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骨折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与简明损伤定级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均按国际疾病编码 (ICD - 9) [1 ] 编码填写 ,但对于创伤患者 ,ICD - 9不能反映损伤程度。对创伤患者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美国制定的简明损伤定级 (AIS -90 ) [1 ] 标准 ,弥补了ICD - 9编码不能反映创伤患者伤情、损伤部位的缺陷。但按AIS - 90编码 ,需要专门设计创伤患者的原始记录表 ,国内只有少数医疗单位使用 ,其普及程度远不及ICD - 9。因此 ,研究ICD - 9与AIS - 90编码的对应关系 ,对建立我国创伤患者数据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研究骨折患者ICD - 9与AIS - 90的…  相似文献   

2.
简明损伤定级-98修订本的主要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损伤定级 (abbreviatedinjuryscale ,AIS)自 1971年问世以来 ,通过临床使用不断充实和扩大内容 ,已由最初仅对机动车致伤扩大到所有损伤 ,并很快在国际上得到公认 ,成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和预测伤员生存概率的基本数据 ,亦便于建立数据库在计算机中储存备用。AIS - 90对AIS - 85作了重大修改 ,增添了很多条目 ,使其更加完善[1,2 ] 。因此 ,AIS - 90已沿用多年 ,在国内亦被广泛使用。由于创伤的复杂性 ,涉及范围较广 ,有些专业外科医师对其研究的专业从临床应用和研究实际出发 ,对某一脏器损伤有各自的…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交通伤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提高颌面交通伤救治水平.方法:总结近3年我院收治颌面部交通伤178例的救治经验,采用ICD-9编码、ISS评分和AIS分级进行病种、伤情和伤因分析.结果:交通事故所致颌面伤仍占首位,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ISS评分大多不超过16分,AIS分级多小于4级;救治成功率为100%.结论:笔者总结的颌面部交通伤伤情判断、急救和早期处理、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原则与经验,对正确救治颌面部交通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评价1488例病人伤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前对医院内的伤情严重度评分方法仍多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法,简称ISS)。我们以AIS-90版为依据,应用ISS对1985~1992年间收治的1488例创伤病人伤情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0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7月~2011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536例颌面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6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74∶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第一位,占50.10%;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168例,占31.34%,其次是颧骨、上颌骨骨折;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部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下颌骨为骨折多发部位,颅脑损伤为颌面部损伤最严重、最常见的合并伤。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救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口腔颌面部暴露于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就其损伤本身而言,对生命的威胁虽然不如其他重要脏器那样严重和直接,但对咀嚼功能、面容外形的破坏以及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则远远大于其他部位损伤。大量的经验证明,抢救伤员,首先要抢救其生命体征,颌面伤暂居次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则应尽快地处理颌面创伤,特别是需要恢复其咀嚼功能和尽可能地减轻面部畸形。对颌面创伤的救治,现已有整套的成熟经验,近期在治疗、骨折固定器材研制以及基础实验研究方面更有不少进展。一、软组织创伤救治方面总体原则是珍惜软组织。在通常视为不易存活的颌面部软组…  相似文献   

7.
三种创伤严重度评分对颌面创伤评估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并比较了三种颌面创伤严重度评分方法,筛选出一种更符合专科特点的颌面创伤评分方法。方法 从1159例颌面创伤患者中选出伤后院前时间≤30天、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984例,分别以骨折处数和损伤部位分组,用ISS、RFISS和MISS法进行评分,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MISS法较RFISS法和ISS法更能准确地区分颌面单处伤和多处伤,对不同部位的颌面部损伤MISS法评估更有临床意义。结论 MISS法可以从颌面创伤功能损害的角度客观准确地评价颌面创伤,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颌面部创伤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颧骨颧弓骨折占颌面创伤的20%~30%。由于颧骨颧弓在颌面部位置比较突出,是构成上颌骨和颅骨的主要连接支架,结构上呈拱形,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出现面部塌陷,开口受限,眼球内陷,复视,眶周瘀血,眶下区麻木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探寻创伤小、效果佳的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收集近20年我科治疗的颧骨颧弓骨折病例,对微创治疗的178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l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178例,男146  相似文献   

9.
1188例颌面创伤不同伤因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不同伤因所致的颌面创伤的特点。方法以不同伤因进行分组,分析颌面损伤的特点,并用MISS法进行创伤评分。结果共收录1188例,各种伤因所致的颌面损伤均以男性为多,男:女为3.34:1,职业损伤和运动损伤中男性比例最高。全面部骨折、面中部骨折、面下部骨折在交通伤中发生率最高。单纯软组织伤和牙槽突损伤均在暴力致伤中发生率最高。结论交通事故和暴力是颌面损伤的主要伤因。由交通事故、职业损伤和意外跌落所致的颌面损伤重于其他伤因所致的颌面损伤,颌面创伤医疗工作者应重视其治疗和预防,减轻致畸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与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FISS)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对颌面部损伤严重度评估的可靠性与敏感性。方法应用MFISS和ISS对741例颌面部创伤进行评分,根据不同骨折数目和不同骨折部位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单纯颌面部创伤和合并全身其他部位创伤的颌面部创伤组单处骨折、两处骨折与多处骨折患者ISS和MFISS平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SS对单处骨折与两处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FIS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面部、面中部和面下部创伤患者在单纯颌面部创伤组ISS和MFISS分值与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MFISS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颌面部创伤I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S面中部和面下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平均评分接近;MFIS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FISS对颌面部创伤的程度反映较ISS评分系统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 1997年 4月~ 1999年 5月对腹部多脏器严重创伤病人使用人重组生长激素 (recombinationhumangrowthhor mone ,rhGH)治疗 ,旨在探讨rhGH在腹部多脏器创伤中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48例腹部多脏器严重创伤患者 ,男 42例 ,女 6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年龄 34岁。其中 5个脏器同时受损 10例 ,4个脏器受损 2 0例 ,3个脏器受损 18例。按损伤严重度评分方法(AIS -ISS法 )ISS≥ 2 0 [1] 。全组病人入院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2 .方法 :对各例病人的…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处于暴露部位 ,在高爆武器普遍使用的现战争中 ,致伤机会较多。据统计〔1〕,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和俄国的颌面战伤占全身的 4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苏联的颌面战伤占 3 4 % ;在抗美援朝中 ,我军的一组资料中报道颌面战伤为 6 7% ;近 2 0年在我们收治的火器伤伤员中 ,颌面伤占全身伤的 8 79% ,其中颌面部骨组织伤占颌面部火器伤总数的 16 87%。颌骨损伤可粗略地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即粉碎型、线型、洞穿型和混合型 ,其中以粉碎型为最多 (74 5 1% ) ,且伴有骨缺损。1 颌面部骨组织火器伤的早期急救  火器伤的救治经常是在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移植后12周,对SCI区的脊髓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和荧光原位标记法)以及Bc1~2和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在A、B、C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1~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体视学计量发现,细胞凋亡率为C>B>A;Bc1~2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A>B>C;Fas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C>B>A。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抑制SCI后的细胞凋亡,而创伤则可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胸外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胸外伤、并发症及死亡率与AIS/ISS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6 年来收治63 例( 年龄≥60 岁)老年胸外伤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3例(年龄≤59 岁) 非老年病人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组ISS平均14.5±7.6,死亡5 例(7.9% );非老年组ISS平均17 .9±11,死亡7 例(3.4% )。两组间ISS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 P>0 .05) ,老年组ISS>16 时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ISS< 25 时,并发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死亡率随损伤部位数和最大AIS(MAIS)增加而升高,当分别达到4 时,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0.05) 。伤前并存慢性病的老年人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ISS与老年组死亡率、并发症有相关性。我国老年人年龄标准偏小(≥60 岁),故两组病人损伤严重程度、死亡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极易并发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等并发症并影响预后 ,是创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 1(IL - 1)、白介素 - 6 (IL - 6 )等前炎症介质快速升高 ,常诱发过度炎症反应。近来报道证实 ,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功能的白介素- 10 (IL - 10 )在创伤患者血浆中能被检测到[1 ,2 ] ,但有关血浆IL - 10水平与损伤严重度、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仍不甚清楚 ,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选择及分组 :选择 …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损伤特点以及生物力学参数与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4.8±0.5)m/s(A组)、(9.2±0.7)m/s(B组)和(14.0±0.7)m/s(C组)的不同速度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每组兔数为6只。观察致伤后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颌面部软组织、眼、脑等邻近组织进行损伤的大体和光、电镜观察,测定伤后6h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同时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和头颅冲击加速度。 结果 C组的加速度、颅内压峰值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形态学改变A组为单纯局部损伤,B组为较严重的多发性骨折,C组为局部粉碎性骨折、骨缺损合并眼和脑组织损伤。兔伤后6h血清中LPO和SOD值C组均显著高于A、B组(P<0.05),而NO值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 结论 撞击速度、头颅冲击加速度响应以及脑内压响应是衡量颌面损伤以及合并邻近器官损伤的重要生物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咬伤是口腔颌面创伤急症之一.马咬伤可造成颌面部多处软组织撕裂或缺损,外形和功能毁损严重,虽然对生命的威胁不如重要脏器伤那样严重和直接,但对咀嚼功能、形貌及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较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严重[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纯颅脑损伤病人AIS-90评定与GCS分值的关系,对其中不符合的原因予以探讨,并提出改进设想。方法选择单纯颅脑损伤病人168例(其中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入院时均行CT检查,伤情分别采用AIS和CCS评定比较。结果AIS5与颅脑损伤GC5>8分不符合的12例主要是单纯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且中线移位均< 5mm。若将 AIS 5血肿> 50mm、中线结构移位≤ 5mm列入 AIS 4,而>5mm仍列入AIS5,本组颅脑损伤符合率将由69.2%上升到90%。GCS 13~15分的AIS 3~4有83例,两者评定的符合率仅为21.7%。结论AIS以解剖为基础;GCS依临床作判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仍为探索课题。随AIS进一步合理调配各部位所占的评分数值,增加临床内容,可使评分的准确性更高,并随计算机的推广而简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0年国际简明创伤定级标准,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SS)[1],对我院1970年1月~1994年8月收治的351例泌尿生殖系损伤患者进行损伤类型及严重等级划分。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51例,男254例,女97例,男∶...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多见于交通伤和战伤等。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 ,美国每年有2 5万人罹患不同程度的SCI,年发生率为 2 8~ 5 0 /百万人。由于脊髓是许多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 ,SCI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 ,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致残率与致死率非常高。目前 ,对SCI的治疗效果仍不佳 ,预后难以预料 ,原因是SCI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全面、深入。为了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案 ,更透彻地阐明SCI所涉及的复杂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