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且大部分发生在儿童时期,通过系统正规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70%~80%可治愈,但仍有20%~30%发作得不到控制[1],尽管新药不断问世,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所有癫痫.1921 年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被首次应用于治疗癫痫[2],对于儿童难治性癫痫, 生酮饮食使56%的患儿减少发作>50%,32% 减少发作>90%,15.8% 无发作[3].它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疗法.生酮饮食是通过饥饿疗法使体内脂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对癫痫发作起到抑制的作用.用含高脂肪、低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配方,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4∶1来治疗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美国"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测试96例人选的癫痫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评估其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癫痫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儿,主要表现为对发作的恐惧、长期用药的担忧及社会交往困难;起病年龄、病程、就诊年龄影响其生活质量(P<0.05或P<0.01);心理抑郁、家庭环境、发作担忧、记忆功能、药物影响和发作频率等因素对QOL的影响较大,相关程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癫痫患儿QOL明显降低,加强对癫痫儿童的综合治疗,控制发作是提高其QOL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耐药性癫痫的疗效、用药方法、剂量和副作用。方法对50例儿童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进行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总有效率达72%,17例患儿发作停止。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的疗效,患儿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吡酯(妥泰)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于300例确诊为癫痫患儿进行托吡酯治疗,初始剂量为0.5~1 mg/kg·d-1,每周加量1次,每次加药量0.5~1 mg/kg·d-1,目标剂量4 mg/kg·d-1, 加量期为4~8周,West及Lennox-Gastau综合征用至30 mg/kg·d-1,随访观察2年,比较用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妥泰治疗儿童各种类型癫痫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9.3%,对于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最佳,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38例有效率均为100%,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有效率94.1%,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率93.1%,不良反应100例,占33.3%,其中87例(87%)为很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单药治疗各型儿童癫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4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6.4%,以部分性发作(60.9%)最为常见,皮层病灶的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非皮层病灶(P〈0.05).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为68.5%,可自行缓解或予短时间药物治疗;迟发性癫痫发作需长期治疗.结论 脑卒中是癫痫的常见病因,早期癫痫发作与迟发性癫痫发作因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和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且大部分发生在儿童时期,通过系统正规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70%80%可治愈,但仍有20%80%可治愈,但仍有20%30%发作得不到控制[1],尽管新药不断问世,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所有癫痫。1921年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被首次应用于治疗癫痫[2],对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生酮饮食使56%的患儿减少发作>50%,32%减少发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7,(8):563-565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或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进行治疗的儿童难治性部分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平均癫痫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B组(75%)(P<0.05)。A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A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或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癫痫临床疗效显著,但与托吡酯相比,卡马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王庆  贺月娥  李宏毅 《医药导报》2008,27(2):189-189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痫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痫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 卒中后急性期痫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痫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痫患者需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9.
2012年1月,美国FDA批准扩展UCB公司的左乙拉西坦片剂和口服液(Ievetiracetam/Keppra)的适用对象,即也允许该药用作附加药物治疗1月龄~4岁婴儿至儿童癫痫患者的部分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先前已在美国获准用作附加药物治疗≥4岁儿童至成人癫痫患者的部分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先前亦已在美获准治疗其它广泛癫痫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美国FDA批准扩展UCB公司的左乙拉西坦片剂和口服液(levetiracetam/Keppra)的适用对象,即也允许该药用作附加药物治疗1月龄~4岁婴儿至儿童癫痫患者的部分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先前已在美国获准用作附加药物治疗≥4岁儿童至成人癫痫患者的部分癫痫发作。左乙拉西坦先前亦已在美获准治疗其它广泛癫痫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1.
126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6例癫痫患儿使用丙戊酸钠达稳态血药浓度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其血药浓度,并分析结果.结果 有61.90%的儿童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内,27.78%低于50μg/ml,10.32%高于100μg/ml.结论 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及时检测其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控制癫痫的发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型抗癫痫药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对1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托吡酯添加治疗以及对61例新诊断的癫痫患者进行托吡酯单药治疗.结果15例难治性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者10例,有效率66.7%,其中2例发作停止;61例新诊断的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者45例,有效率73.8%,其中16例(26.2%)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结论托吡酯不论作为添加治疗或单药治疗,对多种癫痫发作形式均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7例,根据癫痫类型分为部分发作型(PS)组(52例)、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SGS)组(37例)、全面性发作(GS)组(28例)和Lennox Gastaut综合征(LGS)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SGS组完全控制率为35.14%,明显高于其他3组(P< 0.05);LGS组全控制率最低,为0.00%.SGS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86%,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LGS组治疗总有效率最低,为30.00%.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发作频次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均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其中以SGS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癫痫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羊儿疯"。目前,小儿癫痫的患病率为3%~6%,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里面,就有3~6个癫痫患儿。癫痫的发作对儿童大脑的损伤是巨大的,它可直接引起智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等后果,且长期反复发作所造成的大脑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很多患儿的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癫痫为什么总是复发?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我就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妥泰单药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癫痫儿童实施妥泰单药治疗,逐渐加大药量,病情明显控制后不再加量;比较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76例儿童中,无发作为13例(17.1%),显效为35例(46.1%),有效为24例(31.5%),总有效率达94.7%,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有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下降、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后逐渐好转或消失,76例服用妥泰后无因不良反应停药。结论妥泰单药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发作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出现的发作性疾病。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全世界大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的癫痫患儿于儿童时期起病,故儿童癫痫是小儿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的第一个高峰。婴儿期癫痫临床发作不典型,临床诊断分型困难。易漏诊及误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反复癫痫发作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影响患儿脑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儿期大脑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儿童癫痫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2例学龄前期(2~6岁)和36例学龄期(>6~12岁)癫痫患儿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单纯部分性发作(SPS)、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和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SGTCS)四种发作类型,均应用OXC单药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的平均频率作为基线,观察治疗后6、12、24个月时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68例患儿失访4例,其余64例应用OXC单药治疗24个月后,总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38%和82.81%。随访64例患儿中,共有18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6例次,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28.13%(18/64)。OXC单药治疗GTCS、SPS、CPS和SGTCS的癫痫症状控制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癫痫症状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和94.44%(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2.86%和16.67%(P<0.05)。结论:OXC单药治疗GTCS、SPS、CPS和SGTC四种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具有相似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而且学龄期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学龄前期儿童。  相似文献   

18.
邓瑶  周洁兰  喻韬 《现代临床医学》2021,47(6):401-403,418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的睡眠问题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调查我院小儿神经科的440位癫痫儿童的睡眠情况,分析不同发作类型、癫痫用药、发作控制情况和脑电图结果对患儿睡眠情况的影响.结果:83.4%(367例)的癫痫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主要是睡眠焦虑(87.2%).不同年龄组的就寝习惯不良、睡眠焦虑、白天嗜睡和入睡潜伏期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不同发作控制情况癫痫儿童的睡眠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儿童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可能与患儿年龄和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有关,需早发现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9.
拉莫三嗪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癫痫药物之一。欧洲专家共识2007、中国癫痫诊疗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和美国癫痫学会均推荐为治疗顽固性部分性癫痫发作、成人或儿童原发性全身性癫痫、儿童和青少年失神发作、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等的首选药物。本文对拉莫三嗪治疗各种类型癫痫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从认知、内分泌、性功能、体重和社会心理等方面评价拉莫三嗪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儿童部分发作性癫痫的疗效.方法:53例在我院新诊断的部分发作性癫痫儿童,根据就诊顺序按单双号顺序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左乙拉西坦起始剂量10 mg/(kg·d),每周加量一次,逐渐加量至20~30 mg/(kg·d),最大剂量40 mg/(kg·d);卡马西平起始剂量5 mg/(kg·d),每周增加5 mg/(kg·d),逐渐增加剂量至10~20 mg/(kg·d).血药浓度6~10 mg/L.随访6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3例全部完成观察和随访,卡马西平组26例,左乙拉西坦组27例.卡马西平组15例完全控制发作(57.7%),4例部分控制(15.4%),总有效率为73.1%;左乙拉西坦组10例完全控制发作(37.0%),5例部分控制(18.5%),总有效率为5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儿童部分发作性癫痫均有很好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