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心得安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加酒精饮料制作大鼠门脉高压模型,造模4周后分别给大鼠服用丹参、心得安,造模结束后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用放免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治疗组、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胃肠激素的含量.结果: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丹参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0.05),与心得安组比较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参能有效降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疗效优于心得安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心得安对门脉高压大鼠肝纤维化指标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加酒精饮料制作大鼠门脉高压模型,造模4周后分别给大鼠服用丹参、心得安,造模结束后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用放免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治疗组、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心得安组CIV、LN、PC Ⅲ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A明显升高(P〈0.05)。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丹参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心得安治疗组比较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参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大鼠肝纤维化指标,调节胃肠激素,疗效优于心得安治疗组。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良好的抗肝纤维化、阻止肝硬化形成、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
李民 《江苏中医药》2009,41(1):30-3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胃肠激素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中医血瘀络阻证型PHT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心得安。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HA、PCⅢ、CⅣ、LN下降。结论:加味瓜萎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心得安。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检测便秘大鼠的结肠肌电变化及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探讨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2只,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6只,给药3周;观察大鼠便量、便质等一般表现;Power Lab检测大鼠在体结肠肌电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肌电慢波频率减慢(0.862±0.201mV,P<0.01),幅值增大(0.082±0.017mV,P<0.01);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明显减少,分别为(98.16±5.20,P<0.01)、(10.96±0.33,P<0.01)。结论: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建立的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其模型大鼠结肠肌电慢波节律异常改变以及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引起功能性便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六君子汤对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林  臧志和  钟玲  辛志伟  杨胜 《中成药》2010,32(4):659-661
目的:为了探索六君子汤对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影响.方法:以游泳、饮食控制法复制脾虚证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给药组,在用药后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大便性状和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君子汤组的一般状态明显好转,大便性状明显改善,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和胃泌素(GAS)水平升高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结论:六君子汤能改善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异常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脾虚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多因素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预防组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袁渊  王陆军  薛博瑜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698-699,716
目的 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心得安.治疗前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VEGF,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VEGF水平明显下降,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瓜蒌散能抑制PHT患者VEGF的表达,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胃动力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用左肾切除术加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只行左肾切除术,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给药5.29、10.58、21.16 g/(kg.d),对照组、模型组大鼠ig相当剂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实验结束测定胃排空率;取血清,测定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各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大鼠血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与胃排空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枳实生品和麸炒品对利血平致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利血平造成大鼠脾虚模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中胃肠激素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枳实生品和麸炒品组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升高,而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麸炒品作用强于生品(P<0.05)。结论:枳实生品和麸炒品均能改善利血平致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水平,这可能是枳实治疗脾虚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便秘模型大鼠的疗效,探讨便秘从肝论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2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对照组用复方地芬诺酯片造便秘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汤剂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治疗14天;记录治疗最后7天各组大鼠大便重量。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大鼠活性炭推进速率,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含量,远段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胃肠活性炭推进速率增加,大便重量增加,AQP3表达上调,血浆中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含量上升。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以柴胡疏肝散汤剂治疗便秘模型大鼠可使其便秘症状得到改善,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加味通腑汤低剂量组、加味通腑汤中剂量组、加味通腑汤高剂量组。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检测溃结大鼠结肠组织SOD、MDA含量。结果:加味通腑汤低剂量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加味通腑汤低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加味通腑汤中剂量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明显(P<0.05);加味通腑汤中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SOD活性明显减低MDA含量升高(P<0.05);加味通腑汤大剂量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下降明显(P<0.05);加味通腑汤大剂量组与SASP组比较,SOD活性略下降(P>0.05),MDA含量下降明显(P<0.05)。结论:加味通腑汤可以升高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SOD活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MDA含量,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结肠组织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备大鼠FD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沙必利阳性对照组以及胃动灵治疗组。观察胃动灵胶囊对FD模型大鼠胃电图、胃肠推进功能、胃动素、胃泌素作用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动灵胶囊可增加FD模型胃电图慢波频率(P<0.05);促进胃肠推进功能(P<0.001);具有显著促进血浆胃动素含量,胃泌素含量增加作用(P<0.05)。结论:胃动灵胶囊对FD,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胃组织中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及枳实消痞颗粒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模方法。分组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胃组织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胃泌素较正常组有降低趋势,胃动素较之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枳实消痞颗粒可使两者明显升高,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胃组织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有所降低,枳实消痞颗粒对此具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西沙比利组,采用慢性心理性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检测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变化.结果 血浆MTL及血清GAS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MTL及GAS水平明显升高(P <0.05 ~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与中药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均明显升高(P<0.05~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升高不明显(P>0.05),而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 <0.05 ~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提高慢性应激大鼠血浆MTL、GAS含量及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动力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造模后8d,治疗组给予大承气汤灌胃(100%大承气汤煎剂10mL/kg,2次/d),连续灌胃7d。之后所有动物给予酚红灌胃,观察各组动物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变化。同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而血清胃泌素较空白组高(P<0.01);大承气汤治疗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胃泌素较模型组低,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促进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有关,具有防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六味和中散对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六味和中散对胃肠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香砂六君丸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六味和中散对小鼠小肠推进比、胃内残留率、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的影响;选用200%大黄浓煎剂复制大鼠脾虚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剂量六味和中散对脾虚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等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六味和中散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小鼠小肠推进比、减少胃内残留率、缩短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其中以六味和中散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1);与香砂六君丸组比较,六味和中散各剂量组在缩短小鼠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六味和中散各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有提高脾虚大鼠GAS、MTL及降低VIP的作用(P<0.01),其中六味和中散高剂量组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和中散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调节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穴位贴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希言  任珊  赵欣纪 《针刺研究》2006,31(2):107-109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贴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穴位贴敷组共4组,采用喂养0.02%的氨水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治疗组选取“足三里”穴、“中脘”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组选用胃苏冲剂灌胃。治疗结束后,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减少,血浆胃动素含量升高(均P<0.01);穴位贴敷和对照药物均可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降低血浆胃动素含量,但穴位贴敷优于对照药物。结论:穴位贴敷对粘膜的营养作用及调节胃肠蠕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增加细胞保护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肝郁证大鼠血及结肠组织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夹尾法急性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证大鼠血SS含量明显增高(P<0.05),NPY、Glu明显降低(P<0.05或P<0.01),SP、VI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肠组织NPY、SS、VIP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Glu明显降低(P<0.05),SP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变化,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