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切开胆囊管或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结果:26例患者均按常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行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例未放置"T"管,行一期缝合,6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例发现残余结石,并取净,4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及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7例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207例未行造影.结果 137例行术中胆道造影者,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8.03%),胆管损伤1例(0.72%);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2.92%),未发现胆管损伤.204例未行术中胆道造影者,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5例(2.45%),术中未发现胆管损伤;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18例(8.82%),胆管损伤2例(0.98%).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操作安全、快速、无创,可提高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敏感度,及时发现胆管损伤,降低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3.
郑明  左伯海  陶俊 《腹部外科》2014,27(1):70-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再发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或结石再发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5例中影像检查均有胆囊管结石,测量胆囊管长度为2~7 cm,2例胆囊管远端明显扩张.4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9个月后死于胆道感染合并重症胰腺炎.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是导致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4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4例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322例未行造影。114例行术中胆道造影者,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7.89%),胆管损伤1例(0.88%);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1.75%)。322例未行术中胆道造影者,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例(0.31%);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19例(5.9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胆道造影操作安全、无创,可提高胆总管结石诊断率,及时发现胆管损伤,降低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5.
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再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6月至2000年6月7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9例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胆管损伤3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瘘2例,出血2例。再手术率为1.18%。再手术的方法: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2例,胆囊管、副肝管、胆囊动脉结扎术4例,胆总管原位吻合、T管支撑引流1例,胆肠吻合2例。9例全部治愈。结论:胆管损伤、胆瘘、胆道出血及胆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根本原因;其次是术式选择不当,手术时机不当,初期技术操作不熟练以及未重视术中胆道造影的重要性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现胆道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例为漏诊,3例为操作不当;6例行EST治疗,2例胆总管结石及2例胆囊管结石行开腹手术治疗,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C围手术期应重视胆道结石的诊断,严防漏诊;术中恰当处理亦可预防.一旦确诊,胆总管结石首选EST,亦可采用开腹手术,中药治疗,ESWL治疗等;胆囊管残余结石需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及胆囊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 1992-2005年间收治的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术前经B超、MRI、 ERCP检查确诊后,均经再次手术治愈。残株胆囊结石2例;残株胆囊管结石6例,其中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行残余胆囊切除术,6例行残株胆囊管切除、其中4例附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和/或取石、T型管引流。随访1.1-13年,效果良好。结论判断失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过长的炎性及畸形的胆囊管残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其症状和体征类似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管结石时可有黄疸;B超、CT、ERCP等检查可确诊;再次手术切除(或取出)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术中胆道造影、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以及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为1 568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胆囊管残端形成结石15例,9例为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手术,6例为胆囊管解剖变异。结果: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1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上腹部隐痛不适、肩胛间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缓解,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4年,彩超及MRCP提示均未见胆囊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结论:LC术中处理胆囊管时胆囊管残端应尽量短,最好做到与胆总管切线位,以预防术中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及术后残端再发结石。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的诊治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经B型超声、ERCP、MRCP等诊断明确.10例残余胆囊、胆囊管结石及7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手术均治愈;3例意外胆囊癌中1例非手术治疗者于术后2个月死亡,另2例行肝楔形切除者已分别随访7个月和4个月,无复发现象;1例胆囊残株癌术后1年健在;1例胆囊残留癌再次手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病变重点在于术中仔细探查,准确地处理胆囊管,规范切除胆囊;正确对待胆囊大部切除术;正确看待小切口手术,以术野显露清楚为前提;慎重选择急性炎症期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1.
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附11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988年6月至1998年6月十年间收治的119例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中接受2次手术者78例(65.55%),3次者30例(25.21%),4次以上者11例(9.24%),死亡4例(3.36%),初次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61例(51.26%),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5例(29.41%),胆肠吻合术15例(12.6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6.72%),再次手术的原因,残留或复发结石占首位,共43例(36.13%),胆管损伤或损伤性狭窄32例(26.98%),残留胆囊炎或伴结石23例(19.33%),胆肠吻合口狭窄13例(10.92%),Oddi括约肌狭窄4例(3.36%),其他原因4例(3.36%),结论: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对策;(1)提高术前确诊率,通过各种影像学及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胆道系统情况。(2)术中全面细致检查,充分运用胆道镜,胆道造影及术中B超检查,选择合理的术式,降低残石率。(3)根据胆道的损伤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成形后的肝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168例LC术后再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非切口创伤引起;LC术后并发症引起;LC术后1年内又出现类似术前症状;LC术前症状符合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症状,而未能进一步完善诊断,术后又出现LC术前相同症状及新发症状,考虑为其他病因引起的LC术前疼痛症状)。并对其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颈肩痛24例;戳口痛5例;持续性腹腔内疼痛71例,其中28例胆漏,23例继发胆总管结石,6例术后急性胰腺炎,残株胆囊炎和(或)胆囊管残余结石8例,肝下间隙积液感染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阵发性腹部疼痛32例,其中9例为肠蠕动亢进,23例胆道运动障碍;黄疸并疼痛31例,其中右肝管狭窄肝内胆管局灶性扩张7例,胆管炎10例,肝外胆管残余结石11例,壶腹癌2例,胆总管下端癌1例;胆道蛔虫症2例;腹胀诱发疼痛2例;剧烈恶心、呕吐诱发疼痛1例。168例均症状缓解,其中再手术、ERCP+EST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82例。168例随访1~3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后疼痛的原因涉及到围手术期的每个环节;完善LC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个环节是减少LC术后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无钛夹丝线结扎法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腔内丝线结扎技术为60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四孔法LC,余均行三孔法LC,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0min,术后住院2~6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胆管损伤、胆漏、出血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5例Winslow孔放置多孔乳胶引流管,引出淡血性渗出液10~100ml/d,术后1~3d拔除。结论:无钛夹丝线结扎法用于LC具有结扎可靠、术后患者疼痛轻、创伤小、康复快、经济等优点,并可避免因钛夹残留、移位和游走所致的并发症。只要选择病例合适,精心训练,在基层医院开展结扎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37 781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25例(0.066%),其中术中发现8例,术后发现17例。胆管横断伤12例,其中离断+缺损8例(1例是中转开腹损伤),钛夹夹闭无胆管缺损4例;胆总管部分剪切伤4例;肝总管电损伤2例,分离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3例;副肝管损伤2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5例、胆肠Roux-en-Y吻合16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损伤胆管修复,置管引流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肝门解剖,仔细处理Calot三角,适时中转开腹,避免盲目自信可以有效的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 (LC)术后二次黄疸的原因 ,以及治疗与预防的方法。方法 :分析 2例LC术后二次黄疸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中第一次黄疸均为迷走胆漏引起 ,置管引流后黄疸消退 ;第二次黄疸为炎性瘢痕包裹压迫胆总管致胆总管闭塞引起 ,行胆肠吻合治愈。结论 :LC术后胆管损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直接损伤可引起早期黄疸 ,间接损伤可引起远期黄疸。间接损伤所致外科黄疸临床罕见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口修补,T管支撑引流6例;游离两断端,行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去肽夹2例。结果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后行胆管端端吻合,置T管支撑引流3个月,T管拔除3~5个月后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未出现因胆管狭窄所引起阻塞性黄疸。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于术后9、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再手术后随访2~4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结石再形成。1例胆管完全性夹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反复发作。余12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其中10例随访3~4年,未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积极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 8月~ 2 0 0 1年 5月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再次选择腹腔镜的治疗结果。 结果  14例非胆管损伤性胆漏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2例胆管损伤性胆漏中转开腹手术。 结论 腹腔镜能明确胆漏的病因 ,腹腔镜治疗明显缩短非胆管损伤性胆漏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rny,LC)解剖变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开展LC652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发生解剖变异,分析其发生、处理情况及预后。结果:解剖变异的21例中副肝管6例,胆囊管变异8例,胆总管变异1例,胆囊动脉走行变异3例,胆囊动脉瘤1例,内脏反位2例。中转开腹6例。发生并发症3例,均为胆道损伤,经处理恢复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解剖变异于术前难以诊断,重视解剖变异,经过细致的解剖,手术一般可以获得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及时发现并减少胆道损伤。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医师修复胆道损伤可以减少手术远期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总结 2例胆道损伤的治疗过程及16 8例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经验。结果 :2例胆道损伤发生在开展LC早期 ,均治愈出院。结论 :为预防胆道损伤须有配合默契 ,技术过硬的手术小组 ,术前详细了解病情 ,术中量力而行 ,术后仔细检查 ,及早发现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因各种并发症而再次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原因、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11年12月30例LC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肝外胆管损伤5例,胆漏15例,腹腔出血6例,内脏损伤2例,胆绞痛2例,均于LC术后再次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10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熟练掌握胆道系统的解剖关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解剖、分离,科学判断,可降低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