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效果,探讨项目可持续运行机制。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结果福建省以盐田废转和学校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为消除碘缺乏病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支持。截止2005年9月底,全省累计废转128家盐场,废转盐田面积5736hm^2.占计划应废转6957hm^2的82.45%;碘盐销售量稳步提高,从1999年的11.3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5.4万吨,并保持相对稳定;健康教育成效显著,目标人群预防碘缺乏病核心信息知晓率明显提高,学生由项目开展前的17%提高到96.1%,家庭主妇由项目开展前的14.1%提高到70%;合格碘盐食用率比干预措施实施前有明显提高,12个项目县中已经有8个项目县的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结论创造支持性环境为主导策略的健康促进模式在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其他省开展碘缺乏病健康促进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策略与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综合干预策略与措施。方法实施以盐田废转、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干预措施的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实现了以省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在项目的实施期间,福清市、同安区、华安县、石狮市、晋江市、平和县等项目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项目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大幅度提高;全省碘盐销量从1997年的9.8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6.65万吨。结论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有力促进了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的进程,提高了居民合格碘盐的食用率。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中期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总结青海省碘缺乏病(IDD)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情况,对化隆、同仁、平安、循化、尖扎5县IDD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情况按照项目评估方案的要求进行了中期评估,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山东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7年回顾分析,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障碍,探讨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结果1999~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各项目县碘盐覆盖率持续上升至90%以上,干预后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居民购盐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2003年之后,部分项目县碘盐覆盖率出现了明显下滑。结论山东省通过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能较好地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改变居民不良的购盐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今后需加强投入与管理,巩固项目取得的成果,促进消除碘缺乏病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重点地区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点地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推进重点地区消除碘缺乏病进程。方法在2001年四川省碘盐监测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非碘盐较严重的甘孜、阿坝州实施以加强碘盐市场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干预措施,并选择部分县按地理方位各抽取5个乡每年进行盐碘、儿童尿碘监测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了解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上升了31.6%,非碘盐率下降了64.6%,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48.6μg/L,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44.4%,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6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使综合干预地区各项技术指标接近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消息     
2007年3月12日~14日,卫生部/儿基会2007年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启动和管理培训班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由自治区疾控中心蒋继勇副主任主持,自治区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迪里夏提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消除碘缺乏病国际合作项目技术指导中心主任李素梅对新疆各地、县(市)开展卫生部/儿基会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做了发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宁夏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5年的回顾分析,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查找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障碍,建立健全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结果干预后各项目地区碘盐覆盖率、IDD 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2005年5个项目县有4个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功、有效地在清真寺开展了 IDD 健康教育。结论通过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变居民不良的购盐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目前仍需加强投入与管理,确保消除碘缺乏病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全境地处世界公认的碘缺乏地带.是我国受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7地(市)73个县的自然环境中含碘量很低.其中严重缺碘的有57个县.受危害的人群约占全区人口的70%以上。据2002年碘缺乏病(IDD)监测结果显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3.8%.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93.7、51.3μg/L,碘盐覆盖率为34.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26-3%。碘缺乏病已成为西藏地区严重影响民族人口素质.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在西藏开展以推广碘盐、健康教育和病情监测为主要内容的《西藏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2004—2008)》,加快西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进程。现将2005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项目地区小学生及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3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每个乡中心小学抽取五年级30名学生,每所小学所在地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回答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小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晓水平于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影响干预前、后小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的因素为获得途径(P〈0.01),影响干预前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晓的因素为文化程度(P〈0.01)。结论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及家庭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显著改变,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促进碘缺乏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
风岗县河坝乡外环境缺碘,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经过多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的综合防治措施,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2000年碘缺乏病阶段评估中达到基本消除。为全面了解该县碘缺乏病流行现状,我们于2003年9月对该县进行碘缺乏病流行情况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碘缺乏病病区抽样调查分析王秀红,杨英奎,骆效宏,胡丕英(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14)为了解我省碘缺乏病病情及碘盐供应情况,于1993年8月对全省15个重点病区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检查内容及方法1.每个县(区)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在23个省(自治区)选择项目试点县,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选择3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省(自治区)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1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0.11%,平均提高22.97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89%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9%,平均提高19.50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项目试点地区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市辖3县1区,全市均为碘缺乏病区,自推行全民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碘盐合格率逐年增高,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2000年漯河市的碘缺乏病防治已达阶段评估标准。为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探讨近期干预措施落实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3月对全市碘缺乏病进行抽样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县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夏县碘缺乏病重点乡、难点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临夏县小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由干预前的75.5%、69.1%,分别提高到干预后的98.2%、96.3%;健康教育干预后家庭主妇自觉购买碘盐的行为具有率为60.8%;正确食用碘盐行为具有率为60.3%;碘盐覆盖率由干预前的96.5%提高到干预后的99.9%;学生和妇女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生傻孩子和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升。结论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碘盐覆盖率,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宏伟  于立  刘燕  周新科 《地方病通报》2007,22(4):60-60,62
新疆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是碘缺乏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2005年3月实施了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部/儿基会国际合作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项目实施半年后,对项目的效果进行了阶段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开展全国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的指示精神,为摸清天津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评价干预措施落实及防治效果,按照《全国消除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参照《全国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我们于2002年6月在天津市范围内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陕西省宝鸡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调整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全国2008─2012年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简称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实施,市级在干预方法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予以适当补充,以增强宣传干预效果。结果宝鸡市12个县(区)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目标人群正确答题总数由基线调查的10 607个增加到效果调查的13 700个,增幅为29.16%,各县(区)学生知晓率增幅15.54%~53.49%,家庭主妇增幅9.60%~47.80%,其中金台区、陈仓区、千阳县、麟游县、眉县、凤翔县等7个县(区)的学生和家庭主妇知晓率增幅都达到了20.00%以上;在市级层面上,学生知晓率从69.35%提高到90.17%(χ2=1 377.12),家庭主妇从68.07%提高到86.73%(χ2=5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5年即2003─2007年、2008─2012年,宝鸡市居民总碘盐覆盖率(χ2=121.68)和总合格碘盐食用率(χ2=113.50)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结论宝鸡市连续5年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后,病区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明显提高;并完成了健康教育工作干预模式图,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州中部,是著名的江南水乡,现下辖6个县(市)6个区,1999年底,总人口达576.23万。1995年,经省、市碘缺乏病病情调查,按病区划分标准被确定为碘缺乏轻病区。从1996年初起,全苏州市落实了以加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解这一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和居民碘营养状况,评价防治效果。1999年,我市陆续对各县(市)区进行了消除碘缺乏病的考核评估,现将对各县(市)区评估时现场抽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情抽样方法和内容 以县(市)为考核单位,在每个县(市)按东西南北中…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吉林省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吉林省2000年实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为了解吉林省碘缺乏病达标后防治工作现状,按着《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1]的要求,于2002年3月4日~4月26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第四次碘缺乏病现场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抽样方法1.1.1碘盐抽样全省9市(州),每个市随机抽取3个县(市),每个县抽4个乡(镇),每个乡抽2个村,每个村随机采集10户盐样,进行盐碘全定量检测。1.1.2病情监测抽样在抽到的27个县(市)中,在每个县抽到的4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所乡(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甘肃省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知晓率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中央补助地方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在全省选取29个项目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项目乡开展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县(市、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70.82%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4.14%,平均提高23.32个百分点;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0.53%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8%,平均提高26.85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