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加味桑白皮汤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0例青光眼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治疗组25例,手术加中药组25例,中药组在手术前后两周,服用以桑白皮汤为基本方的中药,并随证加减,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功能和形态,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滤过手术的成功率,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经过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6个月观察,手术加中药组功能性滤过泡百分比高于手术治疗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累计观察手术成功率对比,手术加中药组高于手术治疗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加中药组和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可减少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术后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处理SbingletonBJ顺利完成青光眼滤过术仅是维持外引流口长期通畅的第一步。术后的妥善处治对建立有效房水外引流通道及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十分重要,术者必须掌握处理行将失效的滤过泡的技巧。术后1周内眼前节出现的诸多症状可能预...  相似文献   

4.
对曾行青光眼滤过术的患者再次行白内障手术时 ,为保护滤过泡 ,手术切口一般选在角膜缘内 ,这样势必会造成术后较大的散光 ,固此既保护滤过泡 ,术后又不会出现较大的散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角膜缘内 6mm切口行囊袋内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囊袋内 )的方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 ( 2 6只眼 ) ,均为男性 ,年龄 59~ 78岁 ,平均 63.95岁 ,右 10只眼 ,左 16只眼 ,有 5例为双眼。所有患者均在 5~ 10年前曾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平均为 6.9年 ,术前眼压为 1.94~ 2 .73k …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术后近期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粘连或后粘连,促使白内障发展及恶性青光眼形成等严重后果。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行青光眼手术患者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患者视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0眼),男15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63.47±9.97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眼科显微手术的普及和青光眼巩膜瓣下滤过术的广泛开展,已使该类手术浅前房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但临床上遇到病情复杂或长期眼压失控的青光眼晚期病例,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仍有时发生。现对我科近年所做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10mmHg)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滤过术后前房恢复的持续性低眼压病例,分析其原因、影响视力因素、低眼压及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51.61%眼球组织和功能无明显改变;48.39%因散光、白内障加重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而引起视力障碍,通过治疗大部分病例视力提高。结论:滤过性术后前房恢复的低眼压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视功能,低眼压的持续时间决定低眼压纠正后的视力预后。滤过术后持续性低眼压通过有效治疗能提高视力且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选择在嵩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1 d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术前1 d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虹膜损伤、前房渗出、角膜水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能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中央前房深度,促进降低患者的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的27例(27眼)青光眼术后滤过不良且眼压21mmHg的病例,采取单纯按摩、按摩+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结果27眼滤过不良病例经治疗后25眼(92.6%)形成了功能性滤过泡,眼压下降。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出现的滤过不良只要能尽早发现、合理治疗,大多数可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合并虹膜周边切除术及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合并小梁切除术及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光感3只跟(1.32%).手动9只眼(3.95%),指数-0.05者5只眼(2.20%),0.06~0.2者45只眼(19.82%),0.3~0.5者37只眼(38.33%),0.5以上者28只眼(34.36%)。结论:青光眼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疗效显著,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前房穿刺术包括诊断性前房穿刺和治疗性前房穿刺,后者主要治疗前房积血、眼化学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进展,很多手术中都采用前房穿刺来协助手术的进行,如白内障超生乳化、小瞳孔玻璃体切割手术等。青光眼深层巩膜咬切术中采用前房穿刺,在深层巩膜咬除以前进行,降低眼内压,确保在深层巩膜咬除过程中虹膜组织不突出,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手术中器械不过多地接触虹膜组织,对虹膜组织损伤小,术后瞳孔圆整,虹膜色素脱落现象明显低于术中虹膜脱出者,手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174眼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78眼,发生率为44.8%;按形成原因分析:房水滤过过畅31眼,占39.7%;虹膜睫状体炎19眼,占24.4%;结膜瓣渗漏15眼,占19.2%;脉络膜脱离13眼,占16.7%。采用滴眼药水,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11眼浅前房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恢复前房,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它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角膜失代偿、虹膜粘连、恶性青光眼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晓莉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80-80,82
绝对期青光眼患者,因眼球已无医治希望,采取眼球摘除术,为患者解除疼痛和保护健眼。眼球摘除将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生理残疾、面部畸形等外,患者的身心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无法面对现实而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状况采取辨证施护,做好情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14例(14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接受了光凝、冷凝及小染切除术或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眼压及视力变化。结果 14例患者眼压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眼压降至2.71kPa以下者7只眼(50%),眼压为3.0 ̄4.11kPa者4只眼。视力改善2只眼。有1只眼施行眼球摘除术。结论 光凝、冷凝及小梁切除术对多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8 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47 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组51 例,比较2 组的临床再通率,4 周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瑞替普酶组临床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85.1% VS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瑞替普酶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6.4%VS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瑞替普酶组死亡率低于尿激酶组(4.3% VS 5.9%),但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冠脉搭桥(CABG)患者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随访1年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的冠心病(CAD)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不适宜行内科介入治疗,需外科冠脉搭桥(CABG)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围手术期间经上述药物治疗病情稳定者32例作为对照组.经上述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出现心绞痛发作者28例作为观察组,予以盐酸替罗非班连续静脉应用24-72h,用至术前停用24h.随访1年,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有无差异.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在随访1年时与对照组相比,心血管意外事件无显著降低.结论:外科冠搭桥患者术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远期无明显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对视盘及盘旁神经纤维层的评定是检测青光眼性结构损伤的重要依据。黄斑区是一个没有粗大血管、结构相对简单的区域,且中心凹周围4.5mm范围内包含全视网膜50%的神经节细胞,黄斑区的检测在青光眼的评估方面具有结构上的优势。现就OCT在青光眼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慢性青光眼患者眼血流情况及血管因素在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2例(35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53只眼)和正常组30例(30只眼)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阻力指数显著性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的收缩期、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慢性青光眼患者血流速度尤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增大导致视神经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与视神经的血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