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惠卿  蔡荣英  汤舜銮  李廷珊 《中国病案》2006,7(6):F0003-F0004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化疗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巩同强化治疗阶段并发感染的特点,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5年在我院儿科住院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病历,4年其接受化疗270例次。结果46例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有42例发生感染59例次,结论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感染率为91.30%,巩同强化治疗段感染率为22.3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3=80.8,P<0.01),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更容易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急性白血病199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生医院感染者64例,77例次,感染率38.69%,直接死于感染者3例,感染部位以上呼吸最多见,其次是肺。感染一般发生于急性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及间歇早期,而缓解巩固治疗阶段的病人无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丹  史宏  李蕙  周敏  徐鸣  刘文丽  邝平兰 《四川医学》2012,33(3):426-42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院感率高达95%,皮肤粘膜和呼吸道为最常见感染部位,常见的病原菌为G-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者,感染发生距化疗开始的时间早,发热持续时间长;所有感染均采用广谱杀菌剂,其中7例发生真菌感染;除1例中途放弃外,18例均控制感染,19例获得缓解。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2006年全国ALL方案诱导化疗期间,骨髓缓解率高,但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程度重,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及时而强有力的抗感染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白血病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附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随机抽出的216例小儿各类急性白血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化疗方案、抗生素使用情况、感染前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增生情况。结果 骨髓增生低下和极度低下的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白细胞≤2. 0×10~9/L的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 周围血象白细胞≤2.0×10~9/L及骨髓增生低下、极度低下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院内感染风险预警模型。方法纳入1 112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14例)和未感染组(9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白血病类型、治疗情况、合并症和血常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化疗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化疗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为P=1/[1+e~(-(10.859-0.545×年龄-0.921×化疗持续时间-0.48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0.616×白细胞计数-0.923×中性粒细胞计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5),正确预测率为89.38%。结论年龄大、化疗持续时间长、预防性使用抗...  相似文献   

6.
叶爱琴  周娟 《海南医学》2003,14(10):62-63
目的 研究对化疗所致发热性白细胞减少者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肿瘤患者,初次使用化疗后均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在第二次化疗后(用相同方案)预防性使用G-CSF,观察前后两次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结果 后次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前次。结论 对初次化疗后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后化疗时预防性使用G-CS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白血病96例病历资料。结果: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达48例(50.0%),在初诊白血病处于诱导缓解阶段及发生粒缺时医院感染率明显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结论: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处于诱导缓解阶段及并发粒缺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抗生素及提高功能完善的粒细胞数是防治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黎萍 《广州医药》1996,27(5):49-50
采用细胞分化诱导剂罗钙全(1,25-(OH)2D3)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治疗了7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其中急粒M1型1例,急淋6例。1例M1型患儿已持续缓解达3年6个月;6例急淋患儿中,1例已停止治疗,并达长期无病生存,3例持续缓解时间达3年以上,1例死亡,1例因骨髓复发自动出院而失访。在长达4年的临床观察中,无1例发生过严重的致死性感染。在感染期或骨髓严重抑制阶段,未使用过造血刺激因子或大剂量丙种球蛋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患儿大多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性疾病。为了解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对我院儿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中31例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医院感染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1993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患儿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1.4∶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5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14例;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1]。68例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为45.59%,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其中,≤4岁患儿的医院感染率为29.41%(5/17),~7岁患儿为6…  相似文献   

10.
近年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多采用强烈化疗方案诱导治疗 ,在完全缓解后巩固及早期强化治疗方案的强度与原诱导方案应基本相同 ,强烈化疗使急性白血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大大提高 ,但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所致的感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为减少骨髓抑制后的感染 ,我们使用重组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商品名惠尔血 )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完全缓解后行巩固及早期强化治疗的白血病患儿。治疗组 1 1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淋 ) 8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粒 ) 2例 ,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甘露聚糖肽协助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法 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VAD方案化疗,一组用甘露聚糖肽协助VAD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第2疗程疗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进步及未缓解率)、骨髓幼稚细胞的比例、感染发生率、白细胞最低值及低值持续时间。结果 甘露聚糖肽组骨髓幼稚细胞的比例低于VAD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第2疗程疗效则无显著性差异;甘露聚糖肽组白细胞低值持续时间短于VAD组,但白细胞最低值及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优于单用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12.
Infection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illness and death in children with leukemia. The risk of infection may change over time as regimens of therapy are modified. A review of the hospital charts of 166 infants in whom leukemia had been diagnosed between 1976 and 1980 revealed an increased number of deep fungal infections (20 v. 3) during this perio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umber between 1969 and 1976 in 164 patients treated at the same hospital whose leukemia was diagnosed between 1969 and 1975. The 20 severe fungal infections between 1976 and 1980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iculty of diagnosis (a definite diagnosis having been made three times out of four only at autopsy), an important role of Candida but also of Aspergillus (the latter having been isolated almost as often as the former) and a grave prognosis (the mortality being very high [75%] and much above that for gram-positive septicemia [6%] and that for gram-negative septicemia [31%]). This increase in frequency of fungal infections was concurre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hase-1 chemotherapy, which was often responsible for prolonged neutropenia.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leukemia it appears to be essential to improv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o therapy.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芬  姚彤  罗新辉 《新疆医学》2013,43(2):20-22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血培养刚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AL患儿化疗后进入骨髓抑制期其感染的发生率;血培养刚性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敏感性;血培养阳性与血培养阴性患儿在骨髓抑制期的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差异。结果:札患儿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发生率为75.8%(72/95),其中血培养阳性率为26.4%(19/72)。血培养阳性组以肠道感染较多(47.6%),其主要病原茵为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葡萄球菌属。三种病原茵对青霉素类、头孢三代抗生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相对较敏感,大肠埃希茵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茵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哌拉西林/他巴唑较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约者较多。血培养刚性组患儿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为(9.37±5.20)d。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6.53±6.29)d,两项指标在血培养刚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L患儿骨髓抑制期易发生感染,如考虑革兰阴性茵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如考虑革兰阳性茵感染可选择万古霉素及利奈唑烷,必要时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肿瘤负荷情况、体能状况评分(ECOG)、疾病临床分期情况,采用CHOP及高强度方案[EPOCH、HyperCVAD(A、B方案)及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45例PTCL-NOS患者经治疗后10例完全缓解(22.2%),25例部分缓解(55.6%),总有效率为77.8%,第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60.0%、33.3%。45例患者中Ki-67表达〉80%的患者2年生存率小于Ki-67表达≤80%的患者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单因素分析β2微球蛋白水平、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骨髓侵犯、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体能状况评分与预后生存有关。PIT是PTCL-NOS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PTCL-NOS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对常用的一线方案近期疗效较好,但多数患者很快出现复发、耐药、疾病进展。对于年龄较轻,体能状况评分较好、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建议采用高强度方案组方案和新药的运用争取尽早达到CR,延长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积分),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率降低,近期有效率、卡式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抗肿瘤、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中心静脉导管(areas under the curve,PICC)相关血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取急性白血病患儿184例,根据诱导化疗期(置管后15 d)导管部位超声检查是否发现血栓分为血栓组(38例)与无血栓组(146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areas under the curve,ROC)曲线评价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预测价值。 结果 2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疾病危险度、置管静脉、置管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 (D 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置管后15 d WBC、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置管位置、合并导管相关感染、使用止血药物、置管后15 d 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右侧置管、合并导管相关感染、使用止血药物、置管后15 d D-D水平过高是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预测AUC为0.917,95%CI:0.866~0.954,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4.44%。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价值可靠,有利于降低PICC相关血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族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规律。方法收集国内1996~2006年文献26篇共99例家族性白血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相近;绝大多数在中年以下年龄段发病;以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孙之间发病常见;急性白血病占84.85%,慢性白血病占14.14%;化疗完全缓解率61.11%,其中急性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率62.25%。结论家族性白血病是一类家族或家族聚集性质的白血病,今后在积极开展家系调查,采取早期干预(监测和逆转)研究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25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率36.2%,抗病毒治疗同时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感染者热退时间及异淋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单纯EBV感染者。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MP感染,及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利于缩短病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