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评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灸配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把12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应用舒血宁治疗,并与对照组64例应用维脑路通治疗作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的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和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 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舒血宁组优于维脑路通组。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04—2014-12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1±5.2)分,与对照组的(14.6±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另外,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采用丹参及舒血宁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结果观察疗效以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时,采用舒血宁治疗可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NS500ml静滴,qd,15d;对照组10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NS 500ml静滴,qd,15d,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2 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10 0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 2 0ml加入NS 5 0 0ml静滴 ,qd ,15d ;对照组 10 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3 0ml加入NS5 0 0ml静滴 ,qd ,15d ,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原发性急性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舒血宁静脉滴注称为治疗组,疗程均为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CT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较常规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1);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能促进ICH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带的缩小及神经功能缺失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血清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以及F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非外伤性36例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吸收、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7d后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治疗30d后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有助于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和水肿的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抗凝、改善脑供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评定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36.66%,总有效率为66.6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幅度、ADL评分上升程度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完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2组在急性期(病程10d以内)治疗相同,10d以后,治疗组应用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15d,其余常规治疗2组相同.结果 用药14d治疗组血肿体积及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1,△P<0.05),30d,90d时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安全有效,可促进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NS500ml静滴,qd,15d;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NS500ml静滴,qd,15d。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35例(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 HSS),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I HSS,ADL评分在治疗后7 d、14 d、21 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各评定1次。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各评定1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MES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PC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PCPCI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PCPCI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以统计学处理。结果舒血宁治疗组与奥扎格雷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5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以普通西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比治疗前显著增高,但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44±6.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MA评分(53.44±7.53)与Barthel指数(61.21±9.4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组(A组)、低频电刺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用低频电刺激、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发病48h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的变化.结果 三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以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BDN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BDNF含量比对照组升高的更多(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改善血管性痴呆(VD)认知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5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天智颗粒冲服。应用韦氏记忆量表(MQ)、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MMSE、MQ、HD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 MQ HDS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