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心脏起搏防治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起搏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对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经临床和直立倾斜试验明确诊断为VVS的患11例(心脏抑制型7例,混合型4例),均置入了双腔起搏器,其中9例具有频率骤降反应功能。所有患结合13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患出院后1、3、6、12、24个月分别随访,观察对晕厥的预防效果,分析起搏器自动存储的资料。结果所有患均未再发生晕厥,其中4例仍有晕厥发生前不适,但症状明显减轻;6例患重复直立倾斜试验,可见当心率突然骤降至起搏程控参数时,起搏器可以即时反应,进行快速起搏,起到了防止晕厥发生的作用。结论对于那些反复发作、以心脏抑制为主的VVS患,安装具有频率骤降反应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可以有效防止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6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晕厥,行多项相关检查均未能确诊。2012年4月10日埋置植入式Holter。2012年12月19日患者再发晕厥一次,患者自主激活记录。记录显示患者出现晕厥前症状时主要表现为心率骤降,根据上述结果最终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012年12月25日植入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随访至今无再发晕厥。  相似文献   

3.
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阈值急剧升高导致夺获失败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女性,60岁。因Ⅲ度房室阻滞、心源性晕厥置入VVI起搏器。术中顺利、起搏参数理想,术后10天出院,起搏电压4.8V,频率70次/分。术后1个月术前症状复发,心电图示Ⅲ度房室阻滞,心室率40~50次/分,起搏信号不能夺获心室,遂将起搏电压程控至6.0V,起搏功能恢复,4天后又出现上述情况,将起搏电压升高至9.6V,仍未见起搏功能恢复。后经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治疗后,起搏功能恢复,起搏电压逐渐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4.
血管迷走性晕厥一般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其中的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还可选用带有防止频率骤降功能的起搏器来治疗,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有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也有入报道可使用普通双腔起搏器来治疗,但其效果并不肯定.我们采用Biotronik公司的INOS2+CLS闭环刺激频率应答起搏器治疗一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于直立倾斜试验的个体化频率骤降反应(RDR)参数设置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起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经直立倾斜试验证实为心脏抑制型VVS患者,所有患者均植入具有RDR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收集其临床基线资料、基线起搏和RDR参数设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个体化调整起搏参数和RDR参数,观察调整后患者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中位年龄59岁,男性3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病窦综合征。中位随访时间10(2~51)个月,早期5例患者中4例月均RDR事件大于150次,其中1例因RDR运作次数多出现心悸症状,2例仍有黑矇症状发作。参考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症状时患者心率下降和恢复的特征个体化调整参数可以减少RDR事件不适当发作;仍有晕厥前兆患者调整RDR骤降频率高于低限起搏频率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接受具有RDR功能起搏治疗的心脏抑制型VVS患者而言,参考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症状时心率下降和恢复特征,以及随访过程中的症状发作情况个体化调整起搏参数,既有利于减少RDR事件的不适当发作,又可有效避免晕厥发作。  相似文献   

6.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发生于健康人群中,其发生机制是神经心脏反射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于那些反复发作、有严重心脏抑制、多种治疗无效的病例可以植入心脏起搏器,目前最常应用的是具有频率骤降反应(rate drop response,RDR)的双腔起搏器。选用一种受心肌收缩力感受器驱动有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治疗2例VVS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起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临床很常见 ,通常发生于健康人群中 ,其发生机理是神经心脏反射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近来 ,永久起搏器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防治中取得了肯定的效果。对于那些反复发作、有严重心脏抑制、多种治疗无效的病例可以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起搏模式目前以具有频率骤降适应功能的双腔起搏模式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68岁 ,因脉搏缓慢 ,胸闷 ,乏力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频率 3 8~ 60次 /分 ,于 2 0 0 1年 6月 2 2日在我院经皮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埋置VVI型永久起搏器 (Medtronic公司SS10 3 ,系列号PJG2 185 0 4M ;电极 40 2 3 ,系列号LAK 175 5 63V) ,术中起搏阈值 0 .5V ,起搏阻抗 64 6Ω ,手术顺利 ,起搏功能良好 ,起搏频率 60次 /分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术后定期门诊起搏功能检测 ,起搏器VVI正常工作。 2 0 0 3年 2月 2 4日 ,患者感觉有胸痛 ,胸闷 ,晕厥 ,心电图及磁铁试验均未见起搏信号 ,程控检测各项起搏…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本文报道心肌桥致运动后血压下降、晕厥2例.简述如下: 例1:男,20岁,竞技运动员,训练时常感心前区疼痛,持续2~3秒后自行缓解,近两月经常发作入院,体检:BP150/85mmHg,HR58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清.血常规、空腹和餐后血糖、心肌酶谱均正常,抗柯萨奇病毒抗体IgG( ),IgM(-),抗心肌抗体(-).胸部平片、核素心肌显像及心脏超声正常.运动试验达177次/分的亚极量时血压突然从178/65mmHg降至134/39mmHg,心率未骤降,心电图V6导联QRS振幅降低,心前区疼痛、晕厥.终止运动平卧后随心率逐渐降低至运动试验前,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心前区疼痛和晕厥消失.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肌桥,收缩时前降支压缩50%.  相似文献   

10.
长达22s的心室静止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74岁。因"反复头昏、黑矇1年,加重1月伴晕厥一次"入院。查体:血压120/60mmHg,心率3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外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二度Ⅱ型房室阻滞(2∶1下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入院诊断:心律失常,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入院监护示: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入院当日即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P波频率为80次/分左右,QRS呈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图形,频率缓慢欠匀齐,约30次/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的变化,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确定适合的起搏参数。方法选取6只成年健康山羊,全麻下经股静脉将临时起搏电极送至右心室,连接临时起搏器,频率范围由150次/分递增至350次/分,以25次/分递增频率,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瓣上和瓣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并计算压力阶差。结果收缩期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升高,至250~300次/分时,由(-25.00±3.90)mm Hg上升至(11.17±10.85)到(13.50±3.89)mm Hg之间。舒张期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降低,至250~300次/分时,稳定在(47.00±3.03)mm Hg到(43.83±2.93)mm Hg之间,压力阶差降幅达50.11%。结论 250~300次/分的起搏频率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既能保证动物的安全又可减少因压力阶差引起的瓣膜置入过程中的移位。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病窦综合征误诊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合并病窦综合征较为少见 ,非常容易误诊 ,现将我院误诊 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男 ,6 2岁。因心悸、胸闷 2天伴多次晕厥於 1996年 9月 5日入院。晕厥时四肢抽搐、小便失禁 ,约 2分钟缓解。既往体健。入院体检 :T36 .8℃、 R2 1次 /分、 P83次 /分、 Bp113/79m m H g,无突眼 ,甲状腺未肿大 ,心界叩诊无扩大 ,HR86次 /分 ,早搏 15次 /分 ,S1 中等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左肺少量湿性罗音 ,腹部、神经系统无殊。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电解质及血脂均正常 ,胸片示主动脉型心脏 ,心胸比例 0…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0岁。因心慌、头晕5个月,晕厥2次就诊,晕厥时间均为1分钟左右,自行清醒,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快-慢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入院后急诊做动态心电图,图中可见:P波消失,代之大小形态振幅基本一致,间期匀齐的F波,其频率为300次/min,F波以  相似文献   

14.
990611老年人初发眩晕85例临床分析/徐忠星//练合临床医学一L998,14(3)一218~219990612直立倾斜试验对心脏神经反射性晕厥诊断和治疗价值的评价/孙跃民…/厂天津医药一19洲,26又5)一259~261 月1多阶段异丙基肾上腺索直立倾斜试验(MITTT)对36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检侧,结果阳性28例,阳性率77.8%。表现混合型州例占吕2.1%,血管抑制型4例占14.3%.心脏抑制型l例占3.6%。对试验阳性病人予心得安1。~比mg3次/日或倍他乐克25一SOnlgZ次/日.服药2一3周。治疗后重复该试验均为阴性。随访3~18个月,无l例再发晕厥。认为MITTT是诊断该病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6岁。因冠心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并晕厥于1986年5月植入永久性右室心内膜起搏器。此后晕厥停止发作。随诊时查起搏器功能正常,体检无特殊。心电图示右室起搏心律(80次/分)伴逆向 P(P’)波,R—P’0.32秒(Ⅰ~0逆向阻滞),以V_1导联较清楚(附图A行)。此P~1波在食道导联心电图更为明确(附图B行)。以胸壁刺激法临时抑制起搏器后为窦性心律(79次/分)、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不同亚型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患者倾斜试验中的自主神经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反应。 5 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行直立倾斜试验。基础试验阴性者 ,行硝酸甘油激发试验。倾斜试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 ,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 5 5人中 32人出现阳性反应。心脏抑制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0 8± 2 0 .4 1次 /分 ,晕厥时急剧下降至 4 6 .5± 5 .74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6 .32 %± 6 .4 8%。血管抑制型患者晕厥时与晕厥前相比 ,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3.31%± 10 .16 %、31.0 5 %± 10 .96 %和 30 .81%± 9.11%。混合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19± 7.38次 /分 ,晕厥时下降至 4 8.4 0± 11.89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9.12 %± 10 .4 1%,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1.13%± 13.2 7%、33.0 8%± 14 .33%和 31.5 6 %± 12 .77%。各型VVS患者晕厥前功率谱均显示低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LFnorm)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 (LF/HF)显著增加 ,高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HFnorm)显著下降 ;而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 ,HFnorm显著增加。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是各型VVS患者发生晕厥的共同机制 ,但可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8岁。因反复晕厥入院。心电图(图1)示:选自三通道的动态心电图,模拟V5、V1导联。可见P-P间距匀齐,频率115次/分,CMV1呈R型伴有切迹,似左兔耳状的R3、R5、R7节律整齐,频率为29次/分;呈QS型的R2、R4、R6、R8节律整齐,频率为29次/分。R1是偶见窦性下传,R2与其前T波重叠,心室被等频的两个室性节律点控制,构成双源性等频性室性逸搏心律。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几乎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源等频性室性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78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DDD起搏器安装术后3年.设置的起搏基本周期1.10 s,频率54~120次 / min,A-V间期260ms.心电图不同时间记录示:上行前半部分显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其频率287~333次 / min,房室呈2:1传导;后半部分显示心房扑动终止后出现AAI起搏,频率增快至73次 / min,显示起搏器具有频率平滑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1岁,主因"晕厥2小时"入院,患者发病前一日饮白酒约3两,凌晨于卫生间发生晕厥,持续约5分钟,意识恢复后,无肢体活动障碍及其他特殊不适。既往有类似饮酒后晕厥病史2次。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吸烟史20余年,20支/日。查体:T 36.8℃,HR 76次/分,R 18次/分,BP 132/78 mm 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25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2周,加重2日来诊。查体:神清,心率40次/分、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Ⅲ度房室阻滞(A-VB),频发室性早搏、短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室速)、Q-T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