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的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周家渡街道6个居委874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中医“治未病”的知晓、需求及利用等。 结果 71.9%的高危人群知晓中医“治未病”服务,知晓途径前3位为朋友(家人)、医院和媒体;67.2%的高危人群接受过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选择他助干预项目前3位为火罐、针刺和膏方,选择中医“治未病”医疗机构前3位为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利用率不高,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加大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遵循居民生活规律,创造服务机会,提供可持续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预防、治疗的范畴。针对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逐年增加的发病趋势,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慢性病进行管理,显得非常及时而重要。本研究对杭州市拱墅区祥符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涵义深远,在中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治未病"的中医特色以及优势,在近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指出"上工救其萌芽……",就是说疾病虽未发生,但已出现某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的早期阶段,也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高危因素。通过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高危足防治中的临床意义,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独特优势,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中的临床应用,为中医“治未病”思想进一步创新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是指从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征兆到最终月经结束后一年的时期,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早期健康教育,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出现,以安度生命中这一特殊时期,也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张俊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2000-2001
目的:对中医"治未病"在华林社区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对24家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进行问卷设计,对华林社区卫生机构的社区卫生中医药投入和中医药诊疗人次所占比例,中医药人员的配置情况,中心科室的设置情况,中药饮片、中成药的数量,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方面的运用情况等中医药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4家社区卫生机构中人次比例大于50%的有6家,中医药投入比例大于30%的有5家;中医药人员的配置情况显示中医药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部分占60%左右,但中、高级医师、药师较少;只有70.8%的中心达到中药饮片的数量要求,58.3%的中心达到中成药的数量要求;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方面的运用仍需要改进。结论:调查结果说明社区卫生中心中医药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门诊人次,中医"治未病"在华林社区的应用效果良好,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整理、筛选、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以进一步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地位。结果:随着各个朝代医家的总结及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的理念,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越来越起着指导作用。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应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始末,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促进手术后恢复,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老年病的防治.方法采用调摄精神、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固护脾肾之气等措施防治老年病.结论“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防治老年病具有重要意义,确能提高老年人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治未病”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在分析既往对治未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中医治未病的相通之处,对中医治未病的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结论:新时期中医治未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中医怎样“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预防方面,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预防疾病的发生,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治疗方面,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康复养生方面,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要继续综合辨治,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从高血压的治疗看“治未病”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医的治未病理论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运用于临床治疗,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治未病理论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治疗和预防危险因素两个方面,对高血压防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个体干预控制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对1个社区312名志愿者进行慢性病的初诊、筛选,共筛选出二类高危者23人,给其定制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4种危险因素限定量和需要量的控制方案,社区医师根据定制的方案对其进行1.5年的生活行为管理.随诊到21人,干预后20人(87%)身体状态从高危转为健康.提示社区医师对个体生活行为的干预是慢性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亚珍  戴菲  杨霞 《吉林医学》2009,30(24):3225-3225
“治未病”思想发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它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范于未然。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倡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涵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谈中医学“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治未病”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实,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系统的“治未病”思想。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皇帝内经》大声呼吁“治未病”,并且有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