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属于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一种,其特征为肠腔内黏膜下淋巴系统扩张,淋巴液向肠腔渗漏。主要临床症状有低蛋白血症、水肿、脂肪泻、外周淋巴细胞减少等,其中各种蛋白从胃肠道大量丢失造成的低蛋白血症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病因不明,常由先天淋巴管发育不良所致,近年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肿瘤、感染、外伤及手术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我科近期收治1例原发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经充足热能、高蛋白、低脂肪、少渣、低盐的中链甘油三酯(MCT)饮食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拟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组(EEN+PN组,n=62)和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n=64),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3、7天监测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血生化、血淋巴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血生化指标和炎症及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160.3±23.0)g/L比(137.0±28.7)g/L,P=0.000];术后第7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210.6±34.6)g/L比(154.8±36.9)g/L,P=0.000]、白蛋白[(33.6±3.8)g/L比(31.8±4.7)g/L,P=0.042]、淋巴细胞计数[(2.33±0.53)×10^9/L比(1.04±0.36)×10^9g/L,P=0.046]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血γ-谷氨酰转肽酶[(48.12±33.84)U/L比(71.54±34.00)U/L,P=0.048]、C反应蛋白[(31.15±19.00)mmol/L比(45.90±23.21)mmol/L,P=0.042]、总胆固醇[(3.09±0.83)mmol/L比(3.29±0.91)mmol/L,P=0.045]、低密度脂蛋白[(2.01±0.39)mmol/L比(2.31±0.72)mmol/L,P=0.049]水平显著低于PN组。EEN+PN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65.7±15.6)h比(75.1±27.0)h,P=0.036],围手术营养支持疗法总费用显著低于PN组[(2634.5±1306.8)元比(3058.6±1216.0)元,P=0.046]。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机体术后前白蛋白水平,有益于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水平的恢复,促进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L-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伴有营养不良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术后第1-5天,每日给予两组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提供非蛋白热卡90KJ·kg^-1·d^-1,氮0.25g·kg^-1·d^-1。术后第2天起,同时给予两组患者流质饮食,试验组患者每日口服L.谷氨酰胺颗粒30g。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3(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C反应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7天试验组的血清转铁蛋白[(2.294±0.34)w.‘(2.15±0.42)g/L]、前白蛋白[(0.27±0.76)vs.(0.23±0.84)g/L]、CD4(30.9%±2.2%128.28.9%±2.3%)、CD4/CD8(1.174-0.19vs.1.104±0.81)、IgG1(12.944±2.08)vs.(11.194±1.95)g/LI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测定值(P均〈0.05),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测定值[(31.6±16.7)vs.(36.54±13.3)mg/L,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L-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下调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观察老年危重患者营养状态、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危重患者完全随机化法分成3组:不含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对照组(A组),低剂量谷氨酰胺[0.3g/(kg·d)]肠内营养组(B组),高剂量谷氨酰胺[0.6g/(kg·d)]肠内营养组(C组)。于营养支持的第1、7、14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谷氨酰胺,观察血清谷氨酰胺含量变化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氮平衡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第7、14天B组和C组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分别为(1886.8±420.5)、(2228.6±440.2)g/L和(1889.6±436.1)、(2174.3±440.8)g/L,较A组(1612.0±493.5)和(1869.7±559.8)μg/L显著升高(P=0.027,P=0.008);二胺氧化酶在B组和C组分别为(2310±1271)、(1602.5±1137.9)U/L和(2076.3±567)、(1586.3±530.9)U/L,较A组的(3250±923)和(2476±862)U/L显著降低(P=0.000,P=0.000)。营养支持后第7天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明显改善(P=0.023,P=0.047),第14天血红蛋白明显改善(P=0.003)。B、C组成功实施EN人数和达到EN目标人数分别是4和25例、3和27例,较A组12和13例多(P=0.008,P=0.000),胃肠道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少。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能早期改善危重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态,减少胃肠功能并发症。通过肠道给予谷氨酰胺,有利于成功实施肠内营养,并实现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部分切除患者82例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中长链脂肪乳,研究组使用中长链脂肪乳联合ω-3脂肪酸。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3、CD4/CD8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后第7天研究组患者血清总蛋白(61,40±5.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5.53)g/L(P=0.018),研究组谷草转氨酶(32.37±11.92)U/L显著低于对照组(42.50±29.97)U/L(P=0.048),研究组IgA(2.67±1.01)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5±0.77)g/L(P=0.027),研究组IL-1β(7.88±6.45)pg/na显著低于对照组(12.98±11.07)pg/ml(P=0.034),研究组IL-2(24.98±20.3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3.09±20.74)pg/ml(P=0.002)。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外周血白细胞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ω-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稳定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随机分为HD、HDF组,分别应用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年,观察并比较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脂、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清除率指数(Kt/V)、血钙、磷及血β2微球蛋白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小分子物质清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年后,患者血红蛋白由(102.5±17.2)g/L升至(111.4±12.3)g/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由(627.7±571.9)Pg/ml下降到(489.6±372.4)Pg/ml,透析前平均动脉压由(110.7±6.8)mmHg下降到(106.8±7.2)mmHg,高密度脂蛋白由(0.92±0.23)mmol/L上升至(1.03±0.2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液透析滤过血B2微球蛋白清除卒为(37.1±4.1)%,单纯血液透析患者血β2微球蛋白清除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有利于清除中分子物质,改善血液净化患者的肾性贫血、高血压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7.
王建霞 《职业与健康》2014,(13):1883-1885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159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各53例。其中研究1组采用1g/kg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0.5g/kg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人工按摩等。测量患儿治疗1和3d后总胆红素含量,并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同时采血观察3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入院治疗前,3组总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P=0.914〉0.05)。治疗1d后,对照组含量上升,研究1、2组大幅度下降,1组较于2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3d,研究1组总胆红素含量下降至(182±14)μmol/L,研究2组总胆红素含量下降至(213±16)μmol/L,对照组开始下降至(254±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9,P=0.000〈0.05)。3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研究1组红细胞数量为(3.95±0.64)×10^12/L,研究2组红细胞数量为(3.74±0.42)×10^12/L,对照组红细胞数量为(3.49±0.52)×10^12/L,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1,P=0.001〈0.05)。研究1组血红蛋白含量(122.82±7.90)g/L,研究2组血红蛋白含量(110.43±10.01)g/L,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101.82±7.9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32,P=0.000〈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高脂高糖高能量饲料喂养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及其。肾病特点。方法选用2个月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10只)及造模组(20只)。造模组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0周后.并给予小剂量沣射STZ以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继续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个月。实验结束时,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并作肾脏组织的PAS染色切片。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组的大鼠体重、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468.7±8.8)g,(1.92±0.27)mmol/L,(1.32±0.34)mmol/L,(38.81±5.39)mU/L]均高于正常组[(436.9±7.4)g,(1.16±0.17)mmol/L,(0.8±0.18)mmol/L,(21.43±4.19)mU/L,t=9.76,8.08,4.44,8.90,P〈0.01];注射STZ两周后,造模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19.31±1.55)mmol/L,(31.31±8.60)mU/L,(26.55±6.33)]均高于正常组[(5.45±0.69)mmol/L,(19.97±3.26)mU/L,(4.82±0.84),t=26.383,3.951,10.719,P〈0.01];实验结束前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19.27±1.97)mmol/L,(16.70±7.51),(72.49±8.53)mg/24h,(74.76±8.38)txmol/L,(19.09±4.21)mmol/L]均高于正常组[(5.62±0.65)mmol/L,(5.45±1.33),(15.26±2.20)mg/24h,(40.81±1.97)I~mol/L,(9.87±2.13)mmol/L,t=20.96,4.66,20.62,12.50,6.35,P〈0.01],。肾组织PAS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严重,出现新月体或肾小球硬化等病灶。结论长时间的高脂高糖高能量饲料喂养大鼠,并注射小剂量STZ能够诱导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其肾脏发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新月体及肾小球硬化等病理学改变。大鼠伴有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具有大量蛋白尿,高血肌酐及尿素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及夜尿增多患者,进入研究前已接受氯沙坦钾治疗12周以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原有降压药物均继续服用,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3个疗程,同时常规使用氯沙坦钾及其他降压药物,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及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前列腺素E1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渗透浓度、尿β2微球蛋白(B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尿mALB、尿p2_MG及尿NAG均低于对照组[(88.6±14.2)μg,/min比(123.9±14.8)μg/min、(0.84±0.41)mg/L比(1.61±0.49)mg/L、(30.2±10.5)u,L比(75.7±12.8)U/L],尿渗透浓度高于对照组[(591±71)mmol/L比(454±6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素E。可减轻早期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肾脏缺血状态,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3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UAER进行分组:UAER〈20μg/min为无白蛋白尿组(182例),UAER20-199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120例),UAER≥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54例),并对血尿酸、UAER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68±77)μmol/L、(298±90)μmol/L、(363±113)μmol/L(P〈0.05)。将血尿酸值从小到大排序,四分位后分别为(220±36)μmol/L(107-255μmol/L)、(287±24)μmol/L(256-315μmol/L)、(333±54)μmol/L(316-363μmol/L)、(416±65)μmol/L(364-613μmol/L),相应的白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2.5%、46.2%、48.7%、59.2%(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UAER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221,P〈0.05),另外还与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胰岛素应用、吸烟、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等因素后,血尿酸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UAER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态、肾功能进展及低蛋白饮食(LPD)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友谊医院CKD门诊规律随诊的患者115例,采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加强对其饮食管理12个月.分析比较CQI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饮食依从性方面的变化.结果 经过以低蛋白饮食为主导的CQI营养管理,CKD患者营养状况保持良好,握力、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均>0.05).患者主观感受改善,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评分由干预前的7.0(7.0,8.0)分降至7.0 (7.0,7.0)分(P=0.000).干预后反映肾功能进展的指标,改良MDRD公式计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有所下降,由(40.74±14.49)降至(37.94±16.86) ml/(min·1.73 m2) (P=0.000),年平均下降速率为(2.81±7.42) ml/(min·1.73 m2);干预后的肌酐清除率无明显下降(P=0.910).患者对低蛋白饮食依从性得到改善,蛋白质摄入量(DPI)及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PNA)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DPI/kg由(0.79 ±0.27)降至(0.64±0.15)g/(24 h· kg),PNA/kg由(1.02±0.32)降至(0.82±0.24)g/(24h·kg)(P均=0.000);低蛋白饮食认知程度及依从性调查显示CQI营养管理12个月后,患者在知、信、行3个方面的评分以及整体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均=0.000).结论 CQI应用于CKD患者饮食营养管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对低蛋白饮食的重视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解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探讨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以透析营养客观评分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3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和传统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进行比较,观察其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评估的价值.结果 7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3∶1,平均年龄(54.90±12.10)岁,透析龄(85.37 ±54.17)个月.根据透析营养客观评分营养正常患者15例(20%)、轻中度营养不良者42例(56%)、重度营养不良者18例(24%).重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相比,患者的体重指数[(19.81 ±2.22)比(23.90±2.44)kg/m2,P=0.030]、干体重[(50.85±7.60)比(59.94±10.89)kg,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相比,患者的胆固醇[(4.60±0.84)、(3.73±0.68)mmol/L比(5.71±1.64)mmol/L,P =0.011,P=0.000]、标准蛋白质分解率[1.17、1.15g/(kg·d)比1.45 g/(kg·d),P=0.030,P=0.010]、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1.44±0.77)、(1.00 ±0.41)cm比(1.80±0.63)cm,P=0.032,P=0.020]、上肢中臂周径[(24.85±1.48)、(21.66±1.48)cm 比(24.99 ±2.30)cm,P=0.046,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反应蛋白[OR=12.482,95% CI=0.190-130.928,P=0.035]和标准蛋白质分解率[OR =0.128,95% CI=0.022-0.736,P=0.021]与营养不良存在相关性.结论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炎症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肠内与肠外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ICU危重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57例)和肠外营养组(57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等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各营养指标均有所升高,且肠内营养组比肠外营养组升高更明显[血红蛋白:(120.47±22.46) g/L比(114.83±23.86) g/L,总蛋白:(78.21±8.42) g/L比(70.48±8.21) g/L,白蛋白:(38.21±5.03) g/L比(33.87±5.62) g/L,前清蛋白:(245.57±44.61) mg/L比(182.24±42.7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腹胀腹泻、呕吐恶心、感染、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14.04%(8/57)比26.32% (15/57),12.28%(7/57)比17.54%(10/57),3.51%(2/57)比8.77%(5/57),1.75%(1/57)比5.26%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力都有提升作用,且肠内营养效果更加明显,可更好地提高预后,可能成为危重症患者更佳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NAFLD的男性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碳水化合物组(L组,n=31)与中碳水化合物组(M组,n=27),其他处理相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血浆葡萄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 L组与M组分别有2例与4例剔除.给予饮食干预后6周,L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量显著低于M组[(4.3±1.4)mol/L比(5.0±0.9) mol/L,P=0.004; (6.1±1.5) U/ml比(8.9±1.4) U/ml,P=0.001],L组ALT与AST水平均显著低于M组[(30.23±3.34) U/L比(42.33±4.46) U/L,P=0.003; (31.19±4.13) U/L比(45.21±3.73) U/L,P=0.001],L组LDL和TG水平也显著低于M组[(1.13±0.22)mmol/L比(2.71±0.67) mmol/L,P =0.001;(0.99±0.74) mmol/L比(1.42±1.06) mmol/L,P=0.001].结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改善NAFLD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分泌量、肝功能指标及部分脂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确诊为PCOS并妊娠成功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将其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2),比较分析两组的母婴结局和糖脂代谢差异.对两组受试者于孕龄为32-36孕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及胰岛素(INS)释放试验,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lu)、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同时比较两组受试者分娩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分娩时羊水过多、巨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前FPG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2.2% vs.46.9%; 8.3% vs.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2.8% vs.6.3%;0 vs.9.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的TC比较[(6.36 ±1.97)mmol/L vs.(6.43±2.01)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LDL-C及HDL-C比较[(1.17±0.05) mmol/L vs.(2.31±0.14)mmol/L;(3.45±0.16) mmol/L vs.(4.38±0.23) mmol/L;(1.93±0.18)mmol/L vs.(1.18±0.2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FPG、FINS、HOMA-IR及HOMA-β比较[(4.39±0.56) mmol/L vs.(4.53±0.67) mmol/L;(6.35±4.92) mIU/L vs.(7.82±4.39) mIU/L;(1.34±0.87) vs.(1.67±0.98);(132.8±87.8) vs.(171.5±9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AUCglu[(20.14±3.79) mmol/Lh vs.(23.36±5.18) mmol/Lh]和AUCINS[(163.7±71.80) mU/ Lh vs.(230.5±130.32) mU/ L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OS患者于孕期接受营养指导可改善其孕期糖脂代谢,降低GDM和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调整三大供能营养素比例及构成兼减轻体重对痛风伴超重者血尿酸、血脂水平及肾功能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个月前至少经历1次痛风发作的非糖尿病男性伴超重的痛风患者67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蛋白研究组(每日给予能量6276 kJ,其中碳水化合物40%、蛋白质30%、脂肪30%,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不计嘌呤含量)及低嘌呤对照组(热量同高蛋白研究组,其中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0%、脂肪30%,嘌呤<150 mg/d),研究开始及6个月后分别取血样检测血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及6个月内痛风发作次数.结果 61例患者完成研究(脱落率9.0%).膳食干预6个月后,患者体重减轻[(65.75±3.26)比(69.31±7.78)kg,P=0.043]、痛风发作次数减少(17比28次,P=0.000).与低嘌呤对照组比较,高蛋白研究组UA[(420.25±36.78)比(466.81±41.97)μmol/L,P=0.000)]、TC[(5.69±0.46)比(6.49±1.04)mmol/L,P=0.007)]、TG[(2.15±0.54)比(3.13±0.62)mmol/L,P=0.000)]和FBG[(5.63±0.82)比(6.49±0.64)mmol/L,P=0.000)]显著下降,HDL-C[(1.24 ±0.22)比(0.89±0.26)mmol/L,P=0.000)]、ALB[(41.56±5.37)比(37.08±5.94)g/L,P=0.014)]、TP[(72.97±5.41)比(67.27±7.87)g/L,P=0.005)]和Hb[(142.86±12.31)比(114.25±12.98)g/L,P=0.001)]显著升高.两组LDL-C[(3.55 ±0.80)比(3.73±0.72)mmol/L,P=0.445)]、SCr[(96.63±16.97)比(94.28±13.35)μmol/L,P=0.597)]和BUN[(4.89±1.25)比(4.46±1.21)mmol/L,P=0.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高蛋白研究组和低嘌呤对照组痛风发作次数分别下降48.48%和22.22%,两组痛风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调整痛风患者宏量营养素摄入比例兼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患者UA水平、调节血脂、改善营养状况并减少痛风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1,2-二甲基肼诱导大鼠肠道肿瘤,同时观察高脂对1,2-二甲基肼诱导大肠肿瘤的影响。方法Westar大鼠50只,鼠龄7周,根据不同饮食及是否腹腔注射二甲基肼将大鼠分为4组:标准饮食对照组(n=10)、标准饮食±二甲肼诱导成瘤(SDT,n=15)组、高脂饮食对照组(n=10)、高脂饮食±二甲肼诱导成瘤(HFDT,n=15)组。实验18周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结肠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取出肠道,观察肿瘤部位、数量、大小等,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Ki-67在正常组织、肿瘤中的分布。结果实验结束时SDT组大鼠死亡率20.00%、成瘤率75.00%、荷瘤率117%,HFDT组大鼠死亡率26.67%、成瘤率81.82%、荷瘤率191%,SDT组和HFDT组死亡率、成瘤率(P=0.545)及荷瘤率(χ^2=1.343,P=0.2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DT组中肿瘤平均体积〉0.05cm^3个数占28.57%,HFDT组中肿瘤平均体积〉0.05cm^2个数占66.67%,两组肿瘤平均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G[(1.39±0.31)mmol/L]、TNF-α[(124.80±21.69)ng/L]较标准饮食大鼠血清TG[(0.46±0.20)mmol/L]、TNF-α[(85.83±17.45)ng/L]显著升高(P值均=0.000)。高脂饮食大鼠结肠黏膜TNF-α[(6.22±0.63)ng/g]、IL-6[(13.50±0.67)ng/g]较标准饮食大鼠结肠黏膜TNF-α[(2.33±0.44)ng/g]、IL-6[(7.31±0.41)ng/g]显著升高(P=0.020,P=0.000);高脂饮食对照组Ki-67阳性表达率40%,较标准饮食对照组10%显著升高(P=0.028);HFDT组Ki-67阳性表达率90.48%较SDT组50%显著升高(P=0.015)。结论高脂饮食可能通过导致大鼠血清TG、TNF-α上升,上调结肠黏膜炎症因子TNF-α、IL-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从而介导炎症进展及细胞增殖,最终影响肿瘤形成及进展,有关高脂对1,2-二甲基肼诱导肠道肿瘤的作用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开同)和常规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IV期中的作用,评估其对钙磷代谢和PTH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24例CKD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随机分为两组,极低蛋白饮食+开同组(VLPD+Ket组)和低蛋白饮食组(LPD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营养状态均得到充分维持,游离钙在VLPD+Ket组无明显变化,LPD组趋于下降;血磷在VLPD+Ket组下降[(1.48±0.16)mmol/L和(1.29±0.36)mmol/L,P<0.05],LPD组无变化。LPD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241±138)pg/ml和(494±390)pg/ml,P<0.01],该参数与钙呈负相关(r=-0.75,P=0.02),而与磷呈正相关(r=0.71,P=0.03)。结论 VLPD+Ket能维持CKD IV期患者正常的营养状况,同时还具有改善钙磷代谢、降低尿素氮和稳定PTH的作用,进一步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的发生,有明显底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