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针刺补泻与辨气,一直是古今针灸医家探讨的课题。学习针灸医学,古人曾有四难的谚语。“刺针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这就充分说明补泻与辨气是难于掌握的问题。现将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笔述如下,并请医界先进指正。一、从针刺补泻的涵义谈起关于针刺补泻问题,古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针刺有泻无补;有的认为针刺补泻皆无;多数认为针刺是有补有泻的,不仅理论有据,且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针刺补泻的手法,数千年来一直运用它来指导针灸临床治病。《内经》曾记载:“虚则  相似文献   

2.
针灸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针灸双向调节作用是指用针刺或灸法作用于同一俞穴,可使处于低下或亢进状态的机体机能调至正常范围。现就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俞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穴能通便。针刺足三里对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调节作用,并能促进溃疡愈合;针刺足三里既能治胃痉挛,又能治胃弛缓症;当针刺健康人和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足三里时,发现胃弛缓时针刺可使其收缩波加强,胃紧张时则使之弛缓;田从豁针刺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曲线的影响表明:原高曲线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针灸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了针刺对胃肠运动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文章从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这方面就针刺对胃运动作用的机制和调节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2000多年前,在《内经》时期系统的针灸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内经》中已经较详细地论述了腧穴、针具、刺灸方法、适应范围、针刺操作方法、影响针刺效果的关键因素与针灸密切相关的经络系统、针灸的基本原理等。历代医家对针灸知识体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丰富了针灸医籍内容,但将针灸学提炼、升华,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还要归功于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不同版本的针灸学教材为针灸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为针灸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为针灸的推广应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的针灸工作者看到目前被广泛学习推广的针灸理论体系,过多的受到"大  相似文献   

5.
针灸基础研究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针灸临床实践的动力。针灸治疗高血压具有悠久的历史,相应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其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动物模型、穴位选择、刺激参数、机制研究4个方面总结针刺降压的动物实验研究现状,发现针灸降压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脱节明显,不能在穴位选择、刺激参数等方面很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据此本文探讨如何架设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转化桥梁,认为针灸临床实践中存在问题是基础研究的立脚点,除揭示针灸作用的机制外,促进针灸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也应作为终极目标,两者共同实现针灸从验证疗效到提高疗效的飞跃,促进针灸医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汇集与针灸临床实践高度相关的高质量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围绕针灸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临床研究,按照循证医学5级标准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对应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 Man5.0.20统计结局指标。结果:有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目前仅有1项B级证据证明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肯定疗效;C级证据表明针刺可能优于弥可保或与其相当,但副作用少,安全性高;C级证据表明针刺疗效优于推拿;1项B级证据表明温针灸优于单纯毫针;1项B级证据表明针灸结合西药优于单用西药。结论: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肯定有效,针灸和西药相比很可能等效,目前单纯使用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今后可设计严格的等效性或非劣性试验来验证;针药并用的效果也有一定优势,尚需要高质量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气至病所”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词。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则见仁见智,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则各有所悟。本文是笔者通过针灸临床实践,从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循经感传的路线、方向、针刺手法促使气至病所等方面,对“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加以验证观察,并加以总结颇有所获,略陈梗概。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针灸治疗效果如何、疗程长短怎样?除与处方配伍得当,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正确等有直接关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针刺方法。针刺方法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对同一个疾病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就会有不同临床效果或出现相反的结果,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系统临床实践观察,也摸索总结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针刺方法,证实对某些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现简要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9.
<正> 人们在临床实践中体验到,在同一穴位上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这一现象愈来愈引起针灸原理研究工作者的兴趣。近二十年来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日益深入,业已证明,电针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产生镇痛作用。但阿片颉颃剂纳洛酮阻断大鼠电针镇痛的程度和所需的剂量与电针频率密切相  相似文献   

10.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已非常深入。有研究发现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和改善心肌电稳定性方面,腺苷酸可能起了一定作用,为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机理探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1]。但这类研究多集中在针刺的即时保护效果(即针刺后马上采取标本,测定各项观察指标),而尚未见到有关针刺是否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即针刺24h之后,造模并采取标本,测定指标)的报道。本实验旨在观察电针内关穴24h后对缺血心肌的高能化合物中三磷酸腺苷(ATP)及其它腺苷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篇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之说,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专篇讨论中风,此中风已包括现代的脑血管疾病。针刺治疗中风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针灸医家根据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制定了针刺治疗中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报道,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1历代医家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认识自《内经》始,医家对中风病的针刺治疗就有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针灸医师在施行针灸操作时,对于针刺深浅的把握多从穴位本身的解剖结构出发,而较少考虑针刺深浅与疾病的关系。故从中医古文献入手探讨针刺的深浅影响针刺疗效、针刺深浅决定针刺的作用层次和针刺合谷穴深浅的区分。结合临床实践,针刺合谷穴的深浅因病因、病证、病位而异。虚证、表证、阳证、热证多浅刺,实证、里证、阴证、寒证多深刺;头面部(耳鼻喉科)疾病、皮肤性疾病多浅刺,胸部疾病、上肢不遂及胸部内科疾病多中刺,胃肠、妇科疾病、下肢不遂多深刺,拓展提高了针刺合谷穴疗效的思路,对提高合谷穴的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针刺麻醉的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麻对某些手术可作为常规麻醉手段之一,也有大量实验研究说明针刺的镇痛、调整作用的机理。但有关针麻原理的人体实验研究为数较少。在国外,多数人看到针刺确有镇痛作用,并认为,有中枢内啡素等物质参与。但有少数人认为针刺麻醉主要是催眠麻醉的一种,或主要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有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进行研究,或则证明针刺确有镇痛作用,或则认为针刺镇痛主要只是心理性的报痛标准的提高。我国也有工作用此方法分析针刺镇痛效应,观察到针刺能降低痛分辨力,和佯针有明显的区别。在肺切除的临床实践中看到手捻针刺三  相似文献   

15.
谈正交设计在针刺手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1问题之提出针刺临床及研究,皆离不开针刺手法。谈针刺就必须谈针刺手法。针刺手法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其思路、方法和观点、结论,无疑将对针灸的继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直接影响。但对针刺手法研究现状作系统分析发现[1],在针刺手法研究这一基础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诸...  相似文献   

16.
毕兴勇 《山西中医》1992,8(3):37-39
针灸效应是针刺或艾灸的物理刺激对人体产生的调整效应,这是针灸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针刺疗效的根本所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针灸对人体各系统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其产生机理是以“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为基础,而针灸方式、途径和刺激限量则是“促进机体调节功能的重要条件”,实际上能将两方面完满结合而产生最佳的针灸效应是非常困难的。但应尽可能根据机体本身调节能力的状况,实施外加条件,以达到理想的针灸效应,对此,笔者在二十余年临床中,摸索出以脉诊估算法指导针灸效应发挥的方法,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理论在很多方面与传统经络理论相一致,如腕踝针疗法中的身体分区与经络理论中的十二皮部相对应;腕踝针的各针刺点分别位于相应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腕踝针各针刺点的主治病症与十二经脉的主治病症相对应等。腕踝针针刺点与针灸理论中一些特定穴位也有一定相关性,如腕踝针十二针刺点与十二"经脉穴"所在的位置十分相近,主治也很近似;腕踝针针刺点位于腕和踝部,位置与五输穴较为接近,可以治疗各经病症;大部分络穴位于腕踝针进针点附近或针尖所到处。另外,腕踝针的针刺方法与传统针灸理论中某些皮下浅刺方法亦相符合。说明腕踝针是对传统针灸治疗学的实践和发展,因此必然不能完全脱离于针灸经络理论而独立存在,必然可以从中医学传统针灸经络理论中找到依据,而我们传统的针灸经络理论也是临床实践的总结,亦能从腕踝针的实践中得到新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张宏如 《江苏中医药》2008,40(11):77-78
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十分重视,认为得气是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在针灸过程中有非常重要意义.但近来也有部分医者认为针刺不得气也能获效.笔者结合古今针灸文献论述和自己临床学习心得体会,就针刺得气与疗效的关系试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浅谈“徐疾补泻与提插补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从事针灸研究的学者一直强调针刺补泻手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实验研究表明 ,针刺补法和针刺泻法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确实发现 ,施予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于同一病例 ,其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别。徐疾、提插补泻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 ,正确理解两种刺法的含义、应用以及它们的关系 ,有利于针灸医师在实践中掌握规律 ,灵活运用 ,提高临床疗效。1 徐疾、提插补泻的内容1 .1 徐疾补泻 徐疾的含义 ,一作动作的快慢 ,一作时间的久暂。《灵枢·小针解》 :“徐而疾则实者 ,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 ,言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汇集与针灸临床实践高度相关的高质量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围绕针灸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循证医学5级标准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对应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 Man5.0.20统计结局指标。结果:有1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A级证据表明针刺的有效性,针刺可能优于氯西汀或与氯西汀相当,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C级证据表明针刺可能优于阿米替林或与阿米替林相当,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目前尚没有相关的临床证据比较针灸与心理疗法或行为疗法的疗效差异。仅有1项C级证据表明针刺配合刺络放血与单纯刺络放血没有疗效差异。2项C级证据表明针灸结合西药优于单用西药,如穴位埋线配合氯西汀、电针配合赛乐特。结论: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有效性是肯定的;针灸和西药相比很可能等效,今后需设计严格的等效性或非劣性试验来验证;针药并用的效果也有一定优势,尚需要高质量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