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早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早期患者并给予及时治疗,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手足口病重症早期患者给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例手足口病重症早期患者经抗感染、抗病毒、被动提高免疫力等治疗,7~10d病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只要我们及时发现重症早期表现,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均可以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卢春燕  蓝梅英 《华夏医学》2013,(6):1180-1182
手足口病(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多发生于5岁以下,以3岁以下幼儿为高发病率的一种儿童传染病,春夏季高发,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相似文献   

3.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预警指标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普通病例占绝大多数,重症病例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引发无菌性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治疗时间窗短,病死率较高.如何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及时地把重症患者筛查出来,早诊断、早转诊、早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文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预警指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多数病例在一周内痊愈,然而重症病例并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起病急,进展快,直接危及患儿生命。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引起,侵犯神经系统后致使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周围循环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廖永华  林冬云 《吉林医学》2014,(25):5655-5656
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症状的特点,使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方法:108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入院就诊。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进行完整的记录,定期对这些患者的情况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后的确诊作参照。结果: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的持续发热,精神不好,呕吐,小儿容易烦躁,情绪不好,呼吸心率加快,出冷汗,肢体末梢循环不良等。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的现象。结论:小儿患上重症手足口病后,由于该病的发展极快,所以了解该种疾病的症状对其治疗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及把握重症抢救时机.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符合小儿手足口病重症的89例患儿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救治、转归加以总结.结果本组患儿治愈率(84.27%),病死率(1.12%).结论对重症患儿建议早期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及联合甘露醇、米力农等综合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自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降温、抗病毒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在早期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平均体温消退时间、平均食欲改善时间、平均精神症状改善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4个指标,分析探讨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时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体温消退时间、平均食欲改善情况时间、平均精神症状改善进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时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症状恢复快、出院时间缩短等优势,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5例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一般护理外,着重强化对患儿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 28例治愈出院,7例好转出院.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加强监测,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是提高救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3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早期临床表现,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并加强护理.结果20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病例的重症征象,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儿可导致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些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引起死亡。本文选择我院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住院的手足口病的小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186例,治愈149例(80.1%),好转出院17例(9.1%),转院18例(9.7%),死亡2例(1.1%)。结论:要重视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有并发症表现的重症患儿,应及早干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3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10年收住院的3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发病年龄以1~5岁的婴幼儿为主,占91.9%,其中又以3岁以下占多数,占66.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8: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患者均有皮疹,发热206例,占57.9%。合并症较多,共232例,占65.2%,主要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者216例,占60.7%,多为轻度升高。85例行心肌钙蛋白I检查,均为阴性。356例病例中351例治愈,5例重症患儿转院。结论今年手足口病流行较往年提前了1个多月,以4~6月为发病高峰。本病多见于1~5岁的幼儿,合并症较多,以普通病例为主。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谭妙莲  龙硕  汤友珍  李航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86-1487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报告的1131例手足口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31例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1∶1;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所有病例的96.96%;散居儿童高于幼托儿童;以本行政区内的病人...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4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49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做好严密消毒隔离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及皮肤护理,结合饮食调理和心理干预以及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同时对于并发症先兆症状给予积极、恰当的处理及护理措施。结果:49例患儿口腔黏膜均恢复光滑,食欲好转,体重增加,体温平稳,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及并发症观察与预防的要点,及时给予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及心理疏导,包括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萧祖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08-708,641
目的了解本地区的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并寻找控制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接诊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122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最小的发病年龄是7个月,最大14岁,0~5岁的发病人数占所有病例的84.4%,男童81例占66.4%,女童41例占33.6%,男女比例为1.98:1,发病的高峰季节是夏季,5、6月占全年病例的77.8%;散居儿童53例占43.3%,幼托学童69例占56.6%。结论手足口病是主要侵犯儿童的传染病,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在流行季节中托幼机构的儿童由于密切接触会有增加发病的机会。因此流行期间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7.
周晓凤  熊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98-99,10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6月问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患儿预后良好,均痊愈出院,未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院观察组35例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35例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热、皮疹、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的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和皮疹消退均较对照组快(P〈0.01或〈0.05),精神萎靡和肢体抖动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37例临床分析.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37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即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皮疹形态、发展过程、部位,并发症辅助检查结果、疗效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11例(29.7%)发生在人员聚集单位,62.2%的皮疹与口腔粘膜疱疹同时出现,先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24h后转为疱疹,好发于手掌、足底、指趾的屈面等表皮厚而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在口腔、手掌同时出现皮疹者为23例,口腔、手掌、足底同时出现者为14例(37.8%;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18例(48.4%),白细胞总数升高5例(13.0%),白细胞总数下降14例(37.8%);淋巴细胞增高占23例(62.16%).中性粒细胞较低5例(13.51%),中性粒细胞增高8例(21.6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11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21.6%),心肌炎2例(8.11%).肝功异常即单项转氨酶增高3例(8.1%).胸片检查,支气管炎4例(10.8%),支气管肺炎3例(8.1%),合并扁桃体炎5例(16%),脑电图广泛异常1例(4%).结论:本病系由病毒感染性疾病,呈自限性,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后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但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及脑膜炎危及生命.预防本病传播流行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并隔离患儿.  相似文献   

20.
1970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方案。方法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 97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分析各组平均年龄以及各年龄组发病的分布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分层分区"的治疗方法,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结果共诊治手足口病患者1 970例,死亡18例(其中16例死亡病例是在手足口病流行初期,由于诊治经验不足所致),余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医院内感染。手足口病患者平均年龄为(2.85±2.72)岁,而病重的手足口病患者平均年龄为(1.93±1.07)岁。病重组与总患病组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P〈0.01),但两组病人的年龄分布特点一致,均以1~3岁感染率最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诊治方案,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