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髌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无感染,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功能按陆氏分级,优良率93.3%。结论:应用切开复位钢丝环扎联合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少,优良率较高,临床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8~2009年采用中医结合镍钛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48例,其中横行骨折33例,斜行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5例(2例为开放性),纵行骨折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周,无内固定失败,但术后创伤性关节炎1例。临床效果采用胥少汀式髌骨张力带术后评价标准,骨折复位程度:优36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为93.75%;关节活动度全组都在正常范围;膝关节功能评价:优42例,良6例。结论中医结合镍钛合金聚髌爪固定治疗法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适合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心螺丝钉合并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搜集23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髌前正中纵切口开放复住,空心钉合并髌骨爪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长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日随访,23例患者按照改良的Bostman评定标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空心钉合并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可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B组应用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A组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患者时,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心螺丝钉合并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搜集23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髌前正中纵切口开放复位,空心钉合并髌骨爪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长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随访,23例患者按照改良的Bostman评定标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空心钉合并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可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髌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结果对患者随访6~1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5%。结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08月~2010年08月的69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0例采用钢丝环抱缝合内固定治疗,15例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4例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比较三种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使用陆裕朴功能评定标准:钢丝环抱缝合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张力带组优13例,良2例;镍钛-聚髌器组优28例,良6例。结论:镍钛-聚髌器更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中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对髌骨骨折,尤其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髌骨骨折患者应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结果对患者随访6~1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5%。结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采用镍钛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术后根据陆氏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2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1%。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对各型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完全符合张力带原则,适用范围广,手术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内固定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B组用改良AO张力带固定法,C组用镍钛聚髌器固定法,比较三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C两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A组(P<0.05),B、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AO张力带固定法和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法对髌骨骨折效果较好,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43例髌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结果:43例中,优34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结论: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经髌骨爪固定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髌骨骨折经髌骨爪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护理的方法。结果:86例患者随访半年膝关节功能在3个月之内全部完全恢复,无骨折再移位、伤口感染、疼痛等情况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髌骨骨折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早日恢复膝关节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NT-PC治疗髌骨骨折62例.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髌骨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周.本组62例 其中优48例 良11例 中2例 差1例.优良率95.1%.结论: 应用NT-PC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坚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应症广泛,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9例,其中粉碎性骨折4例,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22例病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采用改良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效果可靠,包括粉碎性髌骨骨折同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髌骨,延承了其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廉、固定可靠的优点,又减少了传统术式中克氏针刺激膝周软组织限制早期活动、内固定容易滑脱、断裂等的不足,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广泛开展应用.建议厂家针对此术式设计一种专用的埋头空心加压螺钉,这样更容易使螺钉完全拧入骨隧道内,另外,在保证螺钉强度的基础上,多生产一些不同直径、半螺纹长度不一的空心加压螺钉,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选择合适的螺钉,减少对髌骨骨质的切割,且在部分较粉碎的骨折上也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也是人体下肢较为灵活的关节之一.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导股四头肌力到髌韧带,增加股四头肌的收缩力臂,同时还可保护膝关节的深层组织,保护股四头肌不受摩擦力的损害.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其特点在于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可立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避免制动带来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也避免关节僵硬后的锻炼对骨折端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方法,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的愈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护理与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137 例下肢骨折需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患者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37 例患者均能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情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外固定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两种方法.结果: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5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较好,优良率达 96.6%,12例有膝关节或踝关节轻微功能障碍,未见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出现不良后果.结论:完善、周密的护理工作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关键.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师的手术进程,严格执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护理操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胫腓骨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的髌骨软化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超声波疗法,微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疗法,中频疗法。于治疗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膝关节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VAS评估。结果: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