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1997年8月~2003年5月六安市2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个案调查表中的发病季节、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和职业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在春夏间和秋冬间均有发病,分别占发病人数的61.9%和38.1%。年龄以30~49岁所占比例最大,为85.7%。涉及的人群主要是男性青壮年农民,也有极少数为经商和机关工作人员。结论家鼠型和野鼠型出血热在本地区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接触传播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1.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经鼠传染给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和肾脏损害,有一定的致死性.每年秋冬季(10月至次年1月)和春夏(3月至6月)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这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很多,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一般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传播途径,目前有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虫媒、垂直传播等几种学说,哪一种途径为主,尚无定论。东北部队从50年代后期即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发生,从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注意研究其传播途径。从80年代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传播途径的动物实验研究工作。现将有关调查及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以啮齿类动物(主要是鼠类)作为传染源,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多种途径传播给人。为探索县域内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和发病规律,研究在目前条件下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有效措施,遏制该病流行态势,现将农安县近  相似文献   

5.
近年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疫区面广,发病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查明EHF传播途径,对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报告曹飞虎,刘甜来,吴建荣,于顺平,叶蟠德,邓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已被证实。[1,2]为了摸清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鼠类的传播动态,我们于1985年进行一次EHF宿主动...  相似文献   

7.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国内外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目前认为可能的途径有伤口、呼吸道、消化道和螨媒四个方面,但认识尚不一致。我所对革螨与传播EHF关系的研究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8.
2887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实验研究/毕鹏(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一1994 .5(5)一358一360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野鼠型毒株一陈株感染实验动物.以眼结合膜组的感染率最高.经皮肤真皮破损感染组次之,经皮肤表皮破损感染组更次之。提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不同皮肤粘膜部位传播途径的预防重点顺序。2888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乙。株引起的细胞融合及其形态特点/叶克龙(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二/,/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华预防医学会一1994.13(3).一129~131 实验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汪HF)病毒z:…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黑龙江省12个边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情况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传染源方面看,中俄两国均有传染源存在,且发病率较高;从传播途径来看,黑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是黑线姬鼠,经火车、汽车、船舶传人境内;从预防方面看,国家虽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但公众认知程度不高,对此病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结论]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卫生监督,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出入境交通工具的鼠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家鼠也可传播。 本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的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5)虫媒传播:曾有报告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具有传播作用。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人感染出血热  相似文献   

11.
<正>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主要症状为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损害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致病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主要由小型啮齿类动物,即老鼠(包括野鼠和家鼠)传播引起。1931年,中国首例出血热出现在东北地区。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人数为9 187人。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行范围广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而传播[1].为了解宁波市象山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规律,掌握其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减少其发生和传播,现对象山县2005-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991~2008年某部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400例,死亡4例,其中战士发病占72.50%,干部发病占24.50%。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发病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乙类急性传染病,是本市重点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本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切实控制疫情,笔者针对本市2000—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991~2008年某部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400例,死亡4例,其中战士发病占72.50%,干部发病占24.50%。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发病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主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有一定的地区性,多呈散发。同一实验室全体人员因实验动物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非常少见,现对我院收治的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职业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在驻地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宿主动物间传播方式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宿主间存在水平传播的垂直传播等方式,其中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经破损皮肤感染为主要途径,并且多发生在成年,这对EHF疫源地的扩散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而垂直传播对EHF疫源地保存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首都机场地区监测发现,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阳性,其感染的鼠种为黑线姬鼠,阳性率3.19%。从而提示应在首都机场建立长期监测点,对所有鼠种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加强野外灭鼠工作,为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扩散找出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e hemorrhagic fever,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伤口、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根据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出血热在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姬鼠家鼠混合型3种疫区。本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军民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20.
达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革螨监测四川省达县卫生防疫站(邮编:635000)张文弟,唐文庭,刘安颜,潘学伟,阳双福为证实螨类在流行性出血热(EHF)传播中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对鼠形动物体表及窝巢中的革螨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用人工布袋法挖洞捕鼠,鼠和鼠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