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肾同源的经络学基础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汤立新  孙永章 《中医药学刊》2003,21(7):1211-1212,1181
  相似文献   

2.
郝端升 《河北中医》1993,15(6):13-13
1 摇头风症王某,女,63岁。1992年3月17日来诊,观其颜面潮红,舌黯嫩,苔薄白,独头动摇,身体宁静如常。自述眩晕、头痛,多梦少眠,胸闷食减,时已4月有余。候其脉象,  相似文献   

3.
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对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还是空白,为了深化认识,现将就其发生学原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肝肾同源"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历代医家对“肝肾同源”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概括“肝肾同源”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肝肾同源”是“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简称,“乙癸同源”是肝肾相关的理论基础,“肾肝同治”是协调肝肾的治疗法则。“乙癸同源”揭示的人体内肝肾结构和功能协调统一的整体调控机制主要包括肝主藏血与肾主藏精相生,肝主疏泄与肾主闭藏统一和肝主生发与肾主涵养协调。“肾肝同治”包括“肾病治肝”、“肝病治肾”或“肝肾同治”,但“肾肝同治”经典的基本治疗法则主要是指“滋水涵木”,即通过“滋水涵木”以维持“肾精-肝血相生”、“闭藏-疏泄统一”和“生发-涵养协调”。  相似文献   

5.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古今医家有关肝肾的医学文献,对肝肾同源的理论分萌芽、深化、形成和充实四个阶段进行溯源.  相似文献   

6.
肝肾同源的基础是经络、气血沟通肝肾两脏,使得精血互化,影响男性生殖能力;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病机应从肝肾立论,肝气郁结、经络瘀阻、肾精不足是其基本病机。肝肾同源与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关系从理论上与临床来看,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从以上角度讨论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7.
"肝肾同源"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 几个有关“肝肾同源”概念的定义1 .1 肾肾藏 (肾 )是具有藏精、主水、作强等效应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其内涵是指藏精、主水、作强等功能特点的本质属性 ;其外延是指能产生上述功能或是能使上述功能形成完整调控体系以适应体内外环境变化的所有组织结构和其相关的功能系统。“藏”有隐藏不露和守藏动用两层含义 :前者强调肾脏维持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而不耗散的隐藏性 ,后者强调肾脏保卫防守所藏之精不受邪气侵犯和使精能顺利地化生真阴真阳以备机体动用的防卫调节性。精是机体的本原可化生其他物质且能产生多种重要生理效应的在体…  相似文献   

8.
由于肝肾同源理论形成的历史跨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加之研究者众,发挥者多,不免带来许多纷纭与争执、困惑与迷惘.分析整理了近十年来众多论者对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运用、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下一步研究奠定继承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肝肾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乙癸同源、肝肾同治3方面论述肝肾同源理论,以肝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联系为切入点,挖掘不同时期中医古籍中有关肝肾同源理论内涵的认识,梳理该理论的发展溯源,为其更好地发挥临床指导价值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施维 《陕西中医》2006,27(5):575-577
目的:探讨分析“肝肾同源”理论。方法: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肝肾同源的理论根据,理论内涵。结论:“肝肾同源”理论根据为:肝肾母子相生,肝肾精血互化,肝肾经络相通、共隶奇经,肝肾各为先天,肝肾统司相火,肝肾阳气互温。本理论揭示了同居下焦的肝肾两脏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的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由此衍生出了“肾病治肝、“肝病治肾”、“肝肾同治”之法,此法在临床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肝肾同源”理论,分析肝肾两脏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的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由此衍生“肝病治肾”、“肝肾同治”之法,以指导其在慢乙肝肝纤维化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中风病的病机因素有风、火、痰、虚、气、血。肝肾阴虚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肝肾同源"高度概括了中医学肝与肾之间在生理、病理和治疗各方面极为密切的关系。针对高血压病并发症,包括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和(或)尿毒症、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高血压眼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从"肝肾同源"理论出发进行探讨,可以拓展辨治思路,指导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14.
朱俊楠  霍艳  高帅  吴悦靓  陈萍 《陕西中医》2023,(5):612-614,618
先兆流产在中医学体系对应“胎漏”“胎动不安”两种疾病范畴,普遍认为发病最常见原因是肾虚。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推迟,原来的治疗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现代医学在不断深化对疾病认识的同时,逐渐发现“肝肾同源”的生理功能对女性妊娠影响较深。现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了其与先兆流产的关系,以期为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治决策附翼。  相似文献   

15.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肝肾理论是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笔者用以指导针灸辨证施治每获良效。1 肝肾密切相关(1)母子相生,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肾为肝之母。《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此言肝血为肾精所化生,厥阴必待少阴之精足方能血充气畅,疏泄条达。正所谓母子相生,精血同源。(2)经气互通,八脉共隶张介…  相似文献   

16.
肝肾同源,亦称乙癸同源,是五脏相关的理论之一,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乙癸同源则肝肾同治,据此可论治不同的疾病,从另一侧面又说明了中医学的异病同治。兹列举治案数则以资验证。例一内伤发热(功能性低热) 李某,男,32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春节过后,患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崩漏属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运行失调或子宫收缩不良所致。对于青春期的崩漏西医一般采取口服雌、孕激素来调整激素水平,但对于青春期少女来说.长期口服激素副作用大,病情反复不易控制。而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肝肾同源"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与肝肾两脏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徐新宇  崔云  吴骏 《新中医》2022,54(22):167-170
肝肾同源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黄帝内经》之“肾生骨髓,髓生肝”理论萌芽至今,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充实,并不断指引新的研究方向。文章对肝肾同源理论进行阐发,从肝肾同源角度解释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阐明系列调肝理肾之法,希望对临床诊治男科疾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不孕症的病位在胞宫,病机总属肾虚肝郁,兼有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肝肾同源又称 乙癸同源,肝肾两脏在经脉循行、精血、阴阳等方面与不孕症关系密切。从“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及其与不 孕症的关系探讨不孕症的针灸治疗,治疗上注重补肾气、疏肝气,兼调冲任、安神智,若兼痰湿、瘀血者予化 痰、祛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