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洋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22-223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刃针微创治疗术,对照组则采用电针常规取穴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治疗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3%和95.3%,对照组分别为52.3%和8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温针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俞国桥 《中国针灸》2001,21(12):8-16
方法:采用温针治疗本病,并设电针治疗作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温针治疗组有效率为92.8%,电针对照组有效率为7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治疗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比较火刃针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积分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的变化,并评估疗效。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McGill疼痛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刃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疗效,在临床疗效、镇痛效应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均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作用于肩胛提肌起止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局部腧穴、阿是穴等为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际生  徐雀莺 《光明中医》2008,23(5):606-60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电针后结合推拿治疗,对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8.6%,对照组为2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推拿疗效优于单纯电针。  相似文献   

6.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整体电针、局部电针、传统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手针对照组,从临床疗效、疼痛综合评分对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1,3%、65.6%、58.1%,电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电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镇痛、改善症状,还是改善体征方面,都优于传统手针,而整体电针又优于局部电针。  相似文献   

7.
电针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中医证候积分表(SDSV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根据MMSE、ADL、SDSVD量表评价,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76.7%、30.0%、33.3%;对照组分别是30.0%、0.03%、10.0%,两组MMSE、ADL、SDSVD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随访,根据MMSE、ADL量表评价,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60.9%、34.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34.8%、21.7%。两组MMSE、ADL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是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中医证候积分表(SDSV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根据MMSE、ADL、SDSVD量表评价,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76.7%、30.0%、33.3%;对照组分别是30.0%、0.03%、10.0%,两组MMSE、ADL、SDSVD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随访,根据MMSE、ADL量表评价,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60.9%、34.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34.8%、21.7%。两组MMSE、ADL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是治疗中重度血管性痴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经颅多普勒(TCD)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立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口服西比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电针组、药物组,其中针罐组42例,电针组与药物组均为32例。针罐组采用电针配合走罐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4星期和8星期后复发率。结果针罐组总有效率为90.5%,电针组为75.0%,药物组为62.5%。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罐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罐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罐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治疗后4星期和8星期的复发率分别为15.8%、20.8%、55.0%和18.4%、25.0%、80.0%。结论针罐组总有效率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针罐组治疗后4星期复发率低于药物组和电针组,治疗后8星期针罐组复发率与电针组相近,但均低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及中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8.07 %,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P﹤0.05,提示针刀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组.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牵引及中频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治疗急性和慢性屈指肌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患者分为急性和慢性屈指肌腱鞘炎各200例,并各自分为对照组和针刀组各100例,针刀组采用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各治疗1次,半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急性屈指肌腱鞘炎中针刀组和对照组有效率相同,针刀组治愈率90%,对照组89%,经X^2(X^2=0.05)检验处理,P〉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慢性屈指肌腱鞘炎中两组有效率相同,但治愈率针刀组77%,对照组44%,经X^2(X^2=22.78)检验处理,P〈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建议急性期仅予阿是穴穴位注射,慢性期宜穴位注射联合小针刀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以针刀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照组40例,以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医手法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康复治疗,一个月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进行康复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4%,对照组优良率为52%,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且搡作简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火针刀治疗组60例,针刀对照组60例,对以上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火针刀组治愈率81.67%,总有效率96.67%;针刀组治愈率58.33%,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火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临床愈显率及治愈时间优于小针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针刀疗法配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两组病例,小针刀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封闭及针刀)48例进行对比。结果:针刀配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组治愈率60%,优良率90%;对照组治愈率37.5%,优良率58.3。结论:小针刀配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肩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安全显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疼痛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组有效率为95.0%,药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2.5%。疼痛眩晕症状两组都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TDP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小针刀配合TDP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求应用整复手法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整复手法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应用整复手法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痛点封闭与小针刀加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对119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单纯痛点封闭治疗59例,小针刀加封闭治疗60例。结果:单纯痛点封闭组显效占86.4%,有效占10.2%,无效占3.4%;小针刀加封闭组显效占93.3%,有效占5%,无效占0.7%。结论:小针刀加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明显优于单纯痛点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