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脊髓灰质炎与其它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诊断研究霍怀堂1张复臣1综述张敏2审校凡不能立即确定为其它病因的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简称AFP)病例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ain-BareSyndrome,简...  相似文献   

2.
运城地区1994—1996年急性弛缓麻痹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地区1997年6月对全区县级以上医院1994-1996年住院的AFP病例进行调查共调查医院20所,查出AFP病例126例,其中地区医院42例,占33.33%,万荣和闻喜县医院无病例。三年平均发病率为4.02/10万。远远超过卫生部规定的1/110万指标。病例以非为AFP病例为主,而非脊灰AF实现偷名以格林巴利综合症最多,小儿急性偏瘫次之,其余14种软瘫占48.70%。病例分布于13个县,各月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3家综合性医院调查,我市15岁以下儿童AFP、脊髓灰质炎、非脊灰AFP的年均发病率(1/10万)分别为0.69、0.48、0.21;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经校正后的AFP、脊灰、非脊灰AFP发病率(1/10万)则分别为4.18、2.91、1.27;其中非脊灰AFP发病率1.27/10万,接近实际1.12/10万并超过了国家1.00/10万指标。调查还提示0~3岁组儿童仍是消灭脊灰重点监测人群,AFP的构成仍以脊灰为主,占69.56%。为此,笔者提出现阶段应充分重视医院在消灭脊灰工作中的作用和“1/10万金指标”在评价地市级AFP监测系统灵敏性时应有一定的适用指征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济南地区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进行了医院调查。共发现12岁以下AFP病例80例,其中脊灰17例(占21.25%),格林巴利氏综合征(GBS)40例(占50.00%),其它AFP病例23例(占28.75%)。发病多集中于5~10月份,各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灰病例发病之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脊灰AFP病例(P<0.0l);分析其疫情报告情况,脊灰、GBS及其它AFP病例的报告率分别为100.00%、12.50%和43.75%(X2=38.28,P<0.01).上述病例集中于济南市及其邻界5个地市,共65例(占81.25%),以12岁以下儿童人口数计算,所有AFP、非脊灰AFP以及GBS病例的发病率分别为1.11/10万、0.89/10万和0.53/10万。该结果有助于初步了解我国北方省份AFP病例的发病状况,并提示目前我省脊灰疫情监测系统尚不够灵敏,仍需加强医院对AFP病例的疫情报告和防疫部门的疫情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1994年6月中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专业考察组,在我国十个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省份随机抽取20个地区,对45所地(市)级和13所县级医院进行了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共查出1991~1994年5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1994~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情况回顾性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1994~2002年AFP个案资料,对AFP病例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免疫史,性别,年龄,60d随访结果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4~2002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共报告127例,全市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小于3岁的占71.7%,发病季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例为1.64:1,AFP病例主要以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创伤性神经炎或疫苗相关病例(VAPP)为主。结论 深圳市:1994~2002年未发现由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疫苗相关株是引起残留麻痹的主要原因,实现无脊灰后VAPP的影响不容忽视。龙岗区、宝安区、南山区需加强AFP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外,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的重要生物性病因。在全球消灭脊灰的活动中,在进行脊灰病毒学监测的同时,从15岁以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可分离到一定数量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随着全球消灭脊灰的日益临近,NPEV致麻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对河北省2000~2002年122例AFP病例分离到的NPEV进行分型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调查报告徐桂生1997-04-10收稿。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卫生防疫站(545001)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必需加强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提高对AFP病例报告敏感度。我们对本市1991~199...  相似文献   

9.
1989年,邳州市发生了脊髓灰质炎暴发流行,之后疫情不断下降,1990年、1991年、1992年分别发病15例、12例、1例,1993年以后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1]。1993年开始,由于健全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监测网络和制度,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敏感性逐年提高。1999年,作者曾报告了邳州*市  相似文献   

10.
11.
对济南地区儿童急性驰缓麻痹发病情况进行了医院调查,共发现12岁以下AFP病例80例,其中脊灰17例(占21.25%)格林巴利氏综合征40例(占50.00%),其它AFP病例23例(占28.75%)。发病多集中于5-10月份,各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灰病例发病之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脊灰AFP病例(P<0.01);分析其疫情报告情况,脊灰,GBS及其它AFP病例的情报率分别为100.0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1991~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情况,每年对全市的AF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1991~1994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调查发病率在0.4/10万~0.8/10万之间,1995~1999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调查发病率接近或达到1/10万.1991~1999年共漏报AFP病例25例,漏报主要发生于1991~1994年.漏报的AFP病例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1.4,年龄以5~14岁居多,占75.0%;市级医院漏报较为严重.上海市的AFP病例主要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或疫苗相关病例为主.  相似文献   

13.
1997 1998年5个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追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对云南省、山西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的187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了神经学诊断方面的追踪调查,同时对监测工作的质量予以评价.诊察结果为;临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24例,其余为其它麻痹性疾病。麻痹性疾病的发病率存在着地理性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非脊灰脊髓炎(脊髓炎)病例很多,而西北地区脊髓炎较少,则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多.在追踪临床诊断为脊灰的24例中,仅有3例接脊灰病例报告;在当地诊断为脊灰23例中,追踪诊断为脊灰的仅3例。本次追踪调查在AFP病例监测方面发现以下问题:①对有无后遗症的判定不正确;②由于在家中采集粪便标本,使得粪便标本不能妥善保存;③发病日期的记录不正确等。另外,通过从这些AFP病例中分离出的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可以判定,存在着在采集粪便标本前给患者服用脊灰疫苗(OPV)的情况。建议省专家诊断小组在对病例进行最终诊断时,有必要慎重地研究临床经过。特别是对高危病例应亲自诊察。对病例的调查不能仅由县级人员进行,应争取地区级和省级神经学专家的协助。在判定临床经过时,不能仅依赖个案调查表,也应查阅医院的病案记录.另外,为防止因主观因素影响到采集粪便标本质量,造成实验室误诊  相似文献   

14.
全国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全国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1997年全国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58/10万,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57/10万;全国有1949个县(区、市、旗,下同)报告AFP病例;全年含零病例报告的县保持在90%左右;监测系统的其余监测指标也均达到且维持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要求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已步入消灭脊灰证实的准备阶段。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监测系统及时性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如报告的滞后、随访表发送延迟等,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以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不明原因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简称"AFP")为监测对象筛检脊灰,虽保持着高的灵敏度,但不具有特异度,假阳性率很高。为找出特异性高、操作性强的筛检指标,我们对1991年全省发生的818例AFP病例进行研究。
在818例AFP中,脊灰和非脊灰AFP好发于5岁以下年龄组;87.63%的脊灰病例在发病早期有发热症状,而非脊灰AFP为45.99%。以年龄和发病早期有发热史为指标做筛检试验,并联试验中,灵敏度很高,但特异度仍然很低;用5岁以下(包括5岁)年龄组和发病早期有发热史做串联试验,其灵敏度为81.44%,特异度为65.54%,从ROC曲线上看,把指标定在这里较为理想。从卫生经济角度考虑、着眼于实际工作,对AFP病例开展监测,其对象应为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早期发热者应视为脊灰高危人群,作为"第一重点"处理。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工作状况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年全国AFP监测系统共报AFP病例3142例,比199产加40.2%,全国有1297个县报告了AFP病例,占全国总县数的45.1%。其中确诊脊为307例,波及225个县。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为1.1/10万,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0.81/10万,比1993年的0.37/10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标本不合格发生原因及其特点,为持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周口市2004~2009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周口市2004~2009年共报告AFP不合格标本病例47例,不同年份间AFP报告不合格标本病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个县(市、区)均有不合格标本病例报告,不同县(市、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以3岁以下儿童居多,共25例(占53.19%);超时采便39例,占80.85%;基层医院首诊报告率低,仅为30.56%。[结论]AFP病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主要是超时采便。应加强各级工作人员培训,提高AFP病例诊断水平和报告意识;重点关注小年龄组儿童监测,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的地区,切实提高周口市AFP病例双份粪便标本合格采集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荷泽地区199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该区消灭脊髓炎质炎(脊灰)工作进展,为消柬2灰工作及其验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地区脊灰监测中心提供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荷泽地区1998年共报告AFP42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有1例脊灰监床符合病例,有5例临床脊灰(高度怀疑疫苗相关病例);42例AFP分布于全区的9县市,呈散发,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42/10万;AFP病例48h内调查率为94.7%,14d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2.3%;从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从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而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和COX(柯萨奇)病毒,ECHO(人肠道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AFP标本脊灰疫苗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均为15.79%,引起AFP靳原因是多种的。[结论]该区AFP监测及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加就诊48h内及时报告完成率等仍较低。建议仍应强加AFP监测和诊断,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1997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29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确诊病例。1997年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92%,7天内及时送检率达98.58%。在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未分离到脊灰病毒;而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分离率,由1995年的7.69%提高到1997年的12.90%。AFP病例接触者的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35%,从中分离到脊灰病毒3株,均均为脊灰病毒疫苗株,其中Ⅰ型1株,Ⅲ型2株;分离出NPEV的38例,分离率为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