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其病因复杂,是一种严重且难于治疗的全身性皮肤病,我院1991~2000年共收治该病57例,现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3例急性白血病(急单、急淋和急粒)并发红皮病的临床情况。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疹伴有感染性发热、骨髓受抑制、外周血呈现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以及免疫功能紊乱。其发病机理似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有关。由于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治疗只能是对症的。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24~70岁.均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3例有全身使用激素史.皮损表现:全身皮肤90%以上弥漫性潮红,表面覆有大量麸皮样鳞屑,有小片正常皮岛.皮肤轻度肿胀.手足部皮损呈整片的角质剥脱.可见少量银屑病皮损.组织病理:角化不全伴角化过度,表皮突延长,基底细胞可见空泡变性,毛细血管扩张,细胞侵润明显.有海绵状脓疱.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 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间 ,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治疗红皮病 5 3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的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5 3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37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2~ 72岁 ,平均 45 .74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30年 ,平均病程 33.2 2个月。其中红皮病型银屑病 45例 ,药物过敏 5例 ,毛发红糠疹 1例 ,其它 2例。在红皮病型银屑病中 ,其中 8例经组织病理证实 ,3例住院 2次以上。1 .2 治疗方法红皮病的病因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如表 1所示。具体的治疗方法为 :A组 (激素组 ) :始量根据病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7岁。主因发现HBsAg(+)5 d入院。患者于查体时发现HBV-M:HBsAg(+),HBeAg(+),HBcAb(+),HBV-DNA:3.65×107拷贝/m l,肝功:ALT 138 U/L,AST 47 U/L,TB il:34.5μmol/L。无乏力、纳差、肝区疼痛等不适,以病毒性肝炎乙型收住我科。查体:体温37℃,脉搏80/m in,呼吸20/m in,血压13.8/7.2 kPa。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20909)肌注,500万U 1/d抗病毒治疗。注射12 d后患者感发冷、发热呈稽留热型,体温持续在39℃左右,伴头痛,全身关节疼痛,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和气短等症状。查体:颜面、颈部及躯干部潮红并可见淡红色皮疹,皮疹为麻疹样压之退色,有叶片状脱屑,反复发作,伴有明显瘙痒。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红肿、咽充血,咽部可见白色荚膜及溃疡、疼痛,吞咽时症状加重,扁桃体Ⅱ度大,右肺下野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部X线摄片示:右下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西药治疗36例和中西药结合治疗32例,对比分析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相比较,总有效率高、起效、显效和住院时间短,副作用更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起效快、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80岁。于2006—12中旬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伴有瘙痒,于2007-01—04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诊断为“疥疮”,给予喷洒杀虫止痒灵(甘肃省化工研究院兰州奥凯化工公司研制),1/3—4d,共喷洒3次。第2次喷洒后,仓身皮肤泛红。间隔4d后再次喷洒,患者全身皮肤泛红加重,并出现弥漫性潮红、肿胀,有大量糠状脱屑,无糜烂、渗液,伴剧烈瘙痒,不能耐受,晚间尤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蕾 《西南军医》2011,13(1):120-121
红皮病也称为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1886年由Hebra首先描述。临床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脱屑,累计面积达到全身皮肤的90%,同时可以导致内脏损伤和代谢紊乱,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死亡率较高,国外报告约10%~20%,国内约10%左右[1]。红皮病的病因复杂,可以继发于其他皮肤病、药物反应、恶性肿瘤以及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 ,19岁 ,战士。双足背、双手背大片状红斑、搔痒就诊。患者因咽部疼痛 ,颌下淋巴结肿大 ,自服阿莫西林 0 2 5g× 4片 (哈药集团制药厂 ) ,服药 3h后 ,病人寒战、头痛 ,T38 7℃。约 7h后 ,双足背、手背出现大片红斑 ,皮损特征为弥漫性潮红 ,肿胀 ,红斑边界清楚 ,呈典型的手套、袜套样 ,伴明显搔痒 ;T37 6℃ ,P78次 /min ,BP14 5 /12kPa ,WBC6 9× 10 9/L ,NO 78,尿检阴性。口腔、外阴部及躯干无皮疹。病人 9个月前服阿莫西林后 ,出现同样症状。治疗 :立即停药。给予朴尔敏 8mg,3次 /d ,10 0 %葡萄糖酸钙 10ml+ 5 0 0 %葡萄…  相似文献   

10.
口服四联抗痨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为化疗药,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但对其过敏导致红皮病罕见,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1]。死亡率可高达10%-20%。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红皮病不仅表现在皮肤,黏膜、淋巴结,甚至内脏也有表现。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红皮病型药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娜 《西南军医》2010,12(2):263-263
目的探讨红皮性湿疹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6月收治的泛发性湿疹伴红皮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中老年多见,其中有湿疹病史(50%);好发于夏季(68.7%);有不规则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56.2%);均有外用刺激性药物;其中继发感染(56.2%);均有过度清洗或烫洗的生活习惯。结论针对病因减少刺激性药物的使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尽早正规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全身反复出现红斑、鳞屑25年,加重5年,于2021年2月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就诊。患者2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散在约甲盖大小红斑、鳞屑,偶有瘙痒,皮损逐渐加重,头皮、躯干、四肢均出现类似红斑、鳞屑,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银屑病。口服中药汤剂,外用多种药膏治疗,皮损时轻时重,从未完全消退,且皮损面积逐渐扩大,后间断口服阿维A胶囊20 mg/d或30 mg/d 10余年,皮损用药时可稍减轻,但停药后复发明显。  相似文献   

13.
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败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例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并发败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食刺激性食物导致多处皮损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加强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护理、注重饮食的护理和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患者康复出院.因此,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联合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清瘟败毒饮联合外用凡士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中药汤剂联合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萍  程莉  刘会 《西南军医》2009,11(5):942-944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肺、肾及心脏的结缔组织病。SaraSimeoni等首次报道有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目前倾向于认为过度的氧化应激导致SSc早期即出现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笔者对其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又称鱼鳞病,是一组以皮肤干燥、鳞状脱屑、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的先天遗传性皮肤病,临床报道极少。我科于2009年9月收治1例,经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住院14 d临床好转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克隆 (Crohn)病一般称之为局限性肠炎 ,又称节段性肠炎 ,它是一种胃肠道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发病年龄有双峰特征 ,15~ 30岁是一高峰 ,5 5~ 80岁是另一较小的高峰。女性比男性发病危险性高 2 0 %~ 30 %。该病起病隐匿 ,特征性的三联症是 :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其他症状包括焦虑、发热、口腔溃疡等 ;可伴有肛周疾病、全身表现、青少年发育缓慢、第二性征不出现等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起病早、病变广泛。Crohn病的真正病因并不清楚。 3个最主要的学说是 :特殊感染学说 ;肠粘膜屏障减低导致的抗原暴露学说 ;不正常的宿主对肠腔…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指由念珠菌属病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是导致非免疫抑制状态的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有所增加,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但仍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念珠菌的黏膜定植,血管内导管植入,全胃肠外营养,胃肠道手术,中性粒细胞缺乏,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念珠菌的定植强度与侵袭性感染有很强的相关性.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且血培养阳性率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常易误诊,导致治疗延误.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靶向预防性用药、经验治疗、抢先治疗和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19.
鼻硬结病是地区性、低传染性慢性进行肉芽肿,好发于鼻、鼻咽部及呼吸道,常引起粘连、狭窄、闭锁以致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三例进行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分析,同时报导此病在四川是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