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针刺镇痛中α和β受体的作用及对脑内5羟色胺(5-HT)代谢的调节,本文分别观察了大鼠腹腔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对电针镇痛效应和5-H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用健康大鼠,体重250克左右。每次实验选取6只体重相似的动物,随机分为6个组:(1)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电针组:注射生理盐水20分钟后电针;(3)酚妥拉明组:注射酚妥拉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茜草中萘醌类成分生合成途径原料IPP的来源,以及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对蒽醌和萘醌的积累情况。方法:建立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每3天取样一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含量并计算出产量。结果:洛伐他丁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氯胺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明显下降。茉莉酸甲酯处理组中紫色素产量增加,同时大叶茜草素产量降低。结论:在茜草细胞中萘醌类成分的IPP可能是通过MEP途径合成的;要解释茉莉酸甲酯对蒽醌和萘醌积累的不同作用,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烯基化的基因表达研究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测定26个不同采集地土茯苓中(切面红色、白色)总多糖及多糖的含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及不同切面颜色土茯苓中总糖及多糖含量;同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通过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清除法来评价该药材中总糖与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切面红色土茯苓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1.897 3%~11.680 9%,多糖为0.048 0%~1.863 4%;切面白色土茯苓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7.957 5%~81.681 0%,多糖为0.413 2%~7.963 9%,两者含量差异较大;抗氧化结果表明,总糖及多糖均有清除自由基活性,其IC50依次为抗坏血酸(0.033 4 g·L-1)切面红色多糖(0.176 7 g·L-1)切面白色多糖(0.294 9 g·L-1)切面红色总糖(0.354 8 g·L-1)切面白色总糖(0.769 5 g·L-1)。结论:不同切面颜色及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中总糖及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多糖的含量高低与抗氧化作用的强弱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证型中BMD、25(OH)D3及PTH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骨质疏松病例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分为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脾气虚弱组、肾阳不足组和肾精亏虚组,观察各组病例BMD、25(OH)D3及PTH水平。结果:骨密度观察指标肾阳不足组BMD值最低,脾气虚弱组BMD值相对较高(P0.01)。25(OH)D3指标中肾阳不足组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PTH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脾气虚弱与骨密度T值(BMD)呈现正相关,肾阳不足与骨密度T值(BMD)和25(OH)D3值呈现负相关。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肾阳不足证型有较低的BMD和25(OH)D3水平,骨量丢失相对明显。脾气虚弱证型骨量丢失相对较少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5.
建立三七、人参和西洋参的水溶性非皂苷部位的指纹图谱和三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水作为溶剂,超声提取30 min,水提取液经过Retain PEP柱净化,收集不保留和水洗脱部位,作为分析溶液。采用多孔石墨化碳Hypercarb色谱柱(3.0 mm×150 mm,3μm)作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1%九氟戊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电雾式检测器雾化温度50℃,氮气压力60.1 psi(1 psi≈6.895 kPa)。结果显示,三七素及其他极性组分的保留和分离良好,三七素在0.019 2~0.48μg·m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2,定量限为7.4 ng·mL~(-1),平均回收率在95.52%~102.7%。3种药材在该部位的化学组成上整体相近,但三七素及其他部分组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该法可有效表征三七、人参和西洋参中水溶性非皂苷部位的化学组成,并同时完成三七素的定量,完善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 针刺可以抑制痛觉的皮层下各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已有大量的实验证明,而大脑皮层在痛觉的产生以及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已有报道,但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本室过去的工作已证实,中脑网状结构(Mesencephalic Reticular Formation,MRF)对痛觉不仅起着传导通路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7.
<正> 祖国的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头面部穴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可用于治疗某些疾思。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针刺颜面部穴位既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又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头面部针刺麻醉还能作远隔部位的手术。神经解剖学记载:颜面部痛觉是由三叉神经传入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脊束核的尾段内可记录出“痛”细胞放电,这就更加说明三叉神经及其尾侧脊束核与颜面部痛觉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 针刺麻醉的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已经证明,针刺具有调整和镇痛作用。可作为麻醉的手段之一。但心理因素,如其中的暗示作用,在针麻中有何意义,还存在不同看法。国外有人认为,针麻就是一种催眠暗示性的麻醉,多数人意见相反,有人进而用实验证明其机理是不同的。我国于1973年即有工作看到,暗示感受性高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 尾核是锥体外系中与针刺镇痛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结构,刺激尾核可产生镇痛作用,损毁尾核头部可减弱针刺镇痛,电刺激“合谷”时可在尾核记录到诱发电位,刺激人脑尾核头部能缓解晚期肿瘤病人的恶痛。本室曾证实,MRF是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山羊血及其小复方的活血化瘀、消肿镇痛作用机制及其对急性损伤所造成的血瘀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治疗功效,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跖浮肿法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查显示山羊血及其小复方具有明显的消肿镇痛作用,而且具有药效作用维持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则迄今尚未阐明。最近我们的工作证明了针刺对狗的胃酸分泌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但针刺对胃运动功能的作用则了解甚少。从针灸临床实践认识到,针刺“人中”穴具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叙述了尾核的问题。(1)尾核的神经联系:最重要的多巴胺纤维系统之一——黑质纹体束的细胞体位于黑质致密部。该束由黑质通向尾核。同时,也存在纹体黑质束,致使尾核和黑质之间得以互相影响机能活动。(2)尾核各神经元间的联系:在尾核各神经元联系的通路上存在一个胆硷能的中间环节,尾核的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通过它影响尾核本身的及下行至黑质的 GABA 神经元的活动。控制黑质纹体束多巴胺通路的抑制性神经反馈作用,似乎包括使尾核的胆硷能中间神经元失活,从而使支配黑质多巴胺神经细胞的抑制性下行 GABA 能通路的活性增高。(3)多巴胺受体的性质:介绍了兴奋性多巴胺受体和抑制性多巴胺受体的学说。描述了多巴胺受体的组织化学、生物学、电生理学、药理学以及机能上的特点。设想兴奋性多巴胺受体可能位于突触前部位,而抑制性多巴胺受体则位于突触后部位。第二部分尾核和针刺麻醉。实验表明,尾核具有提高痛阈,加强针麻镇痛的作用。但是,尾核镇痛作用的机理尚未阐明。有些实验提示,尾核的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对抗针刺镇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 针刺信息的外周传入途径是针刺镇痛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证明针刺镇痛效应是由深部感受器及其传人纤维受刺激引起的,针刺可以兴奋各类神经纤维,但哪类纤维是传入针刺镇痛信息的,主要有两种看法:(1)认为Ⅱ类纤维与针刺镇痛有关;(2)认为Ⅳ类纤维(C-纤维)  相似文献   

14.
<正> 前列腺素(PGS)在哺乳动物各组织有广泛的分布,它是一个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物质。一般认为,PGE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的功能。有人发现于猴、猫、大鼠腹腔内注入 PGE 能产生镇静、镇定效应,以及减少条件防御反射与对抗电或化学引起的惊厥作用。但最近有人报告脑室注入PGE_1有抗损伤效应,并可加强吗啡镇痛。我们在针麻手术病人身上曾观察到血浆PGE 水平与针麻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针麻效果好者(Ⅰ级),血浆 PGE 含量诱导后比针前高,术中继续升高;针麻效果差者(Ⅲ级),诱导后,术中血浆 PGE 含量不  相似文献   

15.
隔区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熊克仁  郑培敏 《针刺研究》1990,15(1):1-5,12
<正> 隔区指的是终板前方,前穿质上方,胼胝体下回下方的区域。此区有内侧隔核(Sm)和外側隔核(Sl)。大鼠隔区的主要核团包括Sm、Sl及斜角带核(td),td又以前联合平面分为以前的斜角带核垂直支(VDB)和其后向两侧延伸的斜角带核水平支(HDB)。在有些动物的隔区内,曾描述过多至16个独立的核。隔区有多方面的机能,与情绪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