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黄痔疮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我们研制的四黄痔疮膏,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作用,现将其制备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 大黄100g,五倍子100g,黄芩80g,黄连20g,黄柏20g,冰片10g及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g。1.2 制备工艺1.2.1 大黄粉碎成粗粉,加60%乙醇适量置容器内,密封、浸渍,连续浸渍3次,各2d,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薄膜浓缩至规定量。1.2.2 取8倍量水煎黄芩粗粉1h,过滤,保温,药渣用6倍量  相似文献   

2.
分提、合提对芙蓉膏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芙蓉膏药材70%乙醇提取时分提与合提对处方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以及大黄羟基蒽醌衍生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检测定各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大黄羟基蒽醌衍生物的含量。结果:合提对黄芩苷含量影响不大,而盐酸小檗碱含量降低23.96%,大黄羟基蒽醌衍生物总量降低20.16%。结论:芙蓉膏中药物以乙醇为溶媒提取时宜分组提取,以保证有效成分的转移率,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3.
三黄片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黄片是由大黄 30 0g ,黄芩浸膏 2 1g ,盐酸小檗碱 5g 3味药经加工提取制成的糖衣片。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用于三焦热盛 ,目赤肿痛 ,口鼻生疮 ,咽喉肿痛 ,牙龈出血 ,心烦口渴 ,尿赤便秘、急性肠胃炎、痢疾等[1 ] 。方中大黄和黄芩为主药 ,目前我国生产三黄片的厂家很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5)
目的制备具有部分结肠定位释药特征的三黄分散片。方法制备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速释颗粒和大黄蒽醌的部分结肠定位释放颗粒,以崩解时限和分散均匀度为指标,筛选并优化速释颗粒的处方工艺;以小鼠的泻下药效为指标,优化大黄蒽醌的部分结肠定位释放颗粒。HPLC法测定大黄蒽醌的释放度。结果制备工艺为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与一定比例的辅料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水溶液制粒,大黄蒽醌与辅料用含2.35%Eudragit L100、4.65%Eudragit S100和7.0%PEG 6000的70%乙醇溶液制粒,两种颗粒混匀后加入微粉硅胶,压片。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0.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中45 min时,溶出度均大于80%,大黄蒽醌可在结肠部分释放。结论制备的三黄分散片符合要求,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方名:痔断根片 组成:黄连4500g,黄芩4500g,当归4500g,地榆炭4500g.火麻仁7500g,生地7500g,荆芥炭4500g,防风4500g,槐米炭7500g,生大黄4500g,龟版1500g,珍珠粉2000g.制法:槐米炭、荆芥炭、生大黄粉碎成细粉,余药加水煎3次浓缩成1:16-1:19(相对浓度),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槐米炭粉、荆芥炭粉、生大黄粉、珍珠粉与干浸膏粉混匀用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并压片(处方量制成8万片),每片含生药O.3g.  相似文献   

6.
RP-HPLC法同时测定四季三黄片中5种指标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红  王树  张丹参  薛贵平 《中成药》2012,34(10):1915-1918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四季三黄片(大黄、黄芩、栀子、黄柏)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40 nm、345 nm、278 nm、254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60 μg/mL、5.4~54μg/mL、5.3~53 μg/mL、4.3~43 μg/mL、5.8~58 μg/mL (0.999 7 <r <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8.0%和102%之间.结论 该法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四季三黄片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皮康冲剂工艺与溶解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康冲剂由大黄、黄连、黄芩等10多味中经组成,据文献报道。黄连、黄芩配伍在煎者过程中产生沉淀,而大黄可提高黄芩中黄芩甙的溶出率,故提出在生产中将黄连单独打细粉,余药煎煮,浓缩成稠豪后与糖粉、糊精,黄连粉混匀,制成冲剂,使各成分含量得到提高,由于成品中含生药原粉,使得冲剂溶解性差,甚至影响卫生学会合格率,后改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连。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工艺制得冲剂中盐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黄、黄芩与黄柏药对配伍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大黄、黄芩与黄柏药对的最佳配伍提取工艺。方法:将各药味进行配伍组合,以大黄素、大黄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以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大黄与黄芩合提,黄柏单提指标成分提取率较高,得到合提最佳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单提最佳工艺为10倍量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所确定的配伍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皮康冲剂由大黄、黄连、黄芩等10多味中药组成,据文献报道[1]。黄连、黄芩配伍在煎煮过程中产生沉淀,而大黄可提高黄芩中黄芩甙的溶出率,故提出在生产中将黄连单独打细粉,余药煎煮,浓缩成稠膏后与糖粉,糊精,黄连粉混匀,制成冲剂,使各成分含量得到提高,由于成品中含生药原粉,使得冲剂溶解性差,甚至影响卫生学会合格率,后改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连,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工艺制得冲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含量接近,改进后工艺解决了冲剂的溶解性问题,同时保证了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三黄片(大黄、黄芩、盐酸小檗碱)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unfire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9.03%~100.03%,RSD 0.63%~1.07%。10批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三黄片质量不稳定,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烧烫伤喷雾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药学理论、中药制剂技术、民间验方,经药理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应用中药制剂治疗烧烫伤确有特效。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中药喷雾剂治疗烧烫伤128例,疗效独特,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1方药组成及制法处方:虎杖、儿茶、大黄各500g,他榆、黄柏、黄芩、五倍、白芨各300g,红花200g,冰片50g,盐酸达克罗宁10g。制法:用汉清法,将虎杖、大黄、黄柏、黄芩粗粉以及红花浸演于60%的适量乙醇中,密闭振摇15天,抽滤,浸清2次。用适量蒸馏水浸演地榆、五倍子、儿茶、白发粗粉,方法同前,2次。合并滤液。用适量乙醇溶解…  相似文献   

12.
我院制备的中药烧伤涂膜剂,经临床疗效观察,认为治疗烧伤效果较理想。临床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处方] 虎仗500g 大黄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甘油5ml 冰片5g 75%乙醇300ml PVA-124 50g [制法] 虎仗粗粉用乙醇浸渍48小时。浸液减压回收乙醇。加蒸馏水至200ml,用氯仿萃取,分离水层,并浓缩到100ml。静置过夜,用双层纱布滤去沉淀物。大黄、黄芩、黄柏用水浸渍半小时后,用文火煎煮两次。每次1个小时。合并二次滤液。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后过滤。滤液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9,(10)
目的制备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粉碎度、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制备包衣片后,小杯法测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筛选包衣处方。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粗粉,乙醇体积分数70%,乙醇用量10倍,渗漉速度2~3 mL/(min·kg),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有量分别为14.687 4%、6.993 0%;最佳包衣处方为4.4%Eudragit S100,0.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滑石粉,包衣增重8%。结肠靶向片在0.1 mol/L HCl(2 h)、磷酸盐缓冲液(pH 6.8,4 h)中累积释放度小于5%,而在磷酸盐缓冲液(pH 7.8~8.0,1 h)中达到85%以上。结论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可实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三黄泻心汤药效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三黄泻心汤其泻火解毒的药效组分,为药效组分中药的发现和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依据经方的制剂方法制备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生物碱类-黄酮类-蒽醌类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测定了16种药效组分: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其含量依次为1.80%,5.40%,7.70%,4.50%,18.80%, 47.80%,9.40%, 3.60%,1.10%,0.42%, 3.54%,0.07%,0.11%,0.37%,0.11%,0.03%.结论:三黄泻心汤泻火解毒16种药效组分的含量为104.75% (mg·g-1),16种药效组分比例是56∶ 163∶ 232∶ 136∶ 571∶ 1448∶ 283∶110∶32∶ 107∶ 13∶2∶3∶ 11∶3∶1(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相似文献   

15.
马志英 《中成药》2012,34(12):2330-2334
目的建立双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抑火片(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等)中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及大黄素4种药效成分。方法采用固定相为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栀子苷),278 nm(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进样量分别在0.036 8~0.331μg(r=0.999 8)、0.074 4~0.670μg(r=0.999 8)、0.038 7~0.348μg(r=0.999 9)、0.057 6~0.518μg(r=0.999 8)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8.72%、98.69%、98.62%、98.56%,RSD(n=9)依次为1.17%、0.932%、1.16%、0.98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精密度均良好,可为清肺抑火片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黄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韧柳  申勤学 《中草药》2001,32(5):420-421
三黄片由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浸膏组成 ,原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中 ,该标准缺少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指标 ,为了控制药品质量 ,对定性鉴别和检查方法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君药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1 材料和仪器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照品、大黄对照药材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土大黄为本所中药室留样。作流动相用的甲醇为优级醇 ,其他试剂为分析纯。硅胶 G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薄层板均以0 .5 % CMCNa作粘合剂。日本岛津 LC- 1 0 AD高压输液泵 ,SPD- M1 0 A二极管阵…  相似文献   

17.
RP-HPLC测定不同厂家三黄片4种指标成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黄片由大黄、黄连、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主治热毒内盛、高热烦躁、湿热黄疸、下痢。《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对三黄片中的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进行测定[1]。另有文献报道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2]和盐酸小檗碱[3]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同时测定三黄片中3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尚未见报道。作者建立了同时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4种指标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不同厂家4种....  相似文献   

18.
三黄滴丸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组成,因此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是本品的主要检测指标。中国药典三黄片的含量测定中,其大黄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之和计,三黄滴丸中的大黄是以大黄素作为测定指标。经高效液相法反复实验,方法稳定,检测限高。  相似文献   

19.
乙肝解毒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乙肝解毒胶囊(黄柏、黄芩、大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乙肝解毒胶囊中的黄柏、黄芩、大黄;用HPLC法同时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5μC18(2)(250×4.6 mm),流动相: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38∶62∶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20 56~0.205 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89%(n=6);黄芩苷在0.0405 6~0.405 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2.22%(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曾祖平  刘钊  张虎  何薇  王宏  王永红 《中成药》2010,32(12):2091-2095
目的:建立芙蓉凝胶(黄连、黄芩、大黄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关黄柏、黄芩、大黄、泽兰;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分析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1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25∶75∶0.2);检测波长:276 nm(黄芩苷),265 nm(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3%、100.49%和101.49%。结论: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