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部門必须保持密切的配合与联系。我们已經知道了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但是人体如何維持生命活动力,外而防御外邪的侵入,内而进行經常性的新陈代謝,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个任务就由营卫气血来加以完成。一、营卫气血的涵义营卫气血是租国医学重要理論之一。营是指营养与营运过程。卫是指卫外机能与体温調节作用。气除了现代医学所指的呼吸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調节内外环境,动力作用与气化作用。血是指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2.
气血营卫与皮肤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皆认为营卫与气血关系密切,二者是体用关系,但其具体原因并未明确表述而引发争议。本文以中医传统思维气一元论为主要思维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相关经文分析,发现营卫气血应用之别、互指之用,得出营卫与气血是在一气分阴阳下的体用关系,即一气因用不同而分营卫、气血两个系统,营卫多论其行,气血常言多少。卫之体以气论,营之体以血概言,气血之循行即为营卫。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认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中的清浊是从体的角度描述,边界多清晰可见者即血,为营气;混沌弥散边界多不清者即气,为卫气,此为以水谷所化之气的两种状态来论清浊。  相似文献   

4.
引言营卫气血在祖国医学上有重要的含义,以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要依靠营卫气血的活动来支持;人们感患疾病,也不外营卫失调或气血不平衡所致;所以在许多医书上都有"和谐营卫"、"调理气血"一类术语来代表治病的方法和目标.考营卫气血这个名词的起源,始见于内经,仅灵枢一书上面就有"五十营"、"营气"、"营卫生会"、"卫气"、"卫气失常"、"卫  相似文献   

5.
卢六沙 《中国针灸》1997,17(7):423-424
经络运行气血辨卢六沙(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主题词经络生理,气血运行本文是《经络实质探析外’的续篇之一,拟从运行气血的角度对经络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经络是细胞、细胞群(脏腑)生存的生理环境,它的物质基础是在生命期间处于胆自相液...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对经络学说内容进一步加以整理、发掘,仍有必要研究,笔者将多年来学习一得,探讨如下。《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节经文是经络理论的要领。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先天精气与后天谷气合化发展的过程。人在母腹中时首先产生“胞中”(相当丹田)先天精气,而后生长脏腑及其相合  相似文献   

7.
论营卫与气血,脏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翁志伟 《陕西中医》1989,10(12):558-560
<正> 《内经》中首先提出营卫气血理论,以论述人体生理为主,经历代医家不断阐发,目前已在疾病的范围、发病的层次、病理、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与其它辨证体系的关系以及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多方面内容有所涉及,现将近年来关于营卫学说的文献综述如下。一、营卫气血的来源及生理熊氏根据《内经》之意,认为营卫气血四者皆从营养饮食中来,补充机体所需的一种物质力量,水谷精气所养之血为营,与先天之血相合,流行脉中,又因悍气所养之气为卫,与先天之气相合,运于脉外,是以营卫气血本是同源,卫附于气,营附于血,卫气是护卫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营血是营养和补充机体物质的作用。金氏提出:所谓营卫,正确地说应是营气和卫气,是指某种器官的功能。人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料,吸收入血液,在  相似文献   

9.
营卫气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論之一,它是演述人体营养作用、卫外功能及气血循环的生理现象的理論;它与臟腑共同构成整体,故学者不可不有深刻的了解。一、人体之生成及精神气血之来源人生在孕育初期,乃由阴阳二气会合的“精”所生成的。此精藏在腎內,为生命的根源和生活的基本动力,此精称之为先天之精。“神”,和生命一切随着父精母血的媾合而孕育。灵福本神篇說:“生之来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指出神在兩精交合时节已产生了,而神与形是不能分开存在的,所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樞天年篇)。无形則神亦不存在,故知在人体有形时,就有神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络气血盛衰理论。现有解释气血盛衰的理论有阴阳论、脏腑论、按脉搏动论、经脉流注说、五行八卦论等,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以标本从化论解释经络气血盛衰,以期补充相关理论,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经络气血盛衰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营卫气血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外机能和体液循环作用的完整体系。它有着滋养机体、维持生命、保护健康的重要作用。到了清代,还借以说明病变的浅深,作为温病中辨证论治的法则。兹将其在生理上的作用与辨证论治方面的意义,分别讨论如下: 营卫气血在生理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曾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既言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为何治法有大异?所以,《温热论》所论述的营卫气血与《伤寒论》本就不同。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逐步完善的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温热论》的卫气营血是温热病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层次概念。《伤寒论》中的营卫是指外邪客表的病理变化,气血则是外邪入里的不同病理层次,六经病在传变过程中,营与卫、气与血的病理变化是不可分割的。《温热论》与《伤寒论》对营卫气血概念认识本就存在差异,因而才会出现辨证立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前言温病一科,是中医学研究一般热性病证候辨治的一门重要的学说。晚清一代,温病学说的成立,对祖国医学来谈,确实是一个空前的、飞跃的发展,大大地充实了祖国医学的内容。这个贡献,在祖国医学史上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辨证论治,例如仲景的伤寒论,他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型证,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将机体在发病过程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冠心病的严重血管病变,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认识冠状动脉狭窄进展规律,提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营卫失调、毒瘀阻络病变,治疗应从气血的运行与生成着手,调和营卫,维持气血运行,调和脉管内外稳态;益肾健脾,调节气血生成,平衡机体阴阳气血。祛痰逐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立足斑块进展规律,先以活血解毒法阻抑斑块进展,后以软坚散结法消散斑块实邪。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上对于温病的诊治,除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诊断外,通常还运用一种证侯分类法,这就是“营卫气血”与“三焦”(上焦、中焦、下焦)。运用“营卫气血”与“三焦”的证候分类法,能够更细致而准确的掌握诊断,指导治疗,它能使“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虛实)的运用格外具  相似文献   

17.
浅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脉气血失常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脏腑功能失调的规律,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为依据,加以总结、发展,同时结合现代有关经脉理论在剖析和汲取精华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结果:阐明了各经之间气血多少的盛衰关系,以及经脉气血多少与脏腑功能失调的规律.结论:完善和发展了十二经脉气血多少理论.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各经之间气血多少异常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其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18.
19.
张坤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42-1343
从外科疮疡发病部位与所属经络的气血多少,分析其病理变化与治法关系,在辨证论治选法用药方面予以兼顾,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涉及气血经络的一系列概念进行解析,通过分析《黄帝内经》描述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后人的注释和现代科学知识,逐步用已知的概念阐明未知概念.指出经络是对血脉、分肉、筋等概念的分级概念,营卫是气血的部位层次概念,气在不同的位置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名称,是人体体液的不同表现形式,将气血经络概念用列表和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为理解《黄帝内经》的思想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