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07-06-2009-06共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术后经过指导正确的卧位、体位、上下床及肌力训练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功能恢复均为优良,无其他并发症,患者均恢复生活自理,满意度高.结论 重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A)是以金属股骨头和金属髋臼置换病变髋关节,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开展。该手术在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和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科2005年4月~2009年5月对30例THA术后的康复训练进行加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崔利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655-8655,868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7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70例患者术后3~7d均可部分负重站立行走,术后2周均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制定详细的功能康复计划,术后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实施有计划的功能康复锻炼,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2003-01/2005-12我院共收治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5例,现将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5例,70-75岁16例,76-79岁12例,80-91岁高龄7例,平均年龄78.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头坏死5例,骨性关节炎3例,结核致髋臼破坏1例。伴有高血压5例,伴有糖尿病11例,有高血压及糖尿病2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手术固定方式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2例(28髋)的康复护理.入院后测评双下肢长度、患侧外展肌肌力及行走步态;术前进行股四头肌、外展肌肌力强度及固定骨盆状态下的牵拉患肢训练;术后1周内患肢给予45~60°屈髋屈膝外展中立位、烤灯照射患肢,重点进行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进行平衡适应及步态矫正训练.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5 ~47分,术后6个月评分为75~89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同时给与心理干预,使患者稳定情绪,消除担忧,由被动心理转变为主动配合训练,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120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无术后并发症,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系统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肢体早期功能训练的效率,促进肢体功能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166-4167
目的:对7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预防并发症的产生,辅助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对79例患者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家属做详细的指导。结果:患者出院时无并发症,情绪稳定,出院随访3个月-1 a,效果满意。结论:我们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进行预见性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要点。方法:回顾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程序。结果:18例与医护间密切配合,获得了良好的结果。结论: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0-01~2004-10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26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01~2007-02我科对10例患者进行了双侧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有效的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26~82岁,平均52岁;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重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 icatIV)3例,强直性脊柱炎致关节僵直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生物型假体8例,骨水泥型假体2例。2康复指导2.1心理康复指导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康复。患者只有消除思想顾虑,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因此我们针对患者的各类思想特征,在详细做好术前康复指导的同时,通过和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早期髋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5例(22髋),结合其相关临床特点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12~37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4.5分,术后优良率达90.9%.结论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杨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63-3364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及等最常用手术方法,是重要的关节功能重建手术.我院2011年对36例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经术前心理干预减压,术中密切配合、观察与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艳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5-3186
目的 了解全程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在住院期间予以相同的护理措施,出院时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积极的院外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重点是突出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训练和加强关节周围的肌群来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对2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缩短了治疗期,并体会到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计划主要在早期的功能锻炼和程序化护理。  相似文献   

15.
46例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告了46例(56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术前护理重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体位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和上肢拉伸运动。术后强调体位配合、心肺功能、康复和下肢功能康复,包括肌力、平衡能力、下肢本体感觉和步态训练。本组无一例发生皮肤压疮、肺部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关节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等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唐新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38-7139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组2007-06-2009-06为对照组30例,2009-07-2010-12分为观察组38例,观察组术后实施康复锻炼.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髋关节评估.结果 术前1周和术后第2周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98例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经验.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髋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和体位指导.术后分期进行床上免负重锻炼和下地负重行走锻炼.96例无并发症的患者均于术后2~3d下地行走,术后7~10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目的是可以解除关节疼痛,恢复骨关节一定的活动度,解除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后护理也有其相应的特点,现将我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开始时间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实施康复的影响,选择出康复效果最佳的时间。方法选择本院THA术后患者9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THA1组)、第3天(THA2组)、第10天(THA3组)开始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功能锻练,并于术后第1、3、6个月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末THA1与THA3组、THA2与THA3组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3个月末THA1与THA2、3组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个月末3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康复训练于术后第1天开始为最佳;THA术后早期(1~3d)开始功能锻炼效果优于晚期(10d)开始锻炼,但术后1d或3d开始锻炼可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5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52~71(平均62)岁。其中包括股骨创伤28例,股骨头和髋关节疾病2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