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清除术后常遗有大小不一的骨缺损 ,其充填材料往往取自体骨或异体骨 ,手术取自体骨植骨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 ,增加患者痛苦 ,应用异体骨常出现免疫反应 .为了选择更佳的充填材料 ,根据脱钙骨诱导成骨作用[1-3 ] ,我院骨科自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自制的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 9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3例 ,男 6 4例 ,女 2 9例 ,年龄 5~ 6 1岁 ,平均 33岁 ,其中骨囊肿 36例 ,内生软骨瘤 2 3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19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0例 ,骨巨细…  相似文献   

2.
小儿骨囊肿是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占良性骨肿瘤的22.68%。用传统手术病灶搔刮植骨术治疗,其复发率高达30%∽50%。笔者1980∽1999年对30例骨囊肿采用囊肿腔内注射激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脱钙骨治疗骨缺损9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病灶清除术后常遗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 ,其充填材料往往取自体骨或异体骨 ,但手术取自体骨植骨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 ,增加患者痛苦 ,应用异体骨常常出现免疫反应。脱钙骨具有诱导成骨作用[1~ 3 ] 。作者1 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应用自制的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清除后遗留的骨缺损 93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3例患者中 ,男 6 4例 ,女 2 9例 ,年龄5~ 6 1岁 ,平均 33岁 ,其中骨囊肿 36例 ,内生软骨瘤 2 3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1 9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 0例 ,骨巨细胞瘤 (Ⅰ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患者20例,均采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4~6周使用X线进行检查,可见骨折线模糊现象,手术后12周,有9例患者愈合,手术后20周有7例患者愈合,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达到要求。有18例患者的异体骨愈合情况较优,2例患者部分愈合。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浅表伤口感染现象,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得到改善,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腘静脉血栓现象,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早期病理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二次手术对局部骨折端组织的损害,有利于瘤腔植骨的修复和骨折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予以内固定联合植骨方法治疗,术后常规输液抗炎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08例,随访时间1~2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现象发生.其中106例骨折愈合良好.另2例出现愈合不良,后均经二期治疗骨折愈合.[结论]在对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植骨方法行一期植骨,可增加股骨干骨折治愈率,减少骨不连及内固定装置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和分析改良交锁髓内钉在治疗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长骨转移癌合并病理骨折和上、下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 [方法 ]将普通 V型或梅花髓内针,经加工改良成交锁髓内钉,对部分上述患者作内固定治疗.[结果] ①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16例,其中 7例清除病灶后再行畸形段截骨矫形,所有病例病灶清除 植骨后用改良髓内锁钉固定;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 12例,全部病例病灶彻底清除 植骨后用改良髓内锁钉固定,术后随访病灶愈合良好,未见复发,肢体功能满意.②长骨转移癌合并病理骨折 15例,用改良髓内锁钉进行姑息固定手术,达到稳定肢体的目的,效果满意. ③ 15例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其中 9例接近解剖复位, 6例达功能复位标准,肢体未见缩短或旋转畸形,术后无并发症,愈合时间 2.5~ 7个月,平均 3.5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改良交锁髓内钉同样具备市售交锁髓内钉防旋转、防分离和重叠移位的作用,手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经济承受能力差的患者;用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和骨囊肿矫形术后的内固定,效果良好;对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长骨转移癌能达到临时固定、缓解症状的目的;对骨折断端的加压效应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在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病理骨折中的修复作用与重建方法.方法 32例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刮除病灶后采用高速磨钻打磨腔壁,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骨折断端.结果 术后随访10 ~42个月,平均27.6个月.27例病变愈合良好,骨缺损修复,骨折愈合,肿瘤没有复发.32例中复发3例,再骨折2例,均再次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后痊愈.结论 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充填治疗长骨良性骨肿瘤伴发病理性骨折安全、有效.术中彻底刮除病灶,高速磨钻打磨肿瘤壁,打压植骨,同时选用合适的锁定接骨板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临床应用自体腓骨加胎儿骨治疗长骨良性骨肿瘤的实践经验。方法 刮除病灶,局部自体骨灭活,取适当长度的自体腓骨植入支撑,周围植入备好的、事先灭菌的、部分脱钙的胎儿骨。结果 12例患者无术后感染,无临床可见的排异反应。随访2-4年,植骨融合,无术后骨折、关节面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胎儿骨取材方便,植入后排异反应小,成骨活跃。自体腓骨的植入可有效增强病灶局部的生物力学性能,自体腓骨加胎儿骨植骨治疗长骨良性骨肿瘤,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植骨LCP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1例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均采用植骨LCP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7.6个月(12~30个月)的随访,20例(占95.2%)患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2个月(4-12个月).并发症情况:桡神经损伤1例,骨折不愈合1例.[结论]植骨LCP钢板固定是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胎儿骨移植治疗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骨移植治疗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月份引产的胎儿,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胎儿骨,取适量胎儿骨用咬骨钳咬成胎儿骨条,与抗生素粉搅拌后,植入骨缺损部位或骨折不愈合处.结果 全部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观察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3.5个月.结论 胎儿骨移植对骨肿瘤、骨囊肿及骨折不愈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肱骨干骨折行可膨胀自锁髓内钉固定。[结果]17例病例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无感染、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发生。优良率88.2%。[结论]可膨胀自锁髓内钉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牛骨骨移植在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9年10月间在我院骨肿瘤科接受小牛异种骨骨移植手术治疗的良性骨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共有107例纳入统计,平均随访(26.6±28.6)个月,其中9人失访,失访率8.4%.平均年龄11-75(30.8±13.3)岁,平均植骨量(21.5±19.7)g,平均骨愈合时间6个月,未出现骨不连及骨折.33例(30.8%)出现排斥反应,排斥反应与肿瘤体积及植骨总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肿瘤类型、部位及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牛骨植骨融合率高,严重排异反应发生率较低,在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固骼生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固骼生复合物应用在四肢良性骨肿瘤、瘤样病变骨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38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四肢良性骨肿瘤;术中将病灶于外科边缘彻底刮除,根据病损情况选择自体骨颗粒加固骼生彻底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术后固定关节6周,避免负重。结果38例患者术后随访1—8年,平均3年6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病变复发,4例发生轻度病理性骨折,1例术后切口渗液较多,1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所有骨移植体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再生形态。结论自体骨/固骼生复合物应用在四肢良性骨肿瘤、瘤样病变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和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化性纤维瘤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具有一般良性骨肿瘤的特征,表现为骨干骨皮质内的溶骨性破坏区,边缘多有硬化缘,其内可见钙化或骨化影,周边无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特别是发生于胫骨前端骨皮质的具有上述表现的病灶。[结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具有一般良性骨肿瘤的特征,位于胫骨骨干前端骨皮质内病变最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牵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38例2-5掌骨干骨折的患者均应用皮牵引手法固定治疗,固定期内服活血化瘀、止痛消肿中药,拆除固定后中药浸泡,辅以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优2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92.11%。[结论]应用皮牵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掌骨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工绝经早期对腰椎正位、髋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受试者腰椎正位(L2-L4)及髋部(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骨密度值(BMD)。[结果]人工绝经早期BMD与正常对照组BM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人工绝经早期尚未对BMD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NOS选择性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对兔桡骨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同种异体松质骨和cNOS选择性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复合。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左侧前肢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右侧前肢植入cNOS选择性抑制剂和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物。术后2、4、8、12周,行肉眼观察、X线拍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切片检查。术后12周,行三点弯曲试验。并与正常桡骨比较。结果单纯同种异体松质骨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成骨量,成骨速度,时间均优于cNOS选择性抑制剂和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物。结论cNOS选择性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可抑制骨缺损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松动假体周围的假膜组织中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方法 从人工假体周围的假膜标本中分离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并作体外培养,传代后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并向各组内分别加入骨水泥颗粒和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等,检测是否有破骨细胞形成及其活性;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中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和OPG等破骨细胞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细胞共培养结束时观察到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和玻璃蛋白酶受体(VNR)阳性的多核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形成,这一过程可被OPG彻底阻断;骨水泥颗粒组骨吸收陷窝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同时基质细胞表达RANKL和OPG mRNA,骨水泥颗粒组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并且RANKL/OPG的比率增大.结论 人工假体周围假膜中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表达膜蛋白型及可溶性RANKL,支持破骨细胞分化及其骨吸收活性,从而促进假体周围骨溶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4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平均随访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植骨完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3°,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结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能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与单纯使用硫酸钙颗粒人工骨植骨治疗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97例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接受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联用组),另65例患者接受单纯硫酸钙颗粒人工骨植骨治疗(单用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不良事件、人工骨完全吸收后的骨质愈合情况等.结果 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术后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6%(5/32)和26.2%(17/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在硫酸钙颗粒人工骨完全吸收后,遗留明确或可疑骨缺损的发生率分别为9.4%(3/32)和29.2%(19/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下肢良性骨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两者的联合使用不会增加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且可能降低人工骨被完全吸收后遗留骨缺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