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用酒方法物汤中阿魏酸,芍药甙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用酒方法对四物汤成分的影响。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5种四物汤中阿魏酸、芍药甙及乙醚溶出物的含量。结果:四物汤酒煎方,所测成分含量最高。酒制当归、熟地黄后水煎方含量最低。结论:四物汤用酒或兑酒较用酒炮制当归、熟地黄更有利于成分溶出。  相似文献   

2.
酒制方法对四物汤6种成分溶出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海  姜虹玉 《中成药》1996,18(9):19-21
比较比较了当归、熟地黄酒制及兑酒、酒煎等不同用酒方法,对四物汤中还原糖、磷脂、总氮和游离氮基酸,Cu,Zn,Fe元素及总煎出物溶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医传统咸渭:四君子汤为补气方,四物汤为补血方。细究其实,四物汤并非补血专用方。试从药物组成分析和加减变化应用以及补血须补气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组成与功用四物汤源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等分组成。功能调益荣卫,滋养气血。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  相似文献   

4.
基于化学全息研究四物汤煎煮溶出规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乔三洋  王学勇  李耿  吴宏伟  杨洪军 《中草药》2020,51(19):4960-4971
目的全面研究四物汤四味饮片单、合煎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探讨四物汤煎煮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基于中药化学全息的理念,采用LC-MS/MS技术鉴定并归属四物汤煎液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物汤单煎、合煎液中多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制备四物汤四味饮片等体积、等倍数的单煎液及合煎液并检测,比较分析不同煎煮方式下四物汤物质基础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鉴定并归属四物汤中的72种成分,并对18种主要成分定量检测,定量指标成分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105%,RSD值均小于3%。对不同煎煮方式的样品对比分析可得,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苷溶出量受到溶剂倍数变化的影响,桃叶珊瑚苷、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受四物汤配伍合煎影响含量增加显著,相对于饮片单煎液,四物汤饮片合煎液成分种类变化不显著,多种成分含量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化学全息研究,可较全面对比分析中药复方煎煮与单味饮片煎液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为研究探讨中药复方煎煮溶出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在中药质量研究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主要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黄药子配伍当归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比较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中阿魏酸和黄独乙素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PDA方法,对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与单煎混合液中的上述2个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0.1%乙酸水与纯色谱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这2个化合物在测定的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5),方法的回收率在93.7%~102.8%之间.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中阿魏酸的含量高于单煎混合液,而黄独乙素在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液中的含量低于单煎混合液.结论:黄药子配伍当归合煎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降低有毒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四物汤U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传统煎液与中药配方颗粒调配剂的对比。方法:采用Luna Omega C_(18)(150×2.1mm,1.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使用230nm和277nm两个波长进行采集;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在230nm条件下,四物汤中检测出10个白芍的特征共有峰;在277nm条件下,检测出当归、川芎和熟地黄23个共有峰;中药配方颗粒调配剂指纹图谱与传统煎液对照谱图对比,相似度良好,在0.957~0.991之间。结论:所建立的四物汤U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其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通过对多个四物汤传统煎液样本与中药配方颗粒调配剂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物质成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当归与丹参配伍后对其主要成分阿魏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丹参不同配比对当归中阿魏酸浓度。结果:当归、丹参合煎液中阿魏酸浓度高于当归、丹参混合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当归、丹参进行5∶5配比时,阿魏酸浓度显著高于当归单煎液及其他比例混合液中的阿魏酸浓度。结论:当归、丹参配伍可以提高阿魏酸的溶出率,改善药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四物汤药效。方法:观察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四物汤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游泳时间、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微循环血流量、微血管流速和管径的影响。结果:各组成成分均为酒炙品组方的四物汤能显著升高脾虚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的含量,延长脾虚小鼠的游泳时间、增加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微动脉和微静脉流速和扩张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管径,与其他各组及生品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物汤用于临床治疗营血虚滞、出血性瘀血伴血虚或产后瘀血出血时,组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应采用酒炙品。  相似文献   

9.
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炒当归和酒浸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筛选出最佳的酒当归临方炮制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1 nm,对酒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酒浸当归阿魏酸含量比生当归和酒炒当归阿魏酸含量高。结论:酒浸当归临方炮制工艺最佳;用HPLC方法测定酒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炮制工艺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四物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黄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黄为主药.唐·王焘撰《外治秘要》(公元752年)引《小品方》,《小品方》已轶,再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本文对四物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四物汤是妇科常用方剂之一,见于《局方》由四味药组成即:酒蒸熟地黄、酒炒当归、川芎、杭白芍各等量.古方研成粗末为散剂,每次三钱水煎服.其功效是补血和血,活血调经,为妇科调理气血的基本方药.四物汤的性能,当归和血生血,白芍敛阴益血,川芎调和血气、熟地黄滋阴补血,这四味药总称四物汤;是古人治妇科调经养血的专剂.  相似文献   

12.
四物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月纯  魏刚  刘翠玲  张琼丹 《中成药》2011,33(3):379-382
目的:建立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和川芎)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Aq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白芍特征峰的检测波长为230 nm,熟地黄、当归与川芎特征峰的检测波长为290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在230 nm条件下,四物汤中共标示出白芍的10个共有峰;在290 nm条件下,共标示出熟地黄、当归与川芎的17个共有峰.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四物汤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四物汤单煎是否影响药物的溶出。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四君子汤、四物汤单味药单独煎煮后混合物与混合煎物的吸收度。结果:单煎、混煎两组吸收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单煎提取物适用于单味药或药味较少的处方,处方中药味较多,特别是有较多含有大量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尚需继续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四物汤及单药材超临界萃取物中藁苯内酯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玉华  魏英勤  容蓉  袁久荣 《中成药》2004,26(9):693-695
目的:对四物汤及其单味药的CO2超临界萃取物中藁苯内酯含量进行比较.方法: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高脂溶性成分,用HPLC法测定藁苯内酯的结果.结果:四物汤CO2超临界萃取物中藁苯内酯的含量最低,当归和川芎复方中的含量次之,当归、川芎单味药材中的含量高.结论:当归和川芎在复方中时,CO2超临界萃取物中藁苯内酯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陈皮与竹茹共煎时对陈皮中橙皮苷溶出的影响。方法:用HPLC分别测定陈皮、竹茹单煎和共煎后橙皮苷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推断陈皮与竹茹共煎对陈皮中橙皮苷溶出率的影响。结果:陈皮、竹茹共煎时橙皮苷的溶出率低于陈皮单煎时橙皮苷的溶出率。结论:陈皮、竹茹共煎降低了陈皮中橙皮苷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酒当归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方法:采用传统鉴别、薄层鉴别与指纹图谱法结合的方法研究酒当归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结果:酒当归饮片性状表面颜色比生品深,有淡淡的酒香味,当归中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1%、9.6%,和51.9%;建立酒当归饮片的指纹图谱,并确定了酒当归指纹峰11个,计算出指纹峰以阿魏酸计的含量。结论:酒当归饮片多指标成分的定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制定的质量标准规范、系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不同组合的总浸膏及总多糖的变化,探索玉屏风散复方化学动态变化与药效的关系。方法:将玉屏风散拆方设计成11种不同组合,分别测定其总浸膏和总多糖含量。结果:玉屏风散中黄芪、白术、防风两两配伍后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而且合煎要比缺少煎煮的煎液合并更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结论:玉屏风散各不同组合的总浸膏和总多糖含量不是单味药的简单加和,而是方内诸药物综合作用的体现,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酒当归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和阿魏酸含量为指标,以黄酒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酒当归的炮制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优选出的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为:黄酒用量10%,闷润1h,140℃炒制15min。结论:优选出的酒当归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酒当归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连-大黄合煎蒽醌类成分溶出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大黄-黄连不同配伍比例合煎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溶出变化。方法: 水煎液经盐酸加热水解、三氯甲烷萃取等方法处理后,用RP-HPLC分析大黄单煎和配伍合煎液中5个蒽醌成分的溶出。结果: 黄连-大黄5个配伍比例(1∶2~2∶1之间)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4个蒽醌类成分有不同程度溶出增加,大黄酸有较大幅度的溶出降低。结论: 在特定配伍比例范围内,配伍黄连对大黄中主要蒽醌成分有助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物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多种现代仪器,测定了四物汤中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的单味药煎液、群煎液及分煎混合液中阿魏酸、八种微量元素、十七种氨基酸,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并测定了紫外谱吸收峰位值。显示出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