼吸衰竭7例,无1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5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45例病情控制好转,有效率86.5%,7例死亡(13.5%),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住ICU时间(7.50±0.85)天。结论ARDS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手段,及时采取有效的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内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临床病例48例进行收集、整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临床特点,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在诊断明确后经积极有效的抗感染解除哮喘的感染诱因,治疗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有效率〉82.1%,细菌清除率为93.8%。结论对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感染、解除哮喘的感染诱因是治疗该种哮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中首先行无创正压通气96例(12例中途改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28例直接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75.0%、78.6%。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提高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连枷胸伴呼吸衰竭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手术组),23例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气管切开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呼吸衰竭的方法,通过可靠的内固定迅速稳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疗效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