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和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近年研究发现,复方中药包括古方、经验方和现代中药制剂,用于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及抑制血栓形成有关.本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对复方中药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复方中药治疗血栓性浅静...  相似文献   

2.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深浅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它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可累及任何部位的深静脉,以下肢深静脉受累多见.现将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原因、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冬青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浅静脉炎,是浅静脉发生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广东和平制药厂生产的毛冬青片剂(每瓶100片,每片80mg)来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右胸壁血栓性静脉炎4例;左下腹壁血栓性静脉炎1例,左臂长静脉注药后血栓性静脉炎2例;包皮血栓性静脉炎2例,左臂头静脉、左小腿大隐静脉外伤性血栓性静脉炎各一例,右小腿大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1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位于人体体表的可视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伴有血栓形成。该病是一种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血栓与炎症互为因果。侯玉芬教授认为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医病因为"湿""热""瘀"相互作用,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留滞脉中而发病,脉络湿热瘀阻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应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防治结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300例王景春王志平*辽宁中医学院附院(沈阳110032)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静脉内腔的炎症,是临床常见病症。本病多表现在一段浅静脉内膜炎症,并伴有继发腔内血栓形成为特点的静脉血管疾病。其特点为受累浅表静脉区的皮...  相似文献   

6.
热敏点灸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多发生于四肢浅表静脉,下肢更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疼痛肿胀,沿受累静脉行经可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其周围皮肤的温度增高、红肿。目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尚无特殊疗法,多常规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7.
血栓性深静脉炎是深部静脉血管内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病变多发生在下肢髂腹静脉,月国静脉及小腿深部小静脉丛.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等.我们应用金银花膏外敷治疗24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炎性假瘤实质上是指血栓性浅静脉炎,四肢的静脉大致可分为浅静脉、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倍受重视是由于其严重的致死并发症一肺栓塞,以及遗留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症,血栓性浅静脉炎无此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皮肤大面积的瘀斑、皮温增高,临床称之为蓝色炎性疼痛症。血管彩超检查: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可见炎性假瘤形成,静脉受到挤压,直径变窄,B超定位下穿刺抽出暗红色的血液,涂片镜下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及中性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静脉炎1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领全  杜宝英 《新中医》1992,24(1):41-42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腔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初起发病较急,如不及时治疗,转为慢性期,形成静脉回流不畅的继发症状,缠绵难愈,影响患肢功能,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难。我们以中药为主,治疗103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土茯苓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娅  郑本德 《中医杂志》2002,43(10):732-733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发生于四肢浅表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近年来,我们以土茯苓为主药治疗该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行增强CT检查时防止造影剂外渗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将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192例根据静脉条件分2组分别在检查前行前臂浅静脉留置和颈外静脉留置,进行成功率、殊渗及静脉炎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在192例肿瘤患者行增强CT前预先进行前臂浅静脉留置和颈外静脉留置,在检查过程中推注造影剂时均无1例外渗;前臂浅静脉留置组穿刺一次成功率100%,静脉芡发生率6.8%;颈外静脉留置组穿刺一次成功率96.1%,静脉炎发生率为Q。结论:前臂浅静脉留置和颈外静脉留置操作简单、安全,保证了肿瘤病人行增强CT过程中造影剂律入的安全性,能有敢趣避造影剂外渗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据文献报道,反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穿刺的难度,易造成护理纠纷.护理人员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对于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行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化疗性静脉炎临床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08年7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8例化疗患者(年龄≥60岁)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肿瘤患者均采用静脉化疗,经上静脉炎预防及护理措施后,168例患者中发生化疗性静脉炎者共12例,占7.14%。其中1级静脉炎者9例,占75%;2级静脉炎者3例,占25%。12例静脉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无1例留有后遗症或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结论:对经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做好静脉化疗前、中、后预防及护理是避免或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李进龙  王娟  周计春  李渡华 《新中医》2002,34(12):11-12
介绍奚九一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奚教授认为是湿热瘀阻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治疗遵循“分病求因,分期辨证,祛邪为重“的原则,临床分急性期和好转恢复期对血栓性深静脉炎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医大师王国三治疗脱疽热毒血瘀型用药特点。依据脱疽的病因病机,从其整体辨证论治,通过用药及药量的加减变化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吸毒所致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原因及中药治疗.方法:回顾2006年5月~2009年11月共13例静脉吸毒所致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3例全部治愈.结论:中药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防性和治疗性应用护脉散对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小鼠的疗效,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长春瑞滨尾静脉注射致小鼠静脉炎模型。分别采用预防和治疗给药2种方式,观察护脉散对给药小鼠鼠尾肿胀度、病理组织评分,并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为阳性对照。结果: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护脉散能明显减轻长春瑞滨致静脉炎小鼠鼠尾肿胀度(P0.05),改善静脉炎鼠尾病理组织评分(P0.01)。结论:护脉散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相似文献   

19.
紫草膏对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紫草膏外涂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所有动物均采用自身对照,右耳实验组, 左耳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给予多柔比星5 mg(2 g ·L-1)耳缘静脉注射, 建立白兔耳缘静脉损伤模型。实验组按规定时间外涂紫草膏,对照组不处理。 结果 : 白兔耳缘静脉局部大体表现及病理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 采用紫草膏外涂能明显减轻对血管的损伤,从而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芒硝外用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芒硝外用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家兔耳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炎,小鼠静脉注射伊文思蓝,紫外测定皮肤中伊文思蓝的含量,间接反应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兔耳静脉输注甘露醇溶液造兔耳静脉炎模型,观察芒硝溶液外用对炎症的影响。结果:大、中、小剂量芒硝溶液均能显著性降低小鼠皮肤内伊文思蓝含量(P0.01);静脉输注甘露醇造模48h后,小剂量芒硝溶液组能显著改善静脉炎病理变化,大、中剂量芒硝溶液组能明显改善静脉炎病理变化;造模96h后,大、中、小剂量芒硝溶液组均能显著改善静脉炎病理变化。结论:芒硝溶液外用对急性炎症有好的抑制作用,对兔耳静脉炎有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