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一类蛋白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I- CAM1,CD54)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06)是研究较多的两种黏附分子。研究表明它们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其通过受体-配体相互黏附作用而发挥生物学功能。黏附分子参与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细胞间信号转导、血栓形成、创伤愈合、炎症免疫反应以及肿瘤浸润与转移等机体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P-选择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属选择素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22)、微血管病变组(n=25)、大血管病变组(n=26),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血压呈正相关(r=0.46、0.52和0.47,P<0.0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也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43和0.48,P<0.01).结论 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预测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梁  黄涵  周娜  邓巧莹  黄永秩 《检验医学》2010,25(8):606-60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0例结直肠癌患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并以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是预测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黏附分子,其在正常骨髓造血与非造血细胞的表达是构成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相互识别与黏附的主要基础,可参与造血干/祖细胞的动员、归巢、增殖和分化等。对VCAM-1和ICAM-1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归巢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将为由此而进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肖淑辉  高春海  季海生 《临床荟萃》2005,20(19):1116-11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黏附分子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属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们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组织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免疫应答反应,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及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1].为探讨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elhesion molecule-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我们检测了31例SLE患者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黏附分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脑缺血后白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作用被认为是多梗死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目的:测定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与氧自由基浓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设计:病例一对照实验。单位:吉林夫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0—01/2004—10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多梗死性痴呆患者82例.其中轻度痴呆32例,中度痴呆21例,重度痴呆29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同一医院自愿参加实验的体检人员,共23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溅定正常对照组、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和氧自由基浓度,并分析病情严重程度对黏附分子水平及氧自由基浓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对象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含量。②两组对象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③两组对象血氧自由基浓度。结果:参加试验多梗死性痴呆患者82例和正常对照组2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氧自由基浓度:多梗死性痴呆组高于对照组[(469.00&;#177;76.33),(196.00&;#177;45.91)μg/L;(1103.30&;#177;98.96),(601.00&;#177;76.30)μg/L:(4.018&;#177;1.656),(1.295&;#177;0.718)g/g,(t=5.517-6754,P〈0.01)]。②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及血自由基浓度与痴呆程度望正相关(r=0.6594,r=0.6972,-0.6494,P〈0.05)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与自由基浓度呈正相关(r=0.7147,r=0.7324,P〈0.01)。结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氧自由基参与了多梗死痴呆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痴呆越重黏附分子水平、氧自由基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黏附分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脑缺血后白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作用被认为是多梗死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目的测定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与氧自由基浓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0-01/2004-10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多梗死性痴呆患者82例,其中轻度痴呆32例,中度痴呆21例,重度痴呆29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同一医院自愿参加实验的体检人员,共23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和氧自由基浓度,并分析病情严重程度对黏附分子水平及氧自由基浓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对象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含量.②两组对象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③两组对象血氧自由基浓度.结果参加试验多梗死性痴呆患者82例和正常对照组2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氧自由基浓度多梗死性痴呆组高于对照组[(469.00±76.33),(196.00±45.91)μg/L;(1 103.30±98.96),(601.00±76.30)μg/L;(4.018±1.656),(1.295±0.718)g/g,(t=5.517~6.754,P<0.01)].②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及血自由基浓度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6594,r=0.697 2,r=0.649 4,P<0.05)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与自由基浓度呈正相关(r=0.714 7,r=0.732 4,P<0.01).结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了-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氧自由基参与了多梗死痴呆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痴呆越重黏附分子水平、氧自由基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正>造血微环境提供必要信号支持,调控白血病的发生与进展~([1])。白血病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之间,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实现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细胞静止、归巢、耐药,并激活抗凋亡相关通路~([2-4]),通过对黏附分子干扰可以使白血病细胞重新对化疗药物敏感~([5-6])。因此,黏附分子在白血病形成和进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钙黏蛋白超家族是一类重要的黏附分子,拥有超过350个成员,包括经典钙黏蛋白、桥粒钙黏蛋白、原钙黏蛋白、钙黏素  相似文献   

10.
黏附分子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佳华 《临床荟萃》2006,21(9):677-678
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物质,在血管性病变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时可引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异常增加.近年来,对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黏附分子的研究也因此倍受关注.笔者仅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与内皮细胞损伤之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细胞黏附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c,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以其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或细胞-基质-细胞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细胞应答、炎性反应、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随着免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日趋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亚麻酸对高糖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α-亚麻酸在糖尿病血管合并症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α-亚麻酸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自花椒籽中提成,含量>91.6%;婴儿脐带(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提供,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过程及分组:采用体外培养的第2~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高糖组 α-亚麻酸(α-亚麻酸浓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μmol/L)组。各组细胞于不同培养环境中培养48h后收集标本。③实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计数法观察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高糖组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量和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经较低浓度(10,50,1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18h后,细胞上清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及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降低(P<0.05),尤以50μmol/L时为显著;以高浓度(2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和粒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进一步增多。结论:高糖环境下,低浓度α-亚麻酸可抑制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的α-亚麻酸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加重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心肺复苏术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缺氧窒息方法造成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复苏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来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脑组织中的改变。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黏附因子-1在脑组织表达明显升高。24h黏附因子阳性细胞的数量最多(P〈0.01)。48h和72h阳性细胞数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黏附因子在心脏骤停后的脑损伤中可能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黏附分子参与生殖调节,在排卵、胚胎发育、胚泡着床、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属于黏附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和细胞间质表面,但表达水平较低;当受到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等]刺激后ICAM-1表达明显增多^[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的变化,探讨一种早期识别和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证(ACS)预后的炎性指标。方法分三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在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691和r=0.603,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白细胞总数亦呈正相关(r=0.412和r=0.561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斑块稳定和未来心脏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性输注后,何种因素促使其迁移到正确部位尤为关键,目前认为黏附分子在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或损伤组织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直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抗原的表达率,RT-PCR半定量分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呈弱阳性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强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率为6%,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率为1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呈微弱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呈高度表达.提示在生理状态下,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高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似文献   

17.
内皮脂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黏附分子与内皮脂酶(EL)的关系,以及EL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刺激HUVE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变化,以50μg/L的抗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计算黏附分子产物相对含量。结果TNF-α作用于HUVECs后,黏附分子ICAM-1、VCAM-1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该作用可被50μg/L的抗EL抗体所拮抗(P〈0.05或P〈0.01)。结论EL参与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调控,推测它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模型构建、样品采集与分析分别于2003-03/06,2003-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动物灌胃给药.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72只大鼠均纳入实验结果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37±0.08,1.40±0.06,P=0.000);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于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0.40±0.06,0.40±0.05;0.61±0.07,0.67±0.05,P=0.003,0.007). 结论高脂饮食能使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可能与细胞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变化. 方法:收集2006-06/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科住院期间同时具有缓解期和复发期的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处于缓解期和复发期的血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本中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结果与结论:与缓解期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期血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体外培养1,3周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第4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明显升高(P < 0.05).结果证实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期血清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均高于缓解期,推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溶, CD40L水平变化及其与细胞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溶性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