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采取一体化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3个月)290例,其中,死亡患者140例,与同期非死亡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相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因、死亡原因、年龄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占同期MHD治疗总数的48.3%,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居首位(占40.5%),脑血管病占35.5%,感染占8.21%,多脏器衰竭占6.43%,肿瘤占3.57%,其他原因死亡占5.71%。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较大,60岁以上组病死率高达50%以上。结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感染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高龄、透析不充分、高血压控制不良、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和严重贫血相关。充分透析、严格控制血压和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贫血、充分合理选择个体化透析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次数,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亦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20例,以老年患者为研究组,60岁以下患者为对照组,探讨两组患者原发病、合并症及死亡原因。结果:①老年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多于非老年组,死亡患者存在合并症的比例更高(P<0.05),心血管事件是老年患者主要死亡病因;②死亡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原发病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45例老年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6例(57.7%),脑血管疾病3例(6.6%)。结论: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多,心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高于国内水平[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37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存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越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越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越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越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或感染、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5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进 《医学综述》2009,15(19):3031-3032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52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果52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事件27例(52%)、放弃治疗13例(24%)、脑血管意外5例(10%)和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肿瘤7例(14%)。结论心血管事件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磊 《吉林医学》2009,30(17):1890-189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在临床治疗中积极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4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高血压最高,其次为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感染。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占46%)和脑血管疾病(占30%),其次为重度感染(15.4%)和严重营养不良(7.7%)。结论: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充分透析,积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可提高老年患者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损害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该并发症,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心血管并发症仍为主要死因。本文通过对2009年5月-2010年9月间住院的35例尿毒症血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探讨尿毒症血透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与研究糖尿病患者住院的现状及趋势,探讨糖尿病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2007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入住笔者医院的12176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逐年增长,入院原因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糖控制不良、微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及各种感染;5年中因急性代谢紊乱入院者有下降趋势,因微血管并发症入院者有上升趋势.住院糖尿病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性别比1∶0.79,男性于30岁后住院占比逐渐增加,女性于20~30岁及50岁后占比增加.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93.50%,1型糖尿病占2.70%、妊娠期糖尿病占3.74%、特殊类型糖尿病占0.62%.5年合计内分泌专科收治病人占所有糖尿病住院人数的40.37%.糖尿病并发微血管并发症33.79%,心脑血管并发症30.5%,急性代谢紊乱11.08%,伴随高血压57.4%,脂代谢紊乱31.6%,感染32.28%、肿瘤5.83%.人均次住院费用合并急慢性并发症及感染者较无并发症者费用增加.结论 笔者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逐年增加,以中老年人为主,男女分布各有特点,非内分泌专科住院率较高,并发症及合并症是入院的主要原因及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加强综合治疗及非专科医师糖尿病知识的培训是糖尿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预防方法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病原菌分布以及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感染的有57例患者,感染率为38.00%;病原菌检查38株,革兰阴性菌23株,占60.53%,革兰阳性球菌8株,占21.05%,真菌7株,占18.42%;年龄60岁以下的患者、置管穿刺次数不足3次的感染率分别为28.96%和17.54%,明显比60岁以上老龄患者、穿刺超过3次的感染率(45.68%和82.4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其感染率(53.33%)明显比无糖尿病史的患者(31.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0岁以上、置管穿刺次数较多,有糖尿病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黎蠡 《卫生职业教育》2014,(10):101-102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8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死亡患者共4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死亡原因.结果 42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22例(52.38%),放弃治疗6例(14.29%),脑出血5例(11.91%),肺部感染1例(2.38%),上消化道出血2例(4.76%),全身衰竭2例(4.76%),高钾血症2例(4.76%),自杀2例(4.76%).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放弃治疗是贫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革  吴丽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931-93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5月-2006年5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透析龄6个月-9年)的死亡患者的死因,并与同期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活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动脉血压(BP)、血浆白蛋白(Alb)、红细胞压积(Hc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相比较。结果(1)心血管并发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分别占53.37%、26.67%和16.67%,(2)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血压较高,Alb、Hct较低,而LVMI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1.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86例高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前、中、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86例因各种原因停止透析者44例,改腹膜透析者2例,因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引起死亡者17例。现仍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结论:中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做好透析全过程的护理工作,严密观察透析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和管理,是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关键,也是高龄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张蕾  罗磊  谢席胜  阿勇  李国梁 《西部医学》2014,26(11):1460-1462,1465
目的 对拉萨地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住院率、死亡率及其病因进行并分析,为提高高原地区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SF-36量表调查30例MHD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各项检查指标、住院频次、死亡原因,并与各检查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HD患者生活质量较其血液透析前明显提高,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Kt/V、血清钙(Ca)经治疗后明显升高,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常人.我院30例MHD患者2年来共有13人共住院35人次,平均住院0.58次/人/年,住院率为389住院次/1000病人年,住院病因有心脑血管事件(51.43%)、感染(22.86%)、贫血(20.0o%)、血管通路(5.71%).30例MHD患者2年来共死亡5人,死亡率56人/1000病人年,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事件(40.00%)、出血(40.00%)、感染(20.00%).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控制改善了拉萨地区MHD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生活质量与常人相比仍然较低.心脑血管事件、感染、贫血是影响高原地区MHD患者生活质量、住院率、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生死亡的原因,探讨治疗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死亡的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6例未死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死亡原因。结果:观察组死亡主要原因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47.22%,肺部疾病占30.56%,其余均为脑血管意外造成。观察组年龄、体重增长速度、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基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死亡的因素较多,以心血管疾病和感染为主,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12在该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和血液透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死亡56例,占45.9%,其中因心血管病死亡31例(55.38%),严重感染9例(16.07%),脑血管病7例(12.50%),全身衰竭6例(10.71%),消化道出血3例(5.36%)。其他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也是与血液透析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和严重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透析,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冰  于黎黎 《医学综述》2012,(20):3526-3528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辽河油田中心医院维持血液透析住院2次及以上患者29例为观察组,同期未住院及住院1次患者44例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住院原因,两组患者年龄、开始透析年龄、透龄、原发病因、血红蛋白、血生化、残余尿量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慢性肾炎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再住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残余尿量与患者再住院相关(P<0.05)。结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再住院率高,感染及心血管疾病是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原因,低血浆白蛋白、贫血、残余尿量减少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相关。  相似文献   

16.
神经病变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神经病变复杂,牵涉到大脑、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器等内脏及肌肉组织。其检测主要有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及神经传导电生理,而后者是最客观的。尿毒症患者即使行血液透析治疗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现认为主要与中分子范围的神经毒素潴留有关。目前尿毒症神经病变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效果差。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血浆吸附治疗均对神经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3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感染率为12.45%(141/1132)。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占50.35%;年龄大于60岁者、住院时间超过30d者、有侵入性操作者、原发病中狼疮性肾炎者感染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病原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占66.15%,其次为革兰阳性杆菌,占23.08%,霉菌占10.76%。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有关。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57-15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发症以及生存率。结果3年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生存32例,生存率为53.3%;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生存48例,生存率为80.0%,糖尿病肾病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F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因感染死亡12例,占42.8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8例,占28.57%;脑血管疾病5例,占17.86%;其他3例,占10.71%。糖尿病肾病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为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尽早进行血液透析,在治疗期间要积极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并改善其营养状况和贫血,充分地进行血液透析,积极地控制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自我护理能力差,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过份的忧虑,透析期间并发心血管及感染性疾病较多,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尿毒症症状缓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了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