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剖宫产手术中不同剂量硬膜外麻的麻醉效果,探讨0.5%布比卡因腰麻的最佳剂量。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人;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6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1ml,C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ml,D组注入0.5%布比卡因1.8ml,并根据阻滞平面需要于硬膜外分别加入不同剂量0.75%罗哌卡因,对4组在阻滞时间、阻滞平面、阻滞程度、阻滞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不良作用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A、B、C、D组都提供了良好的麻醉,A、B组不良作用最小(P〈0.01),但A组麻醉诱导期长。结论:0.5%布比卡因与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5%布比卡因的最佳剂量为1~1.5ml。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国产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75%盐酸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试验组使用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每组60例。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包括: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自用药后至出院前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感觉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感觉阻滞上界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试验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占78.3%。而对照组则为9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质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0.75%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而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ASA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硬膜外用0.5%左旋布比卡因、B组硬膜外用0.5%罗哌卡因、C组硬膜外用0.5%布比卡因。记录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术中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镇痛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0.05),B组运动阻滞弱(P〈0.05),A组、B组、呼吸困难发生率少于C组(P〈0.05),其他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腰麻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传统腰麻的术后头痛发生率。方法:ASAⅠ~Ⅱ级行盆腔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腰麻组(B组),每组各50例。两组蛛网膜下腔用药分别为0.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l和2.0ml(含布比卡因7.5mg和10.0mg)。随访A、B两组术后7d内头痛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7d内仅1例发生轻微头痛,B组术后7d内发生头痛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腰麻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最佳麻醉剂量。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0.5%布比卡因2.0ml麻醉,B组采用0.5%布比卡因1.5ml麻醉,C组采用0.5%布比卡因1.0ml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31.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可作为肛周手术的最佳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6.
徐小智  邱勇  吴华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14-2715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轻比重液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下肢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A组腰麻采用轻比重液0.75%布比卡因1 ml,加注射用水1.5 ml;B组腰麻采用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1 ml,加5%葡萄糖液1.5 ml.观察痛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健侧运动阻滞、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平面较B组平面低,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健侧运动阻滞A组较B组显著减轻,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A组较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布比卡因轻比重液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下肢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所有病人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2ml,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LB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4.1±1.6)min,要晚于B组(8.9±2.7)min(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新生儿LApgar评分以及术后感觉和运动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秦勇  张锦瑞  万翠红 《江苏医药》2012,38(7):843-844
目的 探讨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4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0.5%布比卡因(B组)重比重液3ml常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阻优平面T10左右.比较两组蛛网膜下腔注药时(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和30 min(T4)时的BP、HR及SpO2变化,记录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但在T1、T2时段,B组SBP、DBP明显低于A组,HR明显高于A组(P<0.05).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0.0% vs.45.0%)(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麻醉效果相当,可以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的腰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5~93岁,ASAⅡ~Ⅲ级,体质量42~76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3m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布比卡因3mL。监测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BP、HR、SpO2的变化,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B组。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40例,年龄70~90岁,L组(n=20): 0.75%左旋布比卡因2ml 注射用水3ml,B组(n=20): 0.75%布比卡因2ml 注射用水3ml.两组均以0.1ml/秒的速率向蛛网膜下腔注入1.0~1.3ml.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连续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镇痛及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II或Ⅲ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在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周围注射25ml、20ml0.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A组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B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且术后24h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准确及成功率高,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行隐匿性阴茎整形术的患儿(5岁~8岁)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利多卡因骶管阻滞;B组: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给予行骶管阻滞1%利多卡因6~8mg/Kg;B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给予0.25%布比卡因2ml(5mg),硬膜外置管;若患儿术中出现明显的体动反应或者呻吟,则静脉给予丙泊酚1~5mg/kg,麻醉前静脉均给予咪达唑仑0.05~0.1 mg/kg,阿托品0.01 mg/kg。严密监测基础和切皮时刻的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0和SPO_2~1)、心率(heart rate,HR_0HR_1)以及麻醉起效时间T_1(绝对平面T12)、作用时间T_2(绝对平面T12)、丙泊酚用量(propfol,prop)以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穿刺成功,且年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切皮时的SPO_2~1和HR_1与基础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两组T_1、T_2和prop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发生头疼和尿潴留,术中A组发生呕吐4例,呻吟体动7例;而B组,呕吐5,呻吟体动2例。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时间较长、呼吸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局麻药及静脉麻醉药物使用量少等优点,是一种效果好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在胸腔手术后苏醒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胸肺大泡及单纯肺叶切除术90例,年龄25~55岁,ASAⅡ~Ⅲ级;将其随机分为硬外组(A),静脉组(B),对照组(C),每组30例.A组诱导前行T8~9硬膜外穿刺.三组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PetCO2在35 ~ 4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血压波动在20%范围内.手术结束前20 min,A组硬膜外腔分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0ml,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和昂丹思琼8 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记录三组术前、清醒时和拔管后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 SpO2).记录拔管后5min的镇痛,镇静及躁动评分.结果 A、B两组术后清醒时HR和MAP升高幅度均比C组小(P< 0.05),且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的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最低(B<C,P< 0.05;A<B,P< 0.05).结论 硬膜外与静脉镇痛都能有效地抑制胸腔手术结束时停用麻醉药后苏醒期的各种不良反应,硬外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善宁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 ,采用区域性动脉灌注 (L AI)善宁 ,每日用量 0 .2 mg,4d为一疗程 ;对照组 2 4例 ,皮下注射善宁 ,每日用量 0 .4mg,疗程超过 4d。结果 治疗组 2 1例与对照组 2 4例相比较 ,两组死亡率分别为 0、33.3% (P<0 .0 5 ) ;坏死胰腺感染率分别为 0、33.3% (P<0 .0 5 ) ;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 14.3%、5 0 .0 % (P<0 .0 5 ) ;中转手术率分别为 0、5 8.3%(P<0 .0 1) ;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 (11.2± 2 .9) d、(2 4.9± 9.6 ) d(P<0 .0 1) ;治疗组血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迅速 (P<0 .0 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善宁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可减少善宁用量 ,并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3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7例.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用药量(4.7±2.1) ml、麻醉起效时间(1.7±1.1)min、麻醉平面固定时间(4.8±2.7) min,对照组患者麻醉用药量(11.7±4.4) ml、麻醉起效时间(5.9±3.3) min、麻醉平面固定时间(11.3±3.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麻醉后SBP、DBP、HR及PETCO2均显著降低,而SP02则显著提升,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8,P=0.604).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泽汉  韦克  韦忠良 《江苏医药》2012,38(12):1422-142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腰麻下行下肢手术老年(65-81岁)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腰麻药物:A组,罗哌卡因15mg;B组,罗哌卡因10mg;C组,罗哌卡因10mg+舒芬太尼5μg。记录注药前后MAP和HR变化、神经阻滞效果、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腰麻给药后,A组MAP明显低于麻醉前和B、C组(P<0.05);C组MAP下降比A组轻(P<0.05)。C组术后镇痛维持时间与A组相仿,明显长于B组(P<0.05)。与B、C组比较,A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高,Bromage肌力评级高,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术后尿潴留病例多(P<0.05)。结论罗哌卡因10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腰麻,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是老年患者腰麻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在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温佐强  张骐  曹辉  刘小彬 《安徽医药》2012,16(2):232-233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组(PF组n=17例)和芬太尼组(F组n=17例)。PF组:帕瑞昔布钠40 mg+芬太尼0.05 mg;F组:芬太尼0.05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在局麻开始前15 min静注。两组都采用1%的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结果 T2~T5时点PF组的VAS评分、MAP和HR值低于F组(P0.05);PF组术中芬太尼的追加剂量少于F组(P0.05);T6时点两组患者的MAP、HR及VAS无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术中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及血清S-100β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45至65岁择期行单节段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A组,n=22例)与对照组(C组,n=23例)。常规诱导麻醉后,两组患者均吸入七氟醚维持BIS值在45至55,间断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A组术中静脉微泵输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维持在麻醉前30%左右,并维持MAP≥50mmH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3d、5d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ini-me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术后MMSE值较术前降低2分则诊断为POCD。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100β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S-100β蛋白测定值比较无差异。术后1d、3d A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P〈0.01);术后5d POCD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S-100β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P〈0.01)。术后1,3d A组较C组血清S-100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五天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术中控制性降压可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及血清S-100β浓度。  相似文献   

19.
陈淼  王钊  邓胜利  喻田  余志豪 《贵州医药》2004,28(7):590-592
目的探讨镇静和麻醉剂量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全麻手术中呼吸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年龄40-60岁行上腹部或胸部手术的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无创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对照组(C组)给0.9%生理盐水;异丙酚(P1)镇静剂量组,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异丙酚4mg.kg-1.h-1;异丙酚(P2)麻醉剂量组,持续注入异丙酚9mg.kg-1.h-1。三组分别于入室时(T)和切皮前(To)及切皮后0.5小时(T1)、腹腔或胸腔探查结束后(T2)时测定血液动力学(MAP、HR、CVP、)、肺顺应性(Cdyn)。并分别在T、T1、T2点取动脉血测血气(PO2、PaCO2和pH)和血糖(Glu),所有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0.0进行处理。结果(1)血流动力学 C组MAP和HR在T2时较T、To显著增高,P1组无变化,P2组明显降低,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麻醉深度三组间相同时点 AAI变化无显著差异。(3)动脉血气 三组PaO2在To后均保持在100mmHg以上。2组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PaCO2略升高,三组pH均有一定的降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4)肺顺应性C组的顺肺应性显著降低(P<0.05),到T1时仍在较低水平,而另2组则逐渐恢复,P2组在各时点均明显高于C组。(5)血糖C组血糖值在手术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脊柱畸形患者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脊柱畸形患者30例,年龄45~73岁,ASA分级Ⅰ~ Ⅱ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15例.术中均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02 mg/kg及泵注右美托咪定0.3 ug/(kg·h)辅助镇静.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时(T1)、切皮时(T2)、手术30 min时(T3)及术毕(T4)的MAP、SpO2、HR、镇痛评分(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阻滞失败后改变麻醉方式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术中MAP、SpO2各时间点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术中减慢(P<0.05),但在安全范围;而B组患者MAP在T2、T3、T4时间点明显高于T0和T1(P<0.05),HR在T2时间点明显高于T0和T1(P<0.05);A组患者HR、MAP在T2、L及T4时间点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VAS评分在T1、T2时间点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改变麻醉方式例数较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与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脊柱畸形患者腹股沟斜疝手术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成功率,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